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湖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pdf

21页
  • 卖家[上传人]:七彩****3
  • 文档编号:595246665
  • 上传时间:2024-10-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56.27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考试题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题卷共 6 页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试题卷共 6 页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A.种植技术B.制陶技术人面鱼纹彩陶盆C.凿井技术D.纺织技术2.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A.八王之乱的爆发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3.“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天朝的声望好像比物质的贸易更重要,异域的臣服比外来的物质更重要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开展贸易B.获取财富C.宣扬国威D.增长见识4.某同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整理了相关笔记(见如图)据此判断,她在学习中国古代的()中考试题A.文学艺术B.民族政策C.科技成就D.政治制度5.19 世纪 40 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917 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

      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A.保留旧文学B.废除科举制C.普及白话文D.推翻清王朝7.1945 年 8 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A.重庆B.南京C.西安D.广州8.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所拟传记标题恰当的是()A.“反清英雄第一人”B.革命先行者C.中国近代铁路之父D.状元实业家9.1955 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A.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B.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C.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0.如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后()单位:台/百户年份家用电器1985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电冰箱6.5842 3366.2280.13洗衣机48.2978.4188.9790.52彩电17.2159.0489.79116.56A.家用电器迭代速度放缓B.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快速增长11.“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中考试题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这些条款()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B.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促进了经济特区建设D.体现了“一国两制”构想12.属于如图所示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13.9 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 3 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A.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B.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C.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心D.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14.制作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思维导图中的空白处应填写()A.资本论的问世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国际歌的创作D.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5.環矣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 1944 年 6 月 6 日的日记中写道:“反攻总算来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今天消晨穿过英吉利海峡日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敦刻尔克大撒退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16.1995 年 3 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绿皮书指出:“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 60%中考试题时,使用统一货币就十分必要。

      据此推断,欧元的产生()A.取代了美元的国际地位B.象征着欧洲联合成一个国家C.标志着欧洲联盟的诞生D.适应了欧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最能从整体上表现其神韵的核心精神,是尚“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先秦经典周易蕴含了尚“和”精神,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必须和合、平衡才能顺利发展庄子认为“与天和得天乐”,主张清静无为、物代两忘尚“和”精神还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时避免走向极端但也不要作无原则的调和,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诸如“家和万事兴”“和衷共济”等训条,都彰显了尚“和”精神摘编自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道家和儒家关于尚“和”精神的主张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我国古代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尚“和”精神的史实材料三 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中国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贵,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4 年 1 月 1 日)(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尚“和”精神的现实意义。

      18.湖湘大地是一方红色热土,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徐特立便是其中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事件1877 年(出生)出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五美乡(今长沙县江胥俱)1898 年(21 岁)经常阅读湘报(该报广泛宣传组新变法思想),一度以康(有为)梁(启超)的信徒白居中考试题1911 年(34 岁)找革命党人了解革命形势,成为孙中山的追随者,加入阿盟会1919 年(42 岁)响应五四运动,在长沙组织开展抵制日货活动1927 年(50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又1934 年(57 岁)参加长征1937 年(60 岁)筹办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动员群众支援抗日战争1949 年(72 岁)出席开国大典1954 年(77 岁)以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8 年(91 岁)在北京逝世根据徐特立年谱整理(1)根据材料,指出徐特立从“康梁的信徒”转变为“孙中山的追随者”所体现的思想变化2)结合材料中徐特立参与历史事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性3)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试分析使徐特立救国主张多次转变的因素。

      19.某历史社团组织开展“探寻农业密码”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活动一 【农业与科技】同学们查阅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整理了如下信息:夏小正记战了有关农耕、蚕桑生产的物候、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我国有“药食同源”之说,姜和杜既是调味品,也是祛风除寒的药品(1)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写出两例秦汉至明清时期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成果活动二 【农业与世界】同学们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的传播情况做了如下记录:中考试题16 世纪美国人绘制的马铃薯图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早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农作物分布图(2)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农作物传播的特点活动三 【农业与未来】同学们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对此展开了讨论:(3)根据活动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世界性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提出你建议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和思想的;既是一国的,也是多国的;既是解放的,也是压迫的;既具有破坏性,也具有创造性摘编自【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 1500-198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 17-19 世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

      2)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请任选一个方面作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中考试题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题卷共 6 页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试题卷共 6 页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A.种植技术B.制陶技术人面鱼纹彩陶盆C.凿井技术D.纺织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彩陶盆”可知,该文物说明当时的半坡人已掌握制陶技术,B 项正确;种植技术是农业方面与题意无关,题干反映的是半坡人掌握彩陶制作技术,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制陶技术不是凿井技术,排除 C 项;纺织技术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了半坡人掌握了彩陶制作技术,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A.八王之乱的爆发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答案】C中考试题【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

      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北人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项正确;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的皇族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