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特长生的培养作业.doc
6页《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特长生的培养》作业作业题目:通过学习“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特长生的培养”课程,请您制定一份年度训练计划一、年度计划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列出具体的绝对性评价的指标成绩 在短跑项目上,年度内成绩可能更新的幅度100米在0.5秒左右,200米在0.5~0.8秒,400米在1—1.5秒,这是针对那些高水平选手而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选手则寄希望于更大幅度的提高再者,作为相对性评价,可以把在比赛中的名次设定为目标,并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来提高训练学习的动机因此比起相对评价而言,绝对评价具有更强的创造成绩的意识二)、体质目标 ●体态方面:身高、体重、胸围、脂肪厚度等 ●力量方面:握力、背肌力量、腿部肌肉力量、柔韧性、纵跳反应速度 ●根据体质、检测、医学检查结果、设定具体目标三)战术目标 ●心理方面:强化心理训练,杜绝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失常的现象 ●调整方面:通过各轮次比赛(预决赛)来逐渐提高成绩为达到比赛目标所进行准备活动的内容及比例应体现出来明确各训练期的界别 在年度训练计划构成中分为:准备期、比赛的准备期、比赛期、赛后过渡期各训练期的目标 ①准备期(强化阶段) ●作为一般的准备阶段,需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均衡地发展力量、耐力、速度、技术等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提高对训练知识的理解心理准备方面,这一时期沉着冷静很重要注重培养学习的动机,尤其85是内在的动机(如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等)训练环境最好不要总在变化(外部条件如温度、湿度、压、训练器械;内部条件如教练员、训练手段、方法等) ●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医疗检查,把握现状,制定训绣标②比赛准备期(强化训练阶段) 作为专项的准备阶段,以一般性身体训练为基础,提高项性身体素质以速度、技术为中心,增加技术训练运动负荷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作为心理准备,有意识避免因准备期的负荷反作用所起的过度疲劳,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逐渐有针对性地实一些相对于比赛而言的心理演示由于环境的改善,运动成绩会急速提高,所以要密切注集中强化训练等环境的变化在训练后期,大赛前,积极参加一些竞争不是很激烈的身赛在这一时期所得到的成绩对将来的比赛很重要 ③比赛期(保持、调整阶段) 调整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并通过训练,使之保持下去 ●在这一时期要想实现预期成果的条件,是逐渐增大训强度、训练内容的多样性及合适的比赛次数。
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要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利用参加该时期的其他比赛作为训练手段 ●在比赛期的前半段时间内比赛中,不要害怕失败,在比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运用于重要比赛,以便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地发挥竞技能力因此要提高大赛的发挥能力86在心理状态方面,要消除不稳定因素,缓解疲劳状态,具有强烈的自信和求胜欲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气馁 ●比赛前不要安排两天以上的完全休息 各训练期的训练计划 (1)准备期 训练阶段……强化阶段 肌肉力量……最大肌肉力量(以最大力量的发挥为目标) 耐 久 性……速度耐力(进行超多项距离的速度耐力训练) 速 度……速度的持续能力—)节奏跑(定时跑) 爆 发……瞬间的爆发力训练 7月份——10月份 周一:速度练习 周二:耐力跑3000—5000米 周三:力量训练(按综合程序表的内容进行较轻量训练) 周四:强度练习(专项练习) 周五:小力量练习 周六:强度练习(专项练习)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力量训练——2天速度练习——1天 耐久跑——1天专项强度——2天 休息——1天 冬训期(11—12月) 周一:间歇跑300~1500米 周二:素质练习(跳跃技术) 周三:力量练习 周四:耐力跑3500——6000米 周五:技术练习 周六:间歇跑300~600米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间歇跑——2天 耐力跑——1天 技术练习——1天素质练习——1天力量练习——1天 休息——1天 冬训期(1—2月) 周一:短距离的间歇跑(50米、100米、200米、400米) 周二:起跑后的短距离快速跑 周三:力量练习 周四:变速跑练习 周五:技术练习 周六:强度练习 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短距离间歇跑——1天 起跑后短距离快速跑——1天 变速跑练习——1天力量练习——1天技术练习——1天强度练习——1天 休息——1天 春季训练期 周一:短距离快速跑训练 周二:跳跃技术,起跑后疾跑(使用起跑器) 周三:力量练习 周四:伸展运动和轻度准备活动 周五:快速跑练习(100米—200米—400米—200米—100 周六:强度练习周日:休息 [一周的训练内容比例] 短距离快速跑训练——1天 跳跃技术,起跑后疾跑(使用起跑器)——1天 力量练习——1天伸展运动和轻度准备活动——1天快速跑练习——1天强度练习——1天 休息——1天 比赛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计划中,以年为最小单位实施计划。
一年中要有两次竞技高峰,因此训练计划应制定两周期计划如果过多参加比赛,会使竞技状态过于平均,使得比赛成绩平庸,不会出现大的突破因此要有目标地参加运动比赛,并在训练计划的编排中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