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梁宁建).docx
36页《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梁宁建版(1-5章)《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梁宁建版)一一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一、 心理过程1、 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过程2、 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3、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的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 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在一起的认识过程是基础,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作用于认识过程,将认识过程引向深入二、 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这两个方面1、 个性心理倾向性(1) 、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 选择。
2)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3) 、个性倾向性反映的是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当一个人的个性倾向 性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心理特点时,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2、 个性心理特征(1)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2)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人的个性的实质,个性结构及个性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中的一个重要 内容三、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辩证关系一方面,没有心理过程,人的个性无法形成,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 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因此,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研究心理 过程和个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 唯心主义的心理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观点:1、 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和 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其代表 人物有宋代的陆九渊,明代的王守仁,英国的大主教贝克莱。
2、 客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作万物的主宰者如 汉代董仲舒的"天",宋代朱熹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等二、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 、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2) 、欧洲德莫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人的感觉和思维是一种不断放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 "影像",透过感觉器官而投射到灵魂的结果3)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身心交感论"三、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1、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物质实体而存在,它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联系的2、 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与高级神经系 统的活动是大脑同一活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即从这一活动的生理方面看是神经系统的活动,从高级神经 活动所揭露的刺激信号意义来说是心理活动3、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一、 心理学的任务1、 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2、 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3、 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二、 心理学的分类(1) 、普通心理学(2) 、实验心理学(3) 、认知心理学(4) 、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5)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感知、学习和记 忆;(6) 、社会心理学(7) 、变态心理学(8) 、人格心理学(以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等个性心理为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 、教育心理学(2) 、管理心理学(3) 、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的内部因素和消费行为的外部因素)(4) 、工业心理学(5) 、心理咨询学(6) 、法律心理学(7) 、心理测量学(8) 、临床心理学三、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1、构造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第一个学派,冯特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意识经验 的分析,为此,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个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 感情是情绪的元素他首创内省法,即自我对其内在经验感受的观察和分析。
2、机能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杜威、安吉尔和卡尔都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机能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而不是强 调意识的结构3、 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 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S——R)的关系为研究的主要内 容4、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由德心理学家魏特墨首创代表人物是考夫卡,苛勒等人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说,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持的刺激——反应的观点,认为 个体的任何经验或行为的本身都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经验或活动都有它的整体形态5、 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欲望、生本能和死本能解释人的 行为的内在动力,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性征期等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历程,用本我, 自我,超我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二战后,心理学在发方向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征:(1) 、一是各心理学派的理论由对立趋向于协调互补;(2) 、二是放弃了追求普遍的大而全的理论,转向能解释某一方面心理现象的小型理论,并通过小型 理论逐渐扩大到统一的普遍理论。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二人在5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 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那些真正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级层面的问题特别是蕴藏在人性中的无限的 潜力,通过改善环境以利于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度7、 认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了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 学是指信息加式心理学,研究感官的信息接收,信息的贮存,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等过程它把人看成一个 信息加工系统或信息加工器,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普通心理学笔记》(华东师大版)——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概述—、感觉概念口口•内涵: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口□•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二、 感觉编码口•内涵:刺激包含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称为感觉编 码□•理论:神经特殊能量说(缪勒)□□观点: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 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一感 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评价:①承认感官的分化,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感受是正确的;②否定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否认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是错误的三、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口 •绝对感受性vs.绝对感觉阈限□□内涵: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 受性□ □两者关系:E = 1/R (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理解:绝对感觉阈限并非绝对不变;人的绝对感受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人与狗在气味感觉阈限的差异】□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口 口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差别感受性vs.差别阈限□□内涵: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 别感受性。
□ □两者关系:K=AI /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是一个常数 一韦伯定律口 口【理解: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韦伯定律适用 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口 口【世界冠军破记录,举重加一斤则不行口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对数定律:P=KlogI (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一费希纳口 口【理解: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只按算术级数上升口 口【失恋一次痛不欲生;失恋多次轻轻松松】□ □乘方定律:P=KIn (P是感觉量;I是刺激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一斯蒂文斯口口【理解:对能量分布较大的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n较低,感觉量随着刺激量的增长而缓慢上升; 而对能量分□□布较小的感觉通道(如温度觉、压觉),乘方函数的指数较高,因而物理量变化的效果更明 显口 口【光的强度加倍感觉变化不大,而温度增加一倍则感觉明显主要参考教材:彭聃龄新版《普通心理学》第二节:视觉一、 视觉刺激□ •可见光谱:400nm〜700nm的电磁波口 口【nm是nanometer的缩写,毫微米】口 •构成视觉的光□ □发光体发出的光(太阳、星星、蜡烛)□ 口物体反射出的光(房屋、书本)二、 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球之结构功能口 口眼球壁:角膜外界光线由此入眼,具有区光作用;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外层)。
网膜有感光细胞--锥 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具感光功能(内层)口口眼球:晶体、房水和玻璃体,皆为屈光介质口•眼球之结构图(点击可见)口•视觉的中枢机制□ □直接投射区: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 □视觉感受野:是网膜上的一定区域,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 胞的活动三、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 □明度与视亮度: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 验;视亮度是指从白色表面到黑色表面的感觉连续体,其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口 口【理解:明度由物体的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视亮度,物体表面的反射率高,显得白, 反射率低,显得黑乌鸦怎么看上去都是黑的□ □明度的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明度与波长口 口【人眼对不同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