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危险品msds.doc
32页1、 盐酸: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81013 CAS:7647-01-0 中文名称: 盐酸 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别 名:氢氯酸 分子式: HCl 分子量:36.46 熔 点: -114.8℃/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20; 蒸汽压: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用 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900mg/kg(兔经口);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硫氰酸汞比色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 5.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2、 氨水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82503 CAS:1336-21-6 中文名称: 氨水 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 别 名:氢氧化铵;氨溶液[含氨>10%~≤35%] 分子式: NH4OH 分子量:35.05 熔 点: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91 蒸汽压: 20℃ 溶解性:溶于水、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用 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氨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检测管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1-87)5.环境标准:中国(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mg/L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0.020.020.20.50.5以上中国(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非离子氨)0.02mg/L中国(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氨氮,mg/L )I类0.5;II类0.5;III类0.5;IV类1.0;V类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非离子氨,mg/L )I类0.02;II类0.02;III类0.02;IV类0.2;V类0.2中国(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非离子氨 )0.020mg/L中国(GB5048-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凯氏氮)水作:12mg/L旱作:30mg/L蔬菜:30mg/L中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氨氮 )医药原料药、染料、石油化工工业:一级15mg/L;二级50mg/L其他排污单位:一级15mg/L;二级25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3、 硝酸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7697-37-2 中文名称: 硝酸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别 名:氢氮水;硝强水;Aqua fortis;Hydrogen nitrate;Azotic acid 分子式: HNO3 分子量:63.0 熔 点: -41.59℃,沸 点:83℃ 密 度: 1.41(20℃)(68%硝酸) 蒸汽压: 溶解性: 稳定性:遇潮气或受热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 外观与性状: 透明、无色或带黄色有独特的窒息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 危险标记: 用 途:是一种用途极广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 危规分类 GB8.1类81002。
原铁规: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91002UN No.2031IMDG CODE 8185页,8类 规 格:工业级,浓硝酸,GB337-84,含量:一级品≥98.2%,二级品≥97.2% 用 途 是一种用途极广的重要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地用于化肥、国防、冶金、化纤、化工、染料,制药等工业 性 状 透明、无色或带黄色有独特的窒息性气味的腐蚀性液体遇潮气或受热分解而成有刺鼻臭味的二氧化氮硝酸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腐蚀各种金属和材料(除铝和特殊的铬合金钢)浓硝酸在长期储存后(尤其是在光线照射下),会分解释出二氧化氮 理化特性 相对密度:1.503(25℃); 1.41(20℃)(68%硝酸) 熔 点:(-41.59)℃; (-37.68)℃(一水物) 沸 点: 83℃; 120.5℃(68%硝酸) 危险特性 不燃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与可燃物、还原剂和有机物如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与硝酸蒸气接触很危险 消防措施 用水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 毒 理 学 硝酸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
浓硝酸烟雾可释放出五氧化二氮(硝酐)遇水蒸气形成酸雾,可迅速分解而形成二氧化氮,浓硝酸加热时产生硝酸蒸气,也可分解产生二氧化氮,吸入后可引起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人在低于12 ppm(30 mg/m^3)左右时未见明显的损害吸入可引起肺炎大鼠吸入LC50 49 ppm/4小时 国外报道3例吸入硝酸烟雾后短时间内无呼吸道症状4-6h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后均有发绀及口、鼻流出泡沫液体给机械通气及100%氧气吸入在24h内死亡经尸检,肺组织免疫组织学分析及电镜检查表明细胞损伤可能由于二氧化氮的水合作用产生自由基所引起的,此种时间依赖的作用可能是迟发性肺损伤症状的部分原因 临床表现 吸入硝酸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参见《氮氧化物》 口服硝酸可引起腐蚀性口腔炎和胃肠炎,可出现休克或肾功能衰竭等参见《硫酸》 皮肤或眼接触硝酸液可引起灼伤皮肤接触硝酸的部位呈褐黄色 急救处理 立即脱离事故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眼或皮肤污染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口服后立即用清水漱口,有消化道损伤时洗胃需谨慎 吸入中毒的治疗参见《氮氧化物》 口服中毒的处理参见<消化道酸碱灼伤的治疗> 皮肤灼伤的处理参见<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眼灼伤的处理参见<化学性眼灼伤的治疗>。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腐蚀品副标志毒害品包装方法:(Ⅰ)类玻璃瓶外木箱,内衬不燃材料、耐酸坛外木格箱、铝桶或不锈钢桶装储运条件:储存处要和其他仓间隔离,良好通风,避光,并远离热源用耐酸地坪大量储存地要有围墙或门栏,以防万一漏出时向外扩散并备有中和剂储库外要备有消防龙头和氧气防毒面具,以应急救与氧化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碱性物质、松节油、有机酸以及各种可燃物(如木屑、稻草、纸张、废纱头等)、有机物或易氧化物相隔绝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包括对眼睛、脸、手和臂的防护),要用耐酸材料制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撞击、震动、斜倒硝酸是挥发性酸,不宜久储 泄漏处理 对泄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