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鄂北岗地夏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2352310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鄂北岗地夏玉米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杨兴强I叶长青2 赵跃彳孙付山°1 O(襄阳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委员会;3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摘 要:鄂北岗地近20年来夏玉米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湖北省夏 玉米新兴最大产区,2015年夏玉米面积11. 159万hm ,总产61. 4 万t,单产366. 9kg/667 m ,比2005年面积扩大1.4倍,总产增1. 2 倍,单产减9.2%;比1955年面积扩大15. 5倍,总产增11倍,单 产减41.1%探索分析了制约该地区夏玉米单产不高不稳,年限间差 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夏玉米生产实现高产稳产快速 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鄂北岗地;夏玉米;现状;问题;对策建议鄂北岗地地处鄂北汉水中游,位于东经11045,~1134丁 , 北纬31° 13,~3235,,北与河南南阳盆地相接,南以汉水、苏 岭为界,东连桐柏山余脉,西邻武当山脉,总面积约7万k m ,耕 地近26.7万hm 境内主要包括襄阳市的襄州区、枣阳市、老河口 市、樊城区等县(市、区)该区域地貌多为丘陵、岗地,黄棕壤土,土地广阔,土层深厚, 地势平缓,交通方便,适宜机械作业。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 北过渡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湖北全省最高地区之一), 热量丰富(年均气温15. 1-15. 8°C,年活动积温5500-5800°C,无霜期长达248天),雨量适中(年降水量750-950mm),夏季雨热同季, 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十分有利一. 夏玉米生产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加 大了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粮补、机补、良种补贴 等等惠农惠民政策,使鄂北岗地广大农民涌现出一股农业综合开发的 热潮襄阳市委、市政府,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水资源不 足这一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依据该区域光、 温、土等优势资源,社会需求,经济效益,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大力 发展节水旱作物夏玉米,实施小麦一玉米、小麦一油菜等连作一年两 熟制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应用,玉米价格的攀升和良种良法等栽 培技术的相继推广应用种植玉米的劳动强度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这“一低、一高、一用”激发了农户种植玉米的热情,大大推动了该 区域夏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截止“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夏玉 米面积已扩大到11. 159万hm2,总产61.4万t,单产366. 9kg/667 m,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的4. 58万血2,扩大1. 4倍,总产27. 5 万t,增产1.2倍,单产400. 8kg/667 m ,减产9.2%:比“八五” 期末的1995年的0. 6733万血2,扩大15. 6倍,总产5・1万t,增产 11倍,单产517. 8kg/667 m ,减产41.1%。

      玉米增产,粮食丰收, 2015年该区粮食总产达342.6万t,分别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 增产66.9%;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增产50. 4%o玉米总产占全 年粮食总产的比重,已由“八五”期末1995年占2.2%,提高到“十 二五”期末2015年的17.9%O随着夏玉米的快速发展,该区己成为 湖北省夏玉米新兴最大产区,在襄阳市建成百亿斤粮食大市和获得粮 食连继十二年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夏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该地区二十年来在夏玉米生产发展上,呈现出“一扩、一增、一 减”状况,即面积扩,总产增,单产减发展靠广大面积,总产倍增 还是靠面积,而单产不高不稳,年际间差异较大从制约该地区夏玉 米不能高产稳产,而年际间差异较大这一突出问题的根结来看;最突 出的首要问题是缺水,旱灾频繁;小旱一年多次,二十天以上的伏旱 和伏秋连旱,一般两年一遇,时有行风走暴侵袭这是影响该区夏玉 米正常生育和产量最严重的灾害2014年该地区因7月中、下旬至8 月上旬出现的伏旱连秋旱和龙卷风袭击,造成大面积夏玉米,因“卡 脖旱”和高温、风暴,出现抽雄、吐丝、授粉难,结实率下降和倒伏, 而减产,绝收该年种植的11・33多万hm夏玉米,绝收5300血2,实收10. 8万hm2,单产仅302kg/667 m ,比年景较好的2011年单产 419. 2kg/667m ,产减38. 8%。

      襄州区种植的43. 3万多hn?夏玉米,受旱31. 7万血2、重旱10. 8万hm2,绝收4670多吹 实收的38. 74 万hW,单产仅304. 2kg/667 m ;枣阳市种植的5万hnP,单产仅 272. 8kg/667 m 而灌溉条件较好的樊城区种植的4500 hm^夏玉米, 单产仍达 461. 8 kg/667 m 其次是品种多、乱、杂,无突出当家品种2014年该地区市场 上出售的玉米品种有70多个大面积推广品种“郑单958”,近年综 合抗性下降,其它鄂审品种示范推广时间短,农民尚无认可经销商 对自引品种夸奖赞扬,造成农民购种时无所认可,盲目盲从购种三 是施肥不合理,种养失调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利用率降 低四是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操作技术不规范,机耕、机播、机收质 量差五是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部分农户缺苗断垄严 重,少的只有2000多株/667 m ,机播地多的达6-7千株/667 m ; 重视底、种肥,乎视攻穗肥,后期脱肥;病虫为害和收获过早过晚等 技术措施未落实,障碍了夏玉米产量的提高三、实现夏玉米高产稳产的对策及建议鄂北岗地夏玉米要实现稳产高产快速发展,必需夯实农业生产基 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落实玉米良种良法配套高 产栽培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力争到“十三五”期未的2020 年夏玉米面积稳定在13. 3万hnP左右(占耕地50%左右),单产突破 500kg/667 m ,总产达到100万t,比“十三五”期未的2015年面 积扩大19. 5%,单产增36. 3%,总产增62. 8%.1、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夯实农田园田化基本建设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完善农田园田化基本建设,是解决鄂北岗地 缺水多旱,实现灌排水自动化,夺取夏玉米高产稳产的根基。

      为此, 一要狠抓现有大、中、小型水库,堰塘,泵站,机井的扩建,新建, 整险加固,增加引、提、蓄水量二是随着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兴 建,抓紧工程配套,扩大水浇地保收面积66. 7万hmj三是抓紧主、 支渠和田间渠道的配套体系的维修新建,提高渠系输送水效益四是 大力推广管道输送水,喷灌,滴灌,渗灌等灌溉方法和自动化控水系 统,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五是大搞土地平整,提高土地、水、 肥利用率六是改进供水方法,加强合理调度,按玉米需水规律、需 水时间和需水量合理供水,把水用在火口上2、 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稳产高产夏玉米新优品种选用种植优良玉米杂交种是一项经济有效增产措施该区襄州区 从1984年相继引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 6、12、13号等新优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推广,1990年实施的省大面积紧凑型玉米高产 示范项目,单产突破500kg/667 m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区普及 种植掖单12、13等紧凑型玉米和配套技术的1995年,全区夏玉米单 产突破 500 kg/667m,达到 517. 8/667 m (襄卅区 621. 4/667 m),比 种植平展型玉米的1984年(当年引试掖单2号仅20. 5/667 m )单 产209.6kg/667 m,增产1・4倍。

      为此,在夏玉米新优品种推广上: 一是在襄州、枣阳和老河口等地,建立夏玉米新优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进一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耐密、耐旱、耐高温、抗病、抗倒、 综合抗逆性强,适宜机收,高产稳产的紧凑型,半紧凑型,中熟、中 迟熟夏玉米新优品种二是对筛选出的新优品种进行多点试验示范, 对群众认可的2-3个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三是搞好主推品种高产配 套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种植到户到 田,提高良种增产效益3、 大力改土增肥,提高土壤肥力一是两到三年种麦前进行一次深耕,翻土 20-25cm ,熟化土壤, 改良结构,提高保肥蓄水能力三到四年进行一次30-40cm深松土, 打破犁底层,促进玉米根系深扎二是增施有机肥增加秸秆还田, 扩大“过腹还田”施用量推广省柴灶,发展沼气,太阳能和小水电 站等,缓解农村燃料、饲料和有机肥料短缺,提高有机肥利用率三 是增施化肥以无机促有机,搞好配方施肥和微量元素应用四是增 种豆类、芝麻、花生和绿肥等作物,进行轮作换茬,种养结合4、 加速推进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水平一是扶持农户发展大型配套农机具,提高玉米整地、播种、田管、 收获全程机械化水平二是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落实操作规程,提 高作业质量。

      三是做到因地、因作物长势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要求, 配套、调试好农机具杜绝随意一刀切的耕作习贯,确保犁、旋地、 播种、田管和收获质量5、推广落实配套种植技术5・1落实适时早播,合理密度技术为避开七月中、下旬高温伏 旱,造成“卡脖旱”和授粉结实不良油菜和早收小麦茬,选用中迟 熟玉米良种,5月中、下旬抢时播种选用中熟玉米良种,在5月下 旬到6月10 0前抢时播种,最迟6月15日前结束合理密植应根 据品种持性,产量指标,土质地力,施肥水平,浇灌水条件等,合理 按排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一般亩植4000 - 4500株/667 m ;单 产600kg/667 m 以上的高产地,亩植4500 - 5500株/667m ,半紧凑型品种,一般亩植3600 - 4000株/666・7m 5. 2大力推广机械精量播种技术根据土壤质地和种子质量,大 力推广全株距精密播种,半株距或缩距精密播种和半精密播种技木 采取人、畜开沟点播,要规范种植,做到放线定行距,带尺定株(穴) 距,确保种植密度推广60cm等行距或宽窄行(宽行80cm,窄行40cm) 种植方式,便于田管,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单抹产量5・3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方案,要落实到户、到田 根据该区近年测土和生产实践,中上等肥力地块,夏玉米单产 500-600kg/667 m , 一般施底(种)月巴,15%三元复合肥(N、P、K 各含15%) 40-50kg/667 m2 ,追肥尿素20-25kg配施锌肥 0. 5-lkg/667 m ,作底、种肥5. 4推广高矮间作规范种植技木实施玉米与甘薯、马铃薯、花 生等高矮规范间作,是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温、季节资源和玉 米边行优势强,实现多种多收的经济有效措施一要根据土、肥、水 和人力安排种植面积二要规范种植做到合理密植,带状种植玉 米与甘薯,马铃薯间作,采取深沟高垄种植方法,一般带(垄)宽马铃薯3000株/667 m2150cm,垄上插甘薯 3500-4000 株/667 n?,沟内间作玉米1500-2000株/667 m2,花生种厢上,玉米种厢沟三 是推广机械起垄,省时、省工、质量规范四要抢时种管高矮作物 都要抡时种植,精管细收,确保增产增效6、田管收获技术措施要落实到户到田6.1搞好查、补、间、定苗和中耕松土尤其机播地,有的缺苗, 断垄严重或苗子太多,做到2-3叶查、补、间苗,5-6叶定苗,对保 全、匀苗,实现合理密植更为重要。

      中耕松土一般进行2-3次出苗 后浅中耕拔节前,苗傍宜浅,行间宜深拔节后到小喇叭口期,结 合培土进行深中耕,促生气生根,增强抗倒能力6・2适时追好四肥播种时未施底、种肥地块,间、定苗后把未 施的底、种和余下的磷、钾全部开沟深施上定苗后追拔节肥尿素 5-8kg/667cm2o大喇叭口初期,重追攻穗肥尿素15-18 kg/667cm2 o 玉米授粉后,若叶片有落黄脱肥现象,补追攻粒肥,亩追尿素 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