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构造重点.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2017977
  • 上传时间:2022-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8.5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绪论一、建筑构造设计内容 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 节点构造处理等二、建筑构造设计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三、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 材料,节点——技术手段 在建筑施工中依据四、研究方面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本组成部分(1) 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 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特点:坚固、稳定而可靠2)墙和柱① 墙体(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① 柱和粱:框架承重结构系统 墙:分隔空间的围护构件(框架承重的建筑)(3)楼地层 楼盖含:楼板、粱、设备管道、顶棚等 地坪层: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水平承重构件 作用:承重、分隔、支撑(4) 楼梯和电梯(5) 屋盖最上面围护和承重构件 屋盖含:防水层、屋面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 屋面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顶层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介面。

      作用:承重 围护(6) 门窗(7) 配件设施: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蓬第三节 建筑的类型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类:使用功能,修建数量,大小,层数,耐火等级,耐久等级一、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一) 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二)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园林建筑二、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一)大量性建筑: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二)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宏大的建筑三、按建筑的层数分类(一) 低层建筑:一般指1~3层的建筑二) 多层建筑:一般指高度在24m以下的3层以上的建筑在住宅建筑中,又将7一9层 界定为中高层住宅建筑三)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 筑均为高层建筑四、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一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耐久年限为50~100 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耐久年限为25一50 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四级建筑:耐久年限为1 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第四节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一、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一) 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建筑构造的影响包括自然界和人为的影 响因素,一般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外界作用力2.地理气候条件3.人为因素(二) 使用者的需求(三) 建筑技术条件(四) 建筑经济因素(五) 艺术因素二、 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一)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二) 有利于结构的安全(三) 适用建筑工业化需要(四) 必须满足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五) 符合现行现行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第五节 建筑模数协调一、 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二、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 1M=100mm三、 导出模数(1) 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基数为 3、6、12、15、30、60M 共 6 个尺寸分别为 300、 600、 1200、 1500、 3000、 6000mm(2) 分模数: 指整数除以基本模数的数值基数为1/10、1/5、1 /2M共3个尺寸为 10、 20、 50mm(三)标志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关系1、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 高等),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2、构造尺寸: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3、实际尺寸: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问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第 二 章 建筑结构概论 一、建筑结构的总概念:建筑用来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抵御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 筑的各种作用力,使建筑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即称为结构建筑结构的组成:1、水平构件 2、竖向构件 3、基础1、水平构件:用以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1)板:包括平板、曲面板、斜板。

      2)梁:包括直梁、曲梁、斜梁3)桁架、网架等2、 竖向构件(1)柱(2)墙体(3)框架3、 基础:用以将建筑物所承受的所有荷载传至地基上(三)建筑结构的类型1、 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划分(1)钢筋混凝土结构(2)砌体结构(3)钢结构(4)木结构(5)塑料结构(6)薄膜充气结构2、 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体结构型式划分(1) 墙体结构(2) 框架结构(3) 框架——剪力墙(抗震墙)(4) 筒体结构(5) 桁架结构(6) 拱型结构(7) 网架结构(8) 空间薄壁结构(包括薄壳、折板、幕式结构)(9) 钢索结构(悬索结构)(10) 薄膜结构3、 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体型划分:(1) 单层结构(多用于单层厂房、食堂、影剧院、仓库)(2) 多层结构(2 ——6层)(3) 高层结构(一般7层以上)(4) 大跨度结构(跨度在40——50m以上)第二节1、 墙承重结构系统所适应的建筑类型混合结构:以砌体墙作为竖向承重体系来支承由其他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钢筋混凝 土组合材料或木构件等)构成的屋盖系统或楼面及屋面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特点:材料来源丰富,施工方便,平面适应性强,立面较丰富 适用:低层多层民用建筑,住宅,旅馆,学校,幼托,办公,小型商业用房,工业厂房等2、 骨架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用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来取代一片墙 (梁、板、柱) 框架结构建筑的特点:由于墙体不用承重,故可以创造开敞的空间,且作为围护分隔的墙体 可以根据各个楼层的不同需要设置,无需上下对齐。

      3、 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由许多杆件按照受力的合理性规律的排列组合而成平板网架 网壳——整体化围合空间 空间整体性好 第 3章 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利用钢材良好的受拉性能,用高强钢丝做拉索,加上高强的边缘构件及下部的支承构件,使 得结构自重极大地减少,跨度增大,稳定性相对较差 适用于大跨度屋盖结构形式第三节 各种建筑结构材料的特点及应用情况1、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抗压、拉高 受拉混凝土——抗压高,抗拉低 受压1、 钢筋,混凝土结合原因:(1) 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其接触面能牢固地粘合在一起,互相间不致滑动,能整体工作(2) 两者温度线膨胀系数非常接近,温度变化时,不致各自伸缩不同,使其粘结破坏各自 分离(3) 钢筋埋入混凝土中,钢筋周围有混凝土保护,能防锈2、 钢筋混凝土优点: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可模性3、 钢筋混凝土缺点:自重大,费工,模板用料多,施工周期长,施工受气候限制,隔热, 隔音较差,加固或拆修较难2、 砌体结构:砂浆:强度低,灰缝不均 抗压低于块材 块材强度优点:抗压好、成本低、施工方便 耐久性,耐火性,保温,隔热均较好 缺点:、自重大、抗拉强度低、抗震差 一般用砖混:墙、基础用砌体制作,楼盖,屋盖用钢筋混凝土。

      3、 钢结构优点:强度高,自重小 塑性、韧性好材质均匀,质量稳定,各向同性弹性工作范围大,工作可靠性高 适于机械化加工,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现场工程量小,施工周期最短,干作业,改善施 工环境,有利于文明施工大大减少砂、石灰的用量,减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 环保产品3、钢结构缺点:耐火性差、易锈 适用:承受荷载大的结构、大跨度、高层建筑 轻型钢,可拆卸和搬迁第三章 地基与基础一、地基和基础的概念 地基:基础下面的土层,它承受着基础传来的全部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承受建筑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就可以 忽略不计.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土层为持力层 持力层以下的土层为下卧层. 地基承载力:地基能承受基础传递的荷载,并能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最大能力.(二) 对天然地基的要求(1) 具备足够的承载力(2) 有均匀压缩变形的能力(3) 具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4) 具有抵御地震、爆破等动力荷载的能力 人工地基:当土层的承载力较差或虽然土层较好,但上部荷载甚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 承载能力,可以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这种经人工处理的土层,称为人工地基。

      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压实法、换土法、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化学注浆法1、压实法(强夯法):用各种机械对土层进行夯打、碾压、振动来压实松散土的方法为压实 法换土法:当基础下土层比较软弱,或地基有部分较弱的土层,如淤泥、淤泥质土、填土等, 不能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可将较弱土层全部或部分挖去,换成其他较坚硬的材料, 这种方法叫换土法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用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形成的地基称复合地基 水泥搅拌法:利用水泥或石灰做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把地基土与 水泥(或其他固化剂)强行拌和固化,形成具有水稳定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形成柱体, 块体和墙体挤密法以震动或冲击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砂、石、石灰、灰土或其他材料,并加以捣 实,成为桩体化学注浆法:利用高压射流技术,喷射化学浆液,破坏地基土体,并强制土与化学液体混合, 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固体来处理软基的一种方法地基的地耐力地耐力R:是指单位面积的地基所允许承受的基础传下来的荷载的能力单位为:kN/m2 (kPa)或T/m2 (老的)地基的设计要求(1) 强度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地基必须能够承受作用在其上的全部荷载,即R三P。

      ⑵ 变形方面的要求:即应保证基础的沉降量在允许的沉降量的范围内即:沉降量v允许值(3) 稳定性的要求:即要求建筑物在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或建筑物建于斜坡上时,不会产生 倾斜现象由于地基隐蔽于地下,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补救,因此设计时,在保证经济合理 的前提下,必须满足地基在强度、变形、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否则,就会再出现意大利的比 萨斜塔、加拿大的特斯康斜谷仓这类建筑基础:指建筑物的地下那部分承重结构,即地面以下,地基以上的那部分建筑构造 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重要性:作用:承受上部建筑全部荷载并传给地基造价:总土建造价的 10%—40%工期: 1/3 以上,且不可控制因素多 要求: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选地基承载力高,反复论证,隐蔽工程严格质量控制 基础的构造及有关名词基底:是基础的最底面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室外地面到基底这之间的深度 冻结深度:是指在冬季冻结期内,土壤冻结层的厚度 冰冻线:是指冻结层的下边缘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的上表面所处的位置二.基础的类型(一)按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同分:浅基础(埋深v5m)深基础(埋深>5M)(二) 按基础所用材料的不同分: 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 (石灰 与粘土)、碎砖三合土基础(砂、石灰、碎砖)、钢筋混凝土基础。

      三) 按基础的构造形式不同可分: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筏式基础(板式基 础)、箱形基础、桩基础三.基础的埋置深度1、 建筑物上部荷载大小和性质2、 工程地质条件3、 地下水位 (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4、 冻结深度5、 相邻建筑的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