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充气胶囊上浮和偏移的技术措施.pdf
2页1、 充气胶囊在使用前应经过检查,不得漏气,安装时应有专人检查钢丝头,钢丝头应弯向内侧,胶囊涂刷隔离剂每次使用后,应妥善存放,防止污染、破损及老化2、 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时止,其充气压力应保持稳定3 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4、胶囊的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宜5、充气胶囊芯模在工厂制作时,应规定充气变形值,保证制作误差不大于设计规定的误差要求6 钢筋施工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加工钢筋,并按照各种型号钢筋进行编号,堆放整齐然后按照设计进行现场绑扎,钢筋绑扎、焊接、主筋间距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执行各种钢筋如有与预应力筋管道位置发生冲突,普通钢筋须适当移位,同时按设计图纸安装预埋钢筋等预埋件钢筋绑扎的顺序为:先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待气囊内模安装后,再绑扎气囊定位钢筋和顶板钢筋7 为保证在胶囊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漏气现象,在胶囊安装前对胶囊进行试充气试充气完毕后, 5min 内观察气压表情况,如无气压下降情况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如有气压下降情况,应及时拆除气囊外模,通过在内模外表面洒水等方法查找漏气点,利用速凝胶及时修补。
为保证安装顺利进行,在安装前应理顺胶囊外层与内层,将胶囊合理放置于梁端充气胶囊安装:胶囊于梁体外的移动可通过人工移动,也可通过龙门吊来吊移;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胶囊未安装充气阀门一端折叠后通过预先穿过梁体内部的钢丝绳与梁体另一端预先设置的卷扬机相连,利用卷扬机进行安装在安装时,设专人检查钢丝头,保证钢丝头应弯向内侧,安装过程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底板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流动充气胶囊的充气、固定:利用空压机对胶囊进行充气,充气同时设专人对气囊进行定位,避免因胶囊在牵引就位过程中发生扭曲,而造成充气完毕后胶囊形状不满足空心板内部结构尺寸的不良情况发生空心板梁在预制过程中,钢筋的下料宜比设计小 1-2cm,在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取小值,主要是为了便于立模, 减少因防止露筋而施加的垫块数量, 也是消除形位误差的办法之一再在竖直平面内,气囊的位置应较设计低 0.04d( cm) ,为其上浮预留,然后将胶囊固定,定位筋加密,在定位筋上绕气囊弧形上、左、右设置 3 个通长钢带,压住气囊上浮此时气囊竖向最高点至梁顶板顶面的距离应为: P=2+0.04d+S( cm) d— 胶囊直径梁板混凝土为 C50 钢筋混凝土, 水泥采用 42.5 冀东水泥, 细骨料采用中砂, 粗骨料为碎石,所有原材料必须经过工地试验室试验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以后方可用于梁板混凝土。
梁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搅拌机集中拌制在混凝土浇筑前须检查台座受力、 夹具、 预应力筋数量、 位置和张拉吨位是否符合要求空心板梁浇筑可分为两部分完成,在安装胶囊前浇筑底板,胶囊安装、充气、定位后浇筑腹板、顶板在浇筑侧板混凝土时应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30cm,以防止充气胶囊偏位混凝土振捣以插入振捣器振捣为主,振动棒端头不得接触胶囊芯模, 避免出现穿孔漏气现象 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覆盖,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接合浇筑到顶板后,及时整平、抹面收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气囊的使用情况,如有偏位现象,立即处理,处理完毕方准浇筑该段梁体混凝土混凝土的振捣要充分,避免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出现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试验室人员要做好混凝土试件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 待表面混凝土初凝后, 用钢丝刷拉毛, 然后用水冲洗使表面无浮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1 应将梁底板贴胶囊面浇筑为圆胶囊的圆弧曲面,先将梁底板浇筑为较设计梁底板厚大3-4cm 的平面, 再人工从中间下抹一个圆弧曲面至胶囊竖直面的最低设计标点, 这样既减少了混凝土侧压力的上浮分力,又保证了梁底板的厚度。
施工一般是按两端同时浇筑至中间的顺序进行的这样在跨中处,气囊上浮特别严重,可在跨中部位的圆弧曲面制做时人为地降低 1cm,这 1cm 的减薄将在气囊上浮过程中得到补偿2 在跨中 5m 左右的侧板同时对称浇筑时,应控制上料速度,应分 2-3 次上料、振捣以减少上浮力,不可一次上料至胶囊顶面,再插入振捣,这样上浮力将增大3 气囊的充气压力要得到严格控制, 压力过小混凝土侧压力将气囊压成椭圆时产生变形上浮压力过大,气囊易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