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白玉蟾与神霄雷法【科学材料】.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27343560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玉蟾与神霄雷法   南宗肇始于北宋张伯端,历传石泰、薛道光、陈楠自陈楠开始,出现了新的特色,即在内丹修炼之外,兼传神霄派雷法①白玉蟾得陈楠内丹与雷法真传,和他的弟子们创建了以行持雷法为职事的教团,此即南宗,是相对于北中国的全真教而言的神霄派雷法在南宗的创建以及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玉蟾承陈楠之后,对雷法的传承做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南宗所传神霄雷法渊源之建构   南宗引入神霄雷法,始自四祖陈楠陈与行《跋陈泥丸真人翠虚篇》云:   西华真人传之张紫阳,张传之石翠元,石传之薛紫贤,薛传之陈翠虚得太乙刀圭火符秘诀、景霄大雷琅书,以雷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②   陈与行,时任承议郎通判婺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他追述南宗的内丹传法体系甚详,说明这一体系正是当时人的通识但陈与行关于雷法的论述则易于产生误解:陈楠的《景霄大雷琅书》来自薛紫贤,即薛道光,并且可以依次上推,直至张伯端及其师西华真人   陈楠修行神霄雷法当无疑议,《道藏》第29册《道法会元》载有陈楠《太上三五邵阳铁面火车五雷大法法序》一篇,落款即是“泥丸道人陈楠南木”南木”是陈楠的字《道法会元》卷一○四至一○八收录《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书》五卷,卷首列雷部诸神以及陈楠、白玉蟾,卷尾附载《翠虚陈真人得法记》。

      此书当为陈楠所传白玉蟾多次提到陈楠精通雷法,在《谢仙师寄书词》中玉蟾写道:   恭惟先师泥丸翁翠虚真人,拓世英雄,补天手段,心传云雨深深旨,手握雷霆赫赫权   与他人相较,作为陈楠的弟子,白玉蟾的说法无疑更为可取北宋末年以后,至南宋及元代,最为盛行的当为神霄派雷法陈楠完全可以直接承袭神霄雷法,但从现有的文献记载看,陈楠的雷法却别有来历据白玉蟾称,陈楠的雷法直接得自雷神所授:   今都天大雷,尽出神霄玉枢之上,谓之景霄大雷景霄虽在神霄之下,乃元始驻跸之司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授之先师陈翠虚,翠虚以授于我   在其他文献中,玉蟾进一步将其深化:   先师(陈楠)得雷书于黎母山中,不言其人姓氏,恐是神人所授也,丹法却是道光和尚所传先师尝醉语云:我是雷部辛判官弟子,干道光和尚甚事③   这两条材料可以互相补充,于是可以得到陈楠雷书来历之大概:于海南黎母山中遇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汉臣而得雷书   关于陈楠的雷法,白玉蟾《翠虚陈真人得法记》记载最为详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此文较长,但事关南宗神霄雷法来历,故全文引用述如下:   先生姓陈名楠,字南木,号翠虚翁,家世为琼州人幼年师事薛道光,得太乙火符之秘。

      丹道即成,复归桑梓,以箍桶为业,混迹民间嘉定戊辰(1208年),游黎母山,遇一道人,笑谓先生曰:“子得薛紫贤太乙火符之旨,但未知太乙雷霆之法,亦可惜也先生谓道人:“某慕道而已,不欲多学,以分其志道人笑曰:“子何其愚也!独善一身,不能功及人物,神仙不取,是故张正一战鬼于西川,许敬之斩蛇施药,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先生稽首而言曰:“山野一贫如许,安得质信以传此法道人首肯而言曰:“得人即传,又焉用利子能信奉,施功及众,即吾之功引至岩石之下,开一石穴,取《都天大雷法》付之道人告先生曰:“惟五雷不可小用,元始天尊每当劫运,必命五雷君降世保劫昔阴六为水,尧有九年之灾,预期命三山雷火君降世,生于伯鲧之家,是谓神禹;火伯风霆君降世,为稷,播奏五谷子宜保之,以度异时之劫临行顾谓陈君曰:“吾非凡人,即雷部都督辛忠义也吾师汪真人亲授玉清真王付度,今付与汝回首蹑身云端,目送不见其处嘉定壬申,先生不鄙,以付玉蟾,今以授之鹤林得人即传,非人勿示,以有天机琼山白玉蟾敬书④   在这篇记中,需先将错误之处指出:陈楠的出生地应为惠州而非琼州这或为刊刻之误白玉蟾在该文中将陈楠得雷法的地点、时间和过程做了详尽介绍,具有历史叙事的特点。

      而从叙事方式来看,显然有神仙小说的风格,无法取信此记乃白玉蟾对陈楠雷法来历的系统铺叙大约成书于宋末元初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记载,陈楠“后得太乙刀圭内丹法诀于毗陵禅师,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姥山神人显然系承袭白说而《道法会元》卷一百二十三《《太上三五邵阳铁面火车五雷大法》“雷部通真达灵金玉之章”,载“祖师”之语:“昔邵阳将军得遇六波天君,密付此印,同雷部辛天君于海南授与陈泥丸真人,传流至此”此“祖师”当为白玉蟾   陈楠所行雷法的来历,现有相关文献均出自白玉蟾之手神霄派是内丹与符?相融合的道派,创始人为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王文卿之后,南宋道教各派纷纷传习雷法,都祖述神霄派而白玉蟾却刻意将陈楠的雷法放在中国的最南端,以显示与神霄派雷法的区别原因有二:其一,北宋末年,神霄派林灵素蛊惑宋徽宗,盛极一时但“靖康之难”后,南宋建立,神霄派尤其是林灵素一系遭受打击,甚至被没收庙产王文卿则退居乡里,传授徒众,大有隐居世外的味道白玉蟾将陈楠雷法构建为上天雷神所授,虽然都是汪火师之雷法,但也表明与王、林神霄派雷法的距离这对传道来说,会有相当的助益   其二,与白玉蟾的身世有关白玉蟾生于琼州,琼州与雷州一道海峡相隔,自古以来两岸往来频繁,且按照记载,白玉蟾之母曾改嫁雷州,白玉蟾“至雷州,继白氏后,改姓白,名玉蟾”。

      琼州与雷州均与白玉蟾有密切关系,而两地均有雷神崇拜   琼州境内的黎母山,历来传说甚多,其中最知名的当属雷神崇拜南宋祝穆《舆地纪胜》“黎母山”条引刘谊《平黎策》:   古老相传相传,雷摄一蛇卵,在此山中生一女,号为黎母食山果为粮,巢林木为居岁久,致交趾之蛮过海采香,因与结婚,子孙种(疑为“众”,笔者注)多,开山种粮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九二《琼州府部》、陆次韵《峒溪纤志》亦有记载黎母的神话流传甚广,情节雷同,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与海南一水之隔的雷州,地处南方,潮湿多雨,常常雷电交加,因之而得名黎母山与雷州都有南方雷神信仰的社会基础   要之,白玉蟾通过构建南宗所传神霄雷法的渊源,在一个雷法盛行的时代,顺应潮流,为南宗的雷法传承奠定了基础   二、白玉蟾的雷法实践   宋代道教各派传习雷法虽名目繁多,但都出自神霄派雷法,南宗亦然而“道教神霄派形成于两宋之际,与天师道、上清派有关系,吸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雷神信仰及其相关法术再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⑤   白玉蟾得道以后,一直在地处中国东南的福建、广东、江西等地传道,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雷神信仰成为白玉蟾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

      借助神霄雷法,白玉蟾广收门徒,传授内丹与雷法,着手创建南宗教派   据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记载,白玉蟾曾订正《木郎祈雨咒》现存《木朗祈雨咒》后有柳智通所作补充说明:“唐宋以来,皆诵木郎咒祈雨,然旧本错误颇多白紫清祖师特为改正,并加注释诚心持诵,其感应必矣唯咒本,世间不多概见壬戌秋,于道藏全书白真人集内,得此咒本,敬付梨枣,以公同志   1215年冬,白玉蟾在武夷山为詹氏禳灾,是目前所知白玉蟾最早的雷法实践活动事见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据记载:“乙亥冬,武夷詹氏之居,火光坠其家,延先生拜章以禳之已而大书一符于中庭,是夕闻户外万马声,有呼云火殃已移于延平某人之家,验之果然,信慕益众可见,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对信众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白玉蟾的雷法传播活动,主要集中在福建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彭耜的雷法得自白玉蟾前引《翠虚陈真人得法记》已有明确记载白玉蟾与彭耜书信往来,每每以雷法为嘱嘉定十一年(1218)三月十五日的信中,白玉蟾写道:“日来道法想精进,法力又胜前也鞠、郝二符吏,亦效职否?”又曾将雷法印文寄给彭耜:“今正旦,于是申奏诸天,祭饷诸神,已于当日忝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门下纠录典者,签押雷霆都司鬼神公事,仍受上清驱役鬼神宝印。

      印文纳上,至可收治靖也   在给彭耜的信中,白玉蟾还提到曾将雷法传给萧潜庵,信中说:   今所行之法,尚更灵在,偶醉了,失身堕西湖水中,法印乌有矣,亦可发一大笑欲往天台,临行呼潜庵授之   彭耜、萧潜庵之外,得白玉蟾雷法还有留元长,“荷相授以九鼎金铅砂汞之书,太乙刀圭火符金液之诀,紫霄啸命风霆之文”   这种传授是一对一的,但这是组织南宗教徒的基础工作以后,白玉蟾将之运用到南宗教团的组织活动中来嘉定八年(1215年)十二月份至嘉定九年(1216年)正月之间,玉蟾在武夷山冲佑观主持了一次传度仪式《忏谢朱表》、《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表奏法坛传度首过谢恩朱章》等几篇章表,都作于此时这是一个完整的传度仪式关于雷法传度仪式的沿革创新,张泽洪先生《论白玉蟾对南宋道教科仪的创新――兼论南宗教团的雷法》一文论述颇详笔者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此,不赘述在这次活动中,白玉蟾与他的弟子及朋友的关系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在传度仪式中,白玉蟾的弟子及参加者均以雷法神职人员的身份出现:   上清太华丹景吏神霄玉府西台令行仙都风雷判彭耜;   上清大洞玄都三景法师太乙雷霆典者九灵飞步仙官签书诸司法院鬼神公事留元长;   太乙正一盟威法师允驱邪院判官南昌典者九灵飞步仙官兼管雷霆都司鬼神公事林伯谦;   太上三五都功职?神霄玉府左侍经潘常吉;   太上三五都功职?神霄玉府右侍经周希清;   太上三五都功法?弟子奉行天心正法驱邪院判官兼干五雷使院事胡士简;   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上清混元天心五雷大法差充主管驱邪院事兼雷霆都司事罗致大;   太上三五都功紫虚阳光秘?弟子行上清北极天心正法金阙内台炼度典者驱邪右判官陈守默;   太上正一盟威法师行灵宝天心玉晨五雷大法九灵飞步仙官主管驱邪黄?院事庄致柔。

        其中只有庄致柔没有列入白玉蟾弟子名单,而林伯谦则是彭耜的弟子,是白玉蟾的再传弟子可见,白玉蟾是借助雷法活动来组织南宗教团的,其弟子均被授予雷法神职,成为传法体系的一部分在整个活动中,白玉蟾的所署法职分别是:   《法曹陈过谢恩奏事朱章》:上清大洞宝?U弟子五雷三司判官;   《忏谢朱表》:上清大洞宝?弟子五雷三司判官知北极驱邪院事;   《表奏法坛传度首过谢恩朱章》:泰玄都正一平气,系天师清微天化气南狱先生赤帝真人神霄玉府五雷副使上清大洞宝?弟子;   《雷府奏事议勋丹章》:泰玄都正平气系天师清微天化气南岳先生赤帝真人上清大洞宝?弟子   “仪式中白玉蟾的法职包括雷衔和受?法位,他自称上清大洞宝?弟子、上清大洞经?弟子,表明他具有最高的上清法位⑥也即玉蟾取得了传道度人的法师资格这样,白玉蟾凭借自己在雷法活动中的地位,将其弟子组织在一起,成为以修行内丹为主、兼行雷法的教团   在福建之外,白玉蟾将雷法传播到江西等地在给彭耜的信中,玉蟾提到,“《雷霆玉经》想已刊了,可施十本,以传江西之士”嘉定十六年(1223年),玉蟾有《盱江舟中联句》,诗序云:“嘉定癸未(1223年)仲秋之朔,偕黄天谷道盱而渝,舟中联句。

      又作《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辈拜迎,因联句于水滨民居之壁》盱江:今江西抚江上游,古称盱江渝:今江西袁江可见,江西一带教徒为数不少   这样,玉蟾通过雷法传授,将教众组织起来,按照道教的惯常做法,设坛立靖,创建了南宗   三、白玉蟾对雷法理论的厘清与阐发   北宋灭亡后,神霄雷法在民间流传,以讹传讹,混乱在所难免至南宋时,雷法经过增删,已经颇为混乱白玉蟾与彭耜、留元长讨论雷法神将的问题时,颇感无奈:   北极驱邪院,本只有崔、卢、邓、窦四将,今却增四名梅仙考召院,本只有潘、耿、卢、查四将,今亦增四名此皆后人所增,即非本法所有古法官有用黄、刘二将者,又有用高、丁二将者,复有用焦、曾二将者,用桑、何二将,许、谢二将者,在其所受于师者,用无不灵验天心紫文云:三元洞虚,五行洞华,八卦洞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