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英国近代史发展线索.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86113141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英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近代英国作为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 其 发展基本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 逐渐完善的历程下面就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分三个阶段对其发展的基本脉络略 作剖析1、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16 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与封建统 治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几经曲折和反复,最终确立了资 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正式确立18 世纪初,财政大臣华尔波尔建 立内阁制以及后来两党制的形成,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 初步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继续维持着同时,其殖 民扩张还处在初始阶段,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 个殖民地,在南亚成立东印度公司加紧 对邻近地区的扩张和掠夺,这些活动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在对 外关系上主要是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进行商业竞争及殖民争夺,英国最终确立海 上霸权这一时期是英国开始崛起的时期2、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自18世纪 60 年代开始,以英国为中心逐步波及他国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场”。

      在政治方 面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出现两大对立阶级一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836 年宪章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英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 自由主义统治给英国带来了发展和繁荣,而发展又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要求,1832年和1867 年的两次国会改革以及文官制度改革应运而生对外殖民扩张也达到疯狂程度,虽然北美独 立对英国有一定的打击,但在南亚、东南亚和中国、非洲等地积极扩张殖民地,成为最大的 殖民国家这一时期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法国,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衡,英国组织反法同盟 干涉法国大革命,积极维持维也纳反动体系这一时期是近代巩固发展的黄金时期3、资本主义基本定型:19 世纪 70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英国资 本主义总体上在加速发展,但相对于美、德,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与它拥有较多殖民地及 旧工业部门设备陈旧等因素有关进入垄断阶段后,国家逐渐由放任自由转而对经济活动进 行干预政治上民主化倾向进一步增强,1884 年第三次国会改革,扩大了民主范围,制定 出向工人让步的社会立法等措施,工人运动中产生工联主义,这对英国工人运动产生深远的 影响在殖民扩张方面,一方面加强对原有殖民地控制和掠夺,另一方面继续扩大殖民地, 参与瓜分非洲,占领南非、苏丹等国。

      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突出,英、 德矛盾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英国于1904年、1907 年先后与法、俄签订和约, 一致对德,三国协约军事同盟形成,一战最终爆发这一时期是英国发展相对缓慢时期八、主要双边国家关系1、 英法关系(1)、基本史实:第一、工场手工业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十七、十八世纪在北美和印度争夺殖民地 争夺欧洲霸权;发生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期间和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纠集欧洲封建国 家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维也纳会议上,英国夺取许多法国的 殖民地,组成四国同盟,限制法国;两国联合进行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争夺土尔其;联 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两 国结盟对德;一战后初期,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拒绝与法国结盟,不加入法、比、 波、捷的安全保障体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法都奉行对德绥靖政策第四、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两国都加入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1986年以后,两国同为欧盟成员国2)、对英法关系的认识 第一、两国同为欧洲大国,双方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取决于其自身利益。

      第二、两国的矛盾主要在于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利益,两国间的联合多是为对付共 同的敌人德国第三、工业革命前,两国为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进行了长期的多次战争,敌对关 系居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后,双方以联合为主,曾联合对俄、对华发动战争,长期联合对 德,共同操纵国际联盟,共同推行对德绥靖政策,追随美国2、 法德关系(1)、基本史实第一、工场手工业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同拿破仑帝国进行战争第二、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普、奥参加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 遏制法国发生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德矛盾尖锐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十九世纪末,法德矛盾成为欧洲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三对矛盾之一,分别加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集团,相互对抗一战 期间,双方在西线对抗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法国主张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并同比、波、捷等国结盟,共同防御德国1923 年,发生鲁尔危机,法德关系紧张通过洛迦诺公约,法国改善了同德国的关系二十世 纪三十年代,法国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法国遭到德国法 西斯的进攻,法国对德投降。

      第四、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法国参与了四国对德国 的分区占领西德(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和西德同北约组织的成员国和欧共体成员国2)、对法德关系的几点认识第一、两国同出一个祖先,都由查里曼帝国分裂而来 第二、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都想称霸欧洲,多次发生战争普法战争影响最大 第三、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同为北约和欧共体成员国3、英美关系(1)、基本史实第一、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美国先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75年至1783年,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独立后,美国打着“门罗主义”、 “泛美主义”等旗号排挤英国在美洲国家的侵略势力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追随英国侵略亚洲国家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对外侵略政策上开始摆脱英国影响,提出独立 的侵略政策,如“门户开放”政策一战后期,美国于1917年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 一战后,美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英国操纵国际联盟,维护凡尔赛体系,美国拒 绝参加国联;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美英展开军备竞赛,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拆散了英日同 盟,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二战期间,英美两国联合反法西斯侵略,共同发表《大 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举行了四次政府首脑会议。

      第四、二战后:英国同美国合作,参与分区占领德国,接受美国援助,参加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成为美国进行“冷战”的战略伙伴2)、对英美关系的几点认识第一、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十九世纪,英国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 面追随英国对外扩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冲突,尤其是在拉美地区第二、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方存在较大的矛盾冲突,英国 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居优势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渐让位于美国第三、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九、大国争霸 看近代欧洲政策格局的演变近代西欧诸国海外贸易的兴起导致其激烈的角逐,其中欧洲霸权的争夺便成为逐中 重要的一环,16世纪后半期,英国和荷兰相继崛起,与原来的强国--法国和西班牙在商 业和殖民利益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斗争的结果是:封建色彩强烈的西班牙落下来,英、 法、荷日益强大17世纪,荷兰是“海上的马车夫”,控制着相当一部分的海外贸易,成为英国扩张 海上势力和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共同对手,而英荷矛盾成为17世纪中最突出的国际矛 盾。

      开始荷兰占有优势,但英国以本国产品为海外贸易主要来源的做法最终赢得了胜利, 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丧失了除荷属圭亚那之外的全部美洲领地到了18世纪,荷兰衰落下来,英法对立又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18世纪的每一次重 大冲突--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中,英法均处在对立的 营垒中最终“旧制度”下的法国处处失利,埋头于欧洲霸权中的作风又使其无力维持海 外势力,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和俄亥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孟加拉都 被英国夺去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而法国则继续称霸欧洲大陆英、荷、法、西四大商 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16-18世纪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彼得一世改革后的俄国积极向西方发展,先是在北方战争(1700-1721) 中打败了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又在18世纪下半叶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夺取了 黑海出海口波兰在18世纪被俄、奥、普三国瓜分,欧洲最大的国家从地图上消失了,俄 国开始介入欧洲国际生活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尤其是拿破仑战争中,法军扫荡了西班牙、意大利地区的各 封建君主小国,废除了神圣罗马帝国,将德意志地区大约三百个政治单位合并成一个莱茵 同盟。

      拿破仑帝国建立起了绝对的欧洲霸权随着拿破仑在莫斯科城下的失败,俄国军队尾追法国进入欧洲腹地,成为最终打败 拿破仑的第七次反法同盟的核心国家之一战后重新规定欧洲秩序的维也纳会议便由俄、 英、普、奥策划,尤以俄、英为甚会后建立了“神圣同盟”,在分赃中俄国吞并了波兰 的大部领土,势力深入到西欧地区,成为反动的“欧洲宪兵”,取代法国控制了欧陆的霸 权1848年革命中,俄国镇压了各国革命,俨然以欧洲的主宰自居,加深了同英、法等 国的矛盾;而俄国向土耳其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渗透又使这一地区成为敏感带1853-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军队打败了装备陈旧、行动迟缓的俄国军队,法兰西第二帝国 重新夺回了欧陆霸权,俄国的失败也推动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战争的结束也使英法腾出 手来,去解决1854年便已提出的“修约”要求,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 也因为向西方、南方发展受阻而集中力量向东方侵略,开始了对中国领土的大规模掠夺和 对中亚地区的征服处于霸主地位的法国在当时的欧洲举足轻重,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都要征求这位 强邻的意见但1870年色当一役,推行“铁血政策”的普鲁士打败了法国,逼迫法国签订 了城下之盟,法国实力大损,欧洲霸主地位被德国夺走。

      这一结局使法德矛盾在欧洲大陆 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围绕着欧洲霸权的斗争也成为导致一战、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时代宣告结合,欧洲各国更多地谋求联合以对 抗美苏超级大国,欧洲霸权的争夺遂告一段落1.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演变:(1)英国:17世纪,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 累过程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着英国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640~1688年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 合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18 世纪,圈 地运动进一步推行,基本消灭了自耕农英国取得了向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输入黑人奴隶 的专卖权18 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 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率先开展 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 界工潮地位,也成为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 义过渡中,英国由于设备陈旧又不愿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先进技术;拥有广大殖民地而把资 本输往国外,利用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榨取高额利润;殖民地的反抗斗争也沉重打击 了英国。

      因此,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工业制造由原先的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 丧失了“世界工潮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外贸易中各国的购买力锐减,同时受到美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