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龙山中学参加同课异构感悟(宋其栋).doc
4页1赴龙山中学参加同课异构感悟边院中学数学组 宋其栋2014 年 10 月 11 日,我校 11 位数学教师在龙山中学参加了肥城市教研室组织的市直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通过听课,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粗浅的体会和打算:1、观摩了三位老师的《等边三角形》同课异构优质课,执教三位教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 显神通” 置身于课堂中, 倾听着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老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执教水平、个人的专业知识,数学思想,应变能力以及个人风格都让我们收获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授课的老师各显其能,作了多彩的课堂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呈 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2、在教学中要发挥集体智慧,合作共赢龙山中学邱士娥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愉悦的、轻 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实验中学翟琳琳老师则设计了在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以“猜想 ”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
桃都中学的刘凤老师最突出的一点是教学设计中一题多变,她对2教材 63 页 10 题进行改编,通过变式训练来激发学的求知的兴趣,经常做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面对难题的良好的从容心态因为在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以上她 们这些成功之处无不体现着数学教研组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3、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龙山中学邱世娥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探索性的教学过程翟老师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比较充分,能深入每一组倾听学生讨论并时而和学生共同交流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合作交流” 的学习习惯 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的解决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 新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4、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特别是研讨交流时刘庆老师提的五点宝贵意见:( 1)、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问题;(2)、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案的编制问题;(3)、双基变为四基,教师的角色转变问题;(4)、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 问题;(5)、教师授人以“ 渔”的问题, 更是给 我们提供了反思自己的教学的途径。
3通过以上感悟与体会,我们数学组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以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为重要研究内容1、在备课方面我们将采取:个人主备——集体商讨——形成教案——个人反思的流程1)教师个人主备: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 2 周把备课内容通知各位教师,主 备教师通过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突出“ 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独立完成体现自己独特见解的导学设计,提前 1 周将其发给其他教师2)集体研讨:首先主备教师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然后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已见,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 (3)形成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完善教案;(4)个人反思: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记在集体研讨中我们重点研究如何设计有效地“问题串” 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运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任务)进行积极地自主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问题 串的设计应体现梯度性和过渡性,备课时要在精细化上下工夫,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
我们将探索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串,4从不同教学环节问题串来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有梯度的思维活动,不断攀升新的思维高度及认知层次,提高教学效率2、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任何合作学习都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自主下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所以我们就如何把握小组合作时机作为课堂研究重点,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有所收获:一是学生个人探索遇到困难时如何引导探究,二是学生意见不一致时如何引导探究,三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如何引导探究,四是教学重难点时如何引导探究,力图通过以上课堂研究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 45 分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之,听课归来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们找到了真正的数学课堂教 坛无边,学海无涯,至于怎 样把所 获体现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我想应该才是研讨的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