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x
49页2024-2025年度云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⑥>①>⑤>②C.③>④>⑥>①>②>⑤D.③>④>①>⑥>⑤>②【答案】 B2、关于化学史描述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B.拉瓦锡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C.汤姆生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测定出空气的成分D.意大利化学家凯库勒最早提出了分子概念【答案】 A3、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4、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答案】 D5、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 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水解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B.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的硫酸钠、硫酸铜溶液,都会因盐析产生沉淀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l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l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D.欲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答案】 C7、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8、下列不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的是( )A.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联系一预测策略C.知识结构化策略D.概念同化策略【答案】 D9、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答案】 A10、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11、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12、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 B13、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答案】 D14、小唐同学对所需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KMnO4和MnO2都是氧化物B.合金和合成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过滤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D.实验室收集氧气和氢气都可以使用排水法【答案】 D15、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16、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答案】 C17、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B.教师可以随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答案】 B18、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 A19、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21、下列对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重联系策略B.概念形成策略C.可视化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B22、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具有的特点( )。
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答案】 D23、某校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初三化学教研组的老师们编制了一套化学期末试题,对本学期的化学教学情况进行测定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B24、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B.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C.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D.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答案】 B25、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 A26、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2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28、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⑥⑦【答案】 B29、化学教材编写时,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在相关章节设立了讨论和调查研究等课题,设置了开展活动的课时,这体现了化学教材编写时( )A.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B.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合理组织和编排教材C.根据课程标准选取核心知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理念D.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中取材【答案】 D30、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 )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 A31、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32、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熔点比生铁的低B.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答案】 D33、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
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34、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35、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产物,K2SO4是还原产物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5C.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答案】 C3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性质的修订,突出了化学课程三方面的功能以下哪项不是课程性质反映的化学课程功能?( )A.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B.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C.化学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影响D.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答案】 D37、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