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德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岳麓版.doc
6页山东省德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岳麓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80分)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3、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欢迎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度4、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排序正确的是(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族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族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族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族望——考试成绩6、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7、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8、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
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9、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10、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事实设计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11、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12、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内阁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C.南书房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13.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14.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15.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帝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16.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 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二府三司制 D.明朝废宰相、权分六部17.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①负责管理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掌管律令 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8.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 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20.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21.中央集权制度下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④丞相与百官的矛盾 A.①④B.①② C.②③D.③④22.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一省制C.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D.清朝设军机处,皇权高度集中23.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
与之相关的措施有(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利关系一步步的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利的轴心上,从而使君主专制成为现实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B、易导致惟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C、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25、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你认为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高度26“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了民主政治 D.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27.2012年奥运会在伦敦举行,奥运会圣火在曾经是古希腊城邦之一的奥林匹亚点燃,那么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B.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社C.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 D.希腊各城邦联合组成一个邦联式国家28.在古希腊的诸多城邦中,城邦间的关系是( )A.都聚集在斯巴达城邦下 B.城邦之间存在隶属关系C.小邦是大邦的属国 D.各邦均为独立主权国家29.将古希腊城邦政体划分为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等的标准是( )A.参政公民人数的多少 B.是否存在公民大会C.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D.国民是否有公民权30.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权参加,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人民主权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数人的民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1.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32.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有( )①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②没有阶级压迫 ③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④铸就了希腊人进取的民族性格 ⑤男女平等、妇女参政A.①②③ B.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33.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 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A.①错误②正确 B.①正确②错误 C. ①②都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34.在雅典民主制发展过程中,构建民主体制基本框架的是(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里克利改革 D.屋大维改革35.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
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 D.伤害主人的奴隶36.关于《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习惯法,后者是成文法 ②前者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出现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积极革新内政的结果 ③两者都是在罗马帝国时代制定的法律 ④罗马法以前者为开端,以后者为总结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37.《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旨在A.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B.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C.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38.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