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docx
5页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法教学目的和任务:1、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2、通过教学与实践,初步具备小型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能力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是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竞赛的进行、运动 员的比赛情绪以及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裁判员不仅是运动成绩和比赛名次的判定者,同 时也是竞赛的组织者因此,对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是:认真掌握比赛的规则,熟练掌握裁判 方法,在裁判工作中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裁判 工作任务一、田径运动竞赛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田径运动会的顺利进行,裁判组应在 竞赛组领导下,做好下列赛前准备工作:(一)组织和培训裁判队伍具体工作是:根据运 动会规模选聘裁判员,进行裁判员分工,组织裁判员学习竞赛规程与田径竞赛规则、研究裁 判方法和进行现场裁判实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各裁判组制定工作计 划,使每个裁判组都成为一个能战斗的集体二)召开好各种会议1、全体裁判员大会 2、裁判组会议3、主裁判会议4、领队、教练员会议(三)做好裁判器材和用具准备各 裁判组要提出裁判工作所需的器材和用具清单对于领到的裁判器材和用具要落实专人负 责,以保证比赛裁判时使用。
四)做好比赛场地和器材检查 各裁判组于赛前必须到现场 检查场地和清点器材检查后,提出场地修整和器材添置意见,交场地器材组解决二、 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规则进行田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需要掌握田径竞赛规则由于基 层单位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属于群众体育比赛的性质,因此,竞赛规则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参 照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执行对于有变动或另行制定的竞赛规则,应在竞 赛规程中或领队教练员会议上进行说明一)田径比赛通则方面1、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必须佩带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2、径赛项目运动员须沿跑道逆时针方向跑进3、径 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而防碍别人走或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比赛资格4、如果一名运 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又参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赛项目,而这些项目 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 轮次,一个高度有3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 次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进行试跳(试掷)一次回来后已错过的试 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5、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径赛项目中,判定运 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的垂直面的先后为 准。
以决赛的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田赛 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 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高度项目以每名 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全能运动项目,以各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如遇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 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人或两人以 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没有影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 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此种抽签应在有关裁判长领导和组织下,成绩相等的运 动员自己抽签决定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这些成绩相等运动员重新 比赛,则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相等时,则并列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 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 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 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仍不 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 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如有成绩相等时, 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相等,则以第三优成绩判定,余类推如仍相等,并 涉及第一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全能运动比赛如总分相等时,应以单项得分多的项目较多名次列前如仍不能判定时,则以 任何一个项目单项得分最多者名次列前团体总分相等时,应以破记录项目、次数多者名 次列前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余类推二)径赛主要规则1、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x100米接力的项目,运动员应采用蹲踞 式起跑犯规2次以上者取消比赛资格,全能运动员三次2、在分道跑项目中,运动员跑 出自己的分道,如没有获得利益,也未阻挡他人,一般不应取消比赛资格,否则应取消比赛 资格3、在中长跑时,运动员擅自离开跑道后,不得继续比赛4、跨栏跑时,运动员手 脚低于栏顶面、跨越他人栏架、有意用或脚碰到栏架,均属犯规。
5、接力跑时,在接力区 外完成接棒、捡棒时阻挡他人或空手跑过终点6、如用3只秒表计成绩,应以2只表所示 成绩为准;如各不相同,则以中间成绩为准2只表,应以成绩较差者为准三)田赛 主要规则1、跳高比赛时,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比赛开 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 剩下1名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a)每 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在规则第12条1(a)、(b) 、(c)的全能比赛中,每轮的横杆提升高度均为3厘米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 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a)试跳后,由于运 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或(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 何部位触及立柱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 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 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 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因第1名成绩相等 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l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 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试 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 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 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 测量横杆高度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 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 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 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 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 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2、所有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如超过8 人,成绩较好的前八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如第八名成绩相等,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均可再试跳 或掷3次,如不足八人,则均有6次。
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比赛助跑道进行练习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则判为试跳失败:(a)在未做起跳的助跑中或在跳跃中,运动员以身体 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以外地面;(b)从起跳板两端之外的起跳线的延长线前面或后面起跳;(c) 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地面,而落地区外触地点较区内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 线;(d)完成试跳后,向后走出落地区;(e)采用任何空翻姿势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 身体任何部位触地的最近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 直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1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 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条件许可时,至少应长45米 助跑道宽度最小1.22米,最大1.25米,应用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助跑道助跑道的左右最 大倾斜度不超过1: 100趴在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1: 1000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 运动员可在助跑道旁放置l〜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不提供此类标志 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禁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起跳板是起跳的 标志,应理入地下,上沿与助跑道及落地区表面齐平。
起跳板靠近落地区的边沿称为起跳线 紧靠起跳线前应放置一块橡皮泥显示板,以便于裁判员进行判断如不能设置上述装置,应 采用下列方法,紧靠起跳线前沿铺设软土或沙子,宽门厘米,与水平面成30度角起跳板 至落地区远端的距离不少应为10米起跳板至落地区近端的距离为1〜3米3、三级跳远 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单足跳时应用起跳腿落地,跨步跳时用 另一条腿(摆动腿)落地,然后完成跳跃动作运动员在跳跃中摆动腿触地不应视为试跳失 败4、推铅球比赛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 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 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 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 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 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 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应用单手从肩部将 铅球推出。
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 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 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 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不允许使用手套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 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为防止 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 洒任何物质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 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如果在投 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 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铅球必须完 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 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 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 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 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其他投掷项目比 赛,除场地、器械和投掷方法与铅球有差异外,比赛规则与铅球基本相同三、田径运动 竞赛裁判工作方法径赛裁判工作方法A、检录工作方法赛前工作:1 .主裁判组织裁判 员学习规则和规程,安排人员分工,制定检录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2.向编排记录组索取 已经确认的竞赛日程表、运动员分道分组表(或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