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pdf

44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6669362
  • 上传时间:2018-03-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8.63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The Briefing News of Research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主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主办 ? 浙籍语言学家方言研究的成就………………………………… 郑张尚芳(1) ? 首届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侯友兰(18) ? 方一新教授出席韩国中文学会年会………………………………………(37) ? 张涌泉教授受聘为《规范汉字表》 (送审稿)专家委员会委员 ………(38) ? 法国研究部副部长贝罗贝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6)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21-22 期) 2006 年 6 月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21-22 期) 2006 年 6 月 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目 录目 录 2006 年第 1-2 期(总第 21-22 期) 论文选刊 论文选刊 ? 浙籍语言学家方言研究的成就…………………………………………郑张尚芳(1) 会议动态 会议动态 ? 立足汉语,放眼世界 ——首届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侯友兰(18)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孙景涛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4) ? 西南大学中文系李海霞教授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4) ? 中国训诂学会会长李建国编审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5) ? 法国研究部副部长贝罗贝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6) ?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先生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6) ? 方一新教授出席韩国中文学会年会……………………………………………(37) ? 美国密歇根大学白一平教授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38) ? 张涌泉教授受聘为《规范汉字表》 (送审稿)专家委员会委员 ……………(38) 获奖信息 获奖信息 ? 第四届丁邦新语言学奖评选揭晓………………………………………………(40) 1 ???????? 浙籍語言學家方言研究的成就 浙籍語言學家方言研究的成就 鄭張尚芳∗ [提 要][提 要] 浙江方言豐富,方言研究很早,人才輩出,宋末即有戴侗《六書故》記錄溫州方言,全國方言分區第一人章炳麟、全國方言調查與科學分區領導者李榮先生,都是浙江人。

      從趙元任以來,我省有過四次方言調查,浙江語言學家研究方言的成績突出本文分全省、浙北吳語、浙南吳語、非吳語等四節敍述了我省方言研究成就,記述了清末至今的重點研究成果,而以建國後為重點 [關鍵詞][關鍵詞] 浙江 方言研究 吳語 非吳語 成就 引言 引言 浙江歷史上就是出語言人才的地方:宋末永嘉戴侗《六書故》首先改變歷來編字書依傍《說文》的傳統,提出採納金文代替篆字、取俗字連綿字作字頭等先進主張,∗ 鄭張尚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第1-2期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No.1-2 2006 总第 21-22 期 The Briefing News of Research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Vol.21-22 2 並第一個記錄了溫州方言及溫台處三州方言的差別;元代溫州盧以緯《助語辭》為我國研究語法虛字首倡;清末里安孫詒讓《契文舉例》第一個研究甲骨文,繼之而起的羅振玉、王國維、陳夢家、唐蘭以及後起之秀趙誠、裘錫圭等也都是浙江人,現代以來永嘉戴家祥為《金文大字典》主編,義烏陳望道《修辭學發凡》為修辭學奠基,胡以魯、金兆梓的語法研究,勞乃宣、錢玄同、陸志韋、張世祿的音韻研究、朱起鳳、沈兼士、陸宗達、蔣禮鴻的訓詁研究都很有影響, 《新華字典》編纂主持人長興曹先擢即曾承教于陸宗達先生。

      語音學宗師吳宗濟先生、音韻學大師周祖謨先生、漢藏比較先行者俞敏先生的祖籍也都在浙江 2004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國語言學會編的 《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 , 收列從清末至今(已故或健在) ,有成就有影響的知名語言學家 318 人(包括海外華人學者在內) ,其中收錄浙江籍語言學家 56 人健在的 24 位中就有 10 位是研究或研究過方言的,可見我們浙江豐富的方言環境對培育語言學者所具的巨大影響 浙江方言豐富,方言研究特早國內第一位為全國方言分區的就是國學大師杭縣章炳麟,他除寫《新方言》外,還在《檢論·方言》中提出首份方言分 9 種的分區方案至於後來科學的方言分區方案,則是由《方言》主編、 《中國語言地圖集》 、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主編李榮先生提出的,先生是我浙溫嶺人有名的北京大學方言三書《漢語方言概要》 《漢語方言字彙》 《漢語方言辭彙》的修訂主持人王福堂則是紹興人現在主持山西方言調查的是平陽溫端政,主持山東方言調查的是嵊州錢曾怡,分別主編了山西和山東的方言志叢書 下面敍述近百年來浙江語言學者在研究浙江方言方言的成績,所述以浙人為主,兼及在浙江工作或調查的外地以至外籍人士 一 全省方言的調查研究 一 全省方言的調查研究 真正的科學調查研究是從 1928 趙元任的《現代吳語的研究》開始的。

      此書既是現代漢語方言學的奠基之作,也是由它第一次闡明了吳語的性質此書所收 33 點(除各2006年第1-2期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No.1-2 20063 點音系外也列有 30 點的 75 詞及 22 點的 56 語助詞) ,其中 20-33 為浙江的嘉興、湖州雙林、杭州、紹興、諸暨王家井、嵊縣崇仁、嵊縣太平、余姚、寧波、黃岩、永嘉(指溫州城區,但發音人王先生實際生於東郊永強,所以陽入陽去不分,城裏至今仍分) 、衢縣、金華、永康,後 5 點是南吳語,雖跟北吳語差異較大,但科學的記音證明確是吳語而不是閩語,澄清了我國最早為方言分區的章太炎 1915 《檢論· 方言》 中所作 “浙江溫處台附屬于福建而從福寧”的誤斷——同為浙人的章氏竟因自己聽不懂南吳語,不但將溫處就連較近北吳語的台州話都劃歸閩語,這一說法竟為民初地理教科書普遍採用傳教士的《中國基督教事業統計 1901-1920》 “中國的語言和方言”節所附第一張方言分佈圖雖已正確地把皖南贛東北劃歸吳語,但浙南卻劃歸閩語,可能是也受章說的影響但章氏卻是把“衢州、金華、嚴州及江西之廣信饒州”附入徽州的,那又混雜了南吳語和徽語 建國以後方言研究受到國家的重視,普遍地走上正規的科學調查與科學研究的道路。

      1955 年後在高教部教育部和科學院語言所領導下全國進行方言普查,各省成立方言調查指導組與調查工作組,浙江省也先後組織三次方言調查第 1 次在 1957 年,是由教育部和語言所聯合在北京舉辦的“語音研究班”結業回省的同志們,培訓浙江師院的學生來進行的,調查了六十來點,材料質量不齊,未整理出來第 2 次是 1959 年,省教育廳和杭州大學中文系組織教師和十名高年級同學進行,調查並整理了五十點方言的音系,編成了《浙江方音集》油印二冊第 3 次是 1964-66 在語言所指導下,省教育廳組織傅國通、蔡勇飛,鮑士傑、方松熹、鄭張尚芳五人組成浙江省方言組(駐杭州大學) ,對省內七十二點(其中有南吳語 36 點,徽語 2 點,浙南閩語 1 點)的語音、辭彙、語法作了比較詳細的調查,並分別編寫初步的調查報告、同音字彙、連調規則表不幸因文革而擱置了,只試編油印了縣級的《嵊縣方言》 (傅國通) ,府級的《麗水方言》 (鄭張尚芳) 其他材料即因文革而未能整理出來,幸而負責組務的傅國通先生冒著巨大風險保存了全部材料,這樣才能在撥亂反正以後,由浙江語言學會出版傅國通等《浙江吳語分區》 (附方言分佈分區圖 4,特徵分佈圖 31。

      杭州大學學報增2006年第1-2期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No.1-2 2006 总第 21-22 期 The Briefing News of Research Center for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Vol.21-22 4 刊·語言學年刊第 3 期方言專刊) 、1992 傅國通等《浙江方言詞》 (浙江省語言學會印行) ,都是傅先生主編整理這批材料的成果(傅佐之參與了整理) 並且為 1988 國家繪製《中國語言地圖集》整個吳語分區,提供了基本材料(先由傅國通、蔡勇飛、鮑士傑、方松熹、傅佐之、鄭張尚芳合作《吳語的分區(稿) 》發於《方言》1986 年 1 期,後由鄭張尚芳編繪吳語圖及說明) 1973 浙江人民出版社《漢語常用字典》所附《浙江常用方言字》 ,1978 傅國通《浙江方言語法的一些特點》 (杭州大學學報 2 期) ,1986蔡勇飛《浙江方言辭彙內部差異例述》 ( 《杭州師院學報》2 期) ,也利用了這次調查的成果 傅國通、殷作炎《普通話導學》 (浙江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為浙江方言概說,5-8章比較了語音辭彙語法的方言差異,很能概括浙江方言的各方面特色。

      1992 錢乃榮《當代吳語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對趙元任 33 點吳語作了追蹤調查,除闡明 60 年來的變化外,音系、連讀調描寫更詳,二千多字音、近千條詞語和語法例句調查範圍也擴大了其中有浙江的 13 點的全面描寫1994 顏逸明《吳語概說》(華東師大出版社)12 個點音系中,南吳語 5 點中臨海、溫州、麗水、金華,及北吳語諸暨楓橋、嵊縣是浙江的,南吳語詞彙比較中有麗水地區七縣市 12 點的對照 關於方言分區 1984 遊汝傑、周振鶴立足於浙江,提出一種受關注的理論: 《方言地理和歷史行政的密切關係——以浙江方言為例》 ( 《復旦學報》2 期) 二 浙北吳語 二 浙北吳語 浙江北部吳語接近上海蘇南的吳語,但比起上海蘇南,受關注的程度就遠遠不及建國前主要是傳統方言研究,如陳訓正《甬諺名謂籀記》 ( 《文瀾學報》1935 年第 1 集、1936 年 2 卷 1 期) ,1936 樊恭《浙江象山方言考》 ( 《人文月刊》7 卷 2 期、3 期、4 期) 早在 1921 寒濤《寧波方音和國音比較的劄記》 ( 《中華教育界》11 卷 2 期) ,也是舊國音的比較 各地縣誌也記有方言,如《鄞縣通志》 、 《象山縣誌》方言記錄就很豐富精闢。

      波2006年第1-2期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 No.1-2 20065 多野太郎《中國方志所錄方言彙編》即收定海、象山、新昌縣誌,杭州府志 自清末起西洋傳教士曾在寧波、杭州、推行教會羅馬字,出版方言聖經(寧波有全譯,杭州僅單篇) 、讚美詩、課本等,有《寧波土話初學》 《杭州土話初學》課本China Review1984,12-1985,13 發表派克 The Ningbo dialect 寧波方言,1901 在上海印行 P.G.Von Mollendorf 的 The Ningbo sllyabary 寧波音節表,241 頁,它們對研究方言歷史面貌還很有參考價值 建國後方言研究方走上科學的道路1959 王福堂《紹興話記音》是第一篇科學地詳細記錄一個吳語方言聲韻調和連讀變調的專文 方言點的全面記錄有 1980 鮑士傑《杭州方言略說》 ( 《杭州師院學報》2 期) 1992桐廬縣誌編委會、北京師院合編(洪成玉主導) 《桐廬方言志》 (語文出版社) ,胡明揚《海鹽方言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大西博子《蕭山方言研究》 ( 《開篇》單刊 11號,好文出版) 2000 楊葳、楊乃浚《紹興方言》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2001 徐越《吳語嘉善方言研究》 (黃山書社) 方松熹先後編寫了《舟山方言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3) 、 《舟山方言》 (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 通俗性的有 1996 曉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