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x
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标导向式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简约版)课题 愚公移山时间节次第 2 节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授课对象八年级授课教师来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学生人数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3.通过角色表演,比较分析智叟和愚公的形象,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寓意评价任务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课文,要求95%的学生理解文章大意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要求80%的学生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同的人物形象3.通过角色表演,比较分析智叟和愚公的形象,要求85%的学生能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寓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展议思导练评导:播放《愚公移山》的音乐并展示歌词,提问歌曲讲了一个什么寓言故事请学生讲述之前学过的其他列子寓言故事(夸父逐日、杞人忧天选其一),让学生意识到寓言故事都寄托了意味深长的道理思+议:1.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用原文回答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几个问题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3)愚公移山要实现什么效果?4)愚公移山的办法是什么?5)愚公认为山是可移的,理由是什么?评: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方七百里,高万仞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愚公移山要实现什么效果?指通豫南,达于汉阴4)愚公移山的办法是什么?(全家)毕力平险;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愚公认为山是可移的,理由是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思+议+展:2. 小组组内分角色朗读,讨论其他人对愚公移山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态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评:人物相关语句态度大部分家人(杂)杂然相许杂曰:投注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支持移山,并主动献计,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的妻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对移山存疑虑,担心愚公的力量和放置土石邻人孀妻弱子跳往助之以微力支持移山智叟笑之,汝之不惠轻视嘲讽愚公,认为愚公移山是愚蠢的,不自量力操蛇之神惧其不已,告之于帝对愚公移山感到畏惧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负二山被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所感动思+议+展:3.通过角色表演(愚公和智叟),比较分析智叟和愚公的形象每组选一对学生表演并展示答案,其他组员补充评:愚公:不惧困难,深思熟虑,有远见,考虑周到(愚公不愚)智叟:自作聪明,目光短浅,遇到困难只会退缩(智叟不智)思+议: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评:寓意:1)做事不要畏惧艰险,要不怕艰难困苦,勇敢坚持斗争2)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3)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一个目光长远之人5)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回顾文章理清文章大意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总结补充提出问题,围绕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有针对性的逐步解决问题。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结合“思”、“议”、“展”等环节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总结以表演检测学生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点评归纳学生的答案发散思维点评归纳学生的答案堂测设计课后作业:注释以及句子翻译检测、课内文言文阅读板书设计愚公 ----- 智叟不“愚” 不“智”寓意:1.不惧困难、坚持斗争2.坚定的信念、恒心和毅力3.脚踏实地4.发展、目光长远5.积极乐观教学反思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