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创造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doc
6页论创造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内容摘要:创造理论认为,创造是人类的本质,人人都能创造创 造性教育就是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实 践能力我们应当努力实践这种创造性教育要构建有利于创造性教育开 展的学校环境,要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要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方 面,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完美的发展关键词:人类的本质人人能创造创造潜能创造性教育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明确宣告“处处是 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是我国创造性教育的 先行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性教育还处于草创时期,他的这 些言论铿锵有力,具有振聋发H贵的作用这实质上提出了创造性教育的理 论基础创造是人类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 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 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因为有意识活动,特别是意识中的情 感、想象、意志、理性等心理活动富有能动性,所以,人不仅能反映事物, 而且能够能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能根据口己的需要及其冃的来 改造自然界,使之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
这种实践就是创造性实 践,就是一种自由的劳动马克思认为,“激情、热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 象化的本质力量”人类在对象化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在人化的自然物 和产品中直观到自身的木质力量,这样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和发展,人 就能把自己内在的需要变为自觉的愿望、冃的、理想和追求,并通过意志 进行实践,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的,使外在物很好地为人类的需要服 务,这就形成了人类实践的创造性品格宙此可见,创造是人类特有的本 质—.人人都蕴藏着创造潜能人人都蕴藏着创造潜能,这是人类的本质所决定的创造源于好奇,好奇容易发现并提出问题,有问题就萌发了探索的欲 望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他们俨然是个小科学家,似乎在努力探索大 自然的奥秘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 最重要的表现小学生有明显的创造性表现他们的想象力获得了进一步 的发展:有意想象发展了,想象的冃的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有发展;想 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提高,独创性的特色口益发展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着创造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 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能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在物理和化学 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尝试去揭 示和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并 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
人学时代即人们的青年时期,是人类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 期的创造性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处于创造心理觉醒时期,对创造充 满渴望和憧憬;(2)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受传统习惯朿缚较少,敢 想敢做,不会被权威、名人吓倒;(3)创新意识强,思维活跃,灵感丰富, 富有创造性;(4)在创造中以崭露头角,孕育着更大的创造性成年人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收获季节据丹尼斯研究100位寿命在70-79 岁和56位80-89岁的科学家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的情况看,对科学家而 言,创造力在中年期达到高峰上述情况说明,每一个人,无论幼年、青 年、成年和老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是具有创造潜能或者说具有创造能力 的需要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需要就会推动人类去创造,向口然索取人类 所需要的一切人的需要通过意识的反应,形成一种自觉,凝聚为目的要 求,制定出计划方案,然后驱使主体去进行创造性实践每个人都有各种 不同的需要,所以人人都会萌发创造的欲望和动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需耍满足了,新的 需要又会萌生出来所以,人类的创造性实践是永无止境的三•创造力的发展在于教育世界各国的教育研究者根据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时代需要,对于如何培 养创造性人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其中主要的成果有:威廉斯创 造与情致的教学模式、吉尔福特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帕尼斯创造性问题 解决的教学模式、泰勒发现多元才能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陈龙安“爱 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还有我国的温寒江的两种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模 式等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开展创造性教育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启示首先,要构建有利于创造性教育开展的学校环境这主要包括校长的 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的理念、环境布置、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创造性 教学的研究、班级民主和谐气氛的形成等仓||造性教育不仅耍教育学生创 造性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还应教育学生创造性 地生活、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创造性地对待和构建人际关系以及自身创新 人格、创新行为的培养筹其次,要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创造型的教师善于吸取最新教育科 学成果,并能积极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能够有独特见解,能够 发现并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口 由活泼这种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观、合理的知识结构、鲜明的个性特 征、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有了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才会有广 泛的创造性教育教学的实践第三,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学学习者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 动吸取人类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发展 创造性学习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学习者必须懂得学什么,为什 么学,何时学,何处学,怎样学等问题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应当学会创 设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寻找独特的方法,善于捕捉机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第四,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方面创造性教育也就是整合型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不仅耍建构科学 的知识结构、建科学的智力结构,而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培 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个性特点创造性教 育能够使学生人性的整体性得到完美地发展,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高程 度的发展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最高木质力量的体现,是创新机制的内核, 是创新实践的决定性因素创造者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创造出原创性 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创造者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使事物有中生新创 造者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新事物向着日益强大的方向发展创造 者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新生事物强中生美创造出来的新事物, 如果在强大的过程中,不断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个新事物就 会越来越完美,使全人类受益,使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例如,第四 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以微电子技术和数字化为特征的全自动化方式,深化到 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使生产经营方式向着数字化和信 息化方向深化和发展,使人们的生产更轻松,效率更高,使人们的生活更 加便切和舒服这就是强中生美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 创造性课堂教学的最根本的任务第五,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完美的发展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创造 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创造性人格的研究表明,创造性人才一般都有着鲜明 的个性,喜好独立性;良好而独特的个性是创造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 非智力因素科学实践证明,从来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具有鲜明独特个性 的人,也是人性得到完美发展的人创造性教育就是应当注重发现并努力 培养青年学生的鲜明独特的个性,自由地发展他们的个性,这是创造性教 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考文献:[1] 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32-233.[2] 人民大学•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88.[3] 章韶华•需要一创造一一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纲要[M]・北京: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92: 289.[4] 赵承福、陈泽河•创造教育研究新进展[M].济南:山东人氏出版社, 2002: 7-&[5] 燕良轼•创新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1.※基金项冃:湖南省酱学社会科学立项资助项冃(2010YBA147)的阶 段性成果。
李丽颖,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语言 学的研究秦忠翼,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 教学理论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