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列文科专题复习.doc
11页高三数学(文科)第二轮复习专题之数列二、方法技巧1.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为同一常数2)通项公式法:①若 = +(n-1)d= +(n-k)d ,则为等差数列;②若 ,则为等比数列3)中项公式法:验证中项公式成立2. 在等差数列中,有关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大值.(2)当<0,d>0时,满足的项数m使得取最小值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三、注意事项1.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 或而得2.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而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3.注意与之间关系的转化如:= , =.一、选择题:1.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值是( A )A.15 B.30 C.31 D.642.等比数列中, ,则的前4项和为( B )A.81 B.120 C.168 D.192 3.已知数列,那么“对任意的,点都在直线上是“ 为等差数列”的 ( A ) A.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在等比数列中,,前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B )A. B. C. D.5.数列的前项和为( A )A. B. C. D. 7.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的前13项之和等于( B )A.13 B.26 C.52 D. 1569.将数列{}按“第n组有n个数”的规则分组如下:(1),(3,9),(27,81,243),…则第100组中的第一个数是( A )A.34950 B.35000 C.35010 D.35050 10.北京市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决定从2003年到2007年5年间更新市内现有全部出租车,若每年更新的车辆数比前一年递增10%,则2003年底更新车辆数约为现有总车辆数的(参考数据1.14=1.46 1.15=1.61) ( C ) A.10% B.16.4% C.16.8% D.20%11.已知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B=60°是A、B、C的大小成等差数列的( C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12.已知,则的值为 ( A ) A. B. C. D.二、填空题:13.在数列{an}中,若a1=1,an+1=2an+3 (n≥1),则该数列的通项an=____.14.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8,前项和,有人算得,后来发现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错误的是____.15.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成二个)经过h这种细菌由一个可繁殖成___512__个.16.已知整数对排列如下,则第60个整数对是_______(5,6)________.17.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是等和数列,且,公和为5,那么的值为__3_,且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计算公式为 18. 数列中, ,则 20 三.解答题:附:高考数学数列大题训练1.已知等比数列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 (Ⅰ)求; (Ⅱ)设,求数列2.已知数列满足递推式,其中 (Ⅰ)求;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求数列的前n项和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有,(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求数列的前项的和4.已知数列{}满足,且.(Ⅰ)求,;(Ⅱ)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Ⅲ)求数列{}的前项之和5.已知数列满足,.(1)求,,;(2)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并写出的一个通项6.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数列的通项;(Ⅱ)求数列的前项和7.. 求证:⑴数列{bn+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⑵;⑶.8.已知各项都不相等的等差数列的前六项和为60,且 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Tn.9.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且,其中. ①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 求数列的前项和.10.已知是数列{}的前n项和,并且=1,对任意正整数n,;设). (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II)设的前n项和,求高考数列大题参考答案1.解析: 设该等差数列为,则,,即:,, , ,的前项和当时,, (8分)当时,,2.解:(1)由知解得:同理得 (2)由知构成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为所求通项公式 (3)3.解:由,,又,,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 (2)(1)—(2)得即: ,4.解:(Ⅰ),. (Ⅱ),∴, 即.∴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Ⅲ)由(Ⅱ)得∴. . ∴ .5.解: (1)(2)证明:由题设可知 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故 6.解:(Ⅰ),, 又,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当时,,(Ⅱ),当时,;当时,,…………①,………………………②得: 又也满足上式,7.解: ⑴ 数列{bn+2}是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⑵由⑴知 ……上列(n-1)式子累加:⑶.8.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解得 . (2)由 9.解:① 又也满足上式, ()数列是公比为2,首项为的等比数列(2)由①, 于是 10.解析:(I) 两式相减: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 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