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重做一次研究生.doc
9页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汎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个题目,対大家多少都有实际的帮助如果下次我必须再 登台演讲,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可以再发挥一两次我是台大历史研究所毕业的,所以我的硕 士是在台大历史研究所,我的醇士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硕士、 有博士,凶此我以这两个阶段为主,把我的经验呈现给各位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位有成就的学者,我也必须跟各位坦白,我为了耍来做这场演讲,在 所里碰到刚从美国读完博士回来的同事,因为他们刚离开博士牛的阶段,比鮫有一些口己较 独特的想法,我就问他:「如果你讲这个问题,准备耍贡献什么?」结合了他们的意见,共 同酝酿了今天的演讲内容,因此这里面不全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虽然我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 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研究生,因为我也总还有其它方面仍是懵懵懂懂 我的硕士论文是二I•年前时报出版公司岀版的,我的廨士论文是英国剑桥人学出版的你说 有特别好吗?我不敢乱说我今天只是综合一些经验,捉供大家参考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首先跟人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人学生的区别人学生基木上是來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 然而不管是对丁•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耍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 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 丁文的人,上而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凶此 授予你这个学位』在中国原木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 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
这 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木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川心、很深刻的思考, 大学生和研究牛是不同的一) 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 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 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C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 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作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 课程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上或博上的阶段,所有的精力、所有 修课以及读的ID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H标大学牛时代 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牛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1=1的,就 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吋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 习二) 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來的成败我也在台大和淸华教 了十儿年的课,我常常跟学生讲,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成败的关键,而你自己本 身必须是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因为你不再像人学时代一样泛滥无所归。
所以这 段时间内,必须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來探究这些知识,产生有机的循环 由于你是自发性的对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你的态度和人学部的学生是截然不同 的,你慢慢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并学会悠游在这学术的领域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先生,得了诺贝尔奖他曾经在中研院的周 报写过儿篇文章,在他的言论集里而,或许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复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 为读了一个叫做马亨教授的教科书而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念书,去了以后才发现,这个老师只 给他一张支票,跟他说你要花钱你尽量用,但是从来不教他任何东西可是隔壁那个教授,老师教很多,而且每天学牛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他有一次就跟那个老师 抱怨:「那你为什么不教我点东西呢?」那个老师就说:「如果我知道结果,那我耍你来这边 念书做什么?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要我们共同探索一个问题、一个未知的领域」他说 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用处,但是他自己从这个什么都不教他,永远碰到他只问他「有没有什 么新发现」的老师身上,得到很人的成长所以这两方面都各自蕴含深层的道理,没有所谓 的好坏,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两个方式结合起来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就是强调在 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self-help J,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self-help J,而不能再 像人学时代般,都是纯粹用听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要带着 —•颗热忱的心來探索这个领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 ,不只是学习而已,而是学习如 何学习,不再是要去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学习拿起那一根针,学会绣出一件漂亮的 衣服,慢慢学习把目标放在一个标准上,而这一个标准就是你将来要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 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人学去读书,你会觉得我这一篇论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问题的人 相比较我想即使在台湾也应该要有这样的心情,你的标准不能单单只是放在旁边儿个人而 已,而应该是要放在领域的普遍人里血你这篇文章要有新的东西,才算达到的标准,也才 符合到我们刚刚讲到那张拉丁文的博士证书上面所讲的,有所贡献与创新二、-•个老师怎么训练研究生第二个,身为老师你要怎么训练研究生我认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训练,哪怕是自然 科学的训练,到研究生阶段应该更像师徒制,所以來自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学间密切的互 动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学部坐在那边单纯听课,听完就走人是不一样的,相较之下你 的生活应该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识与解答相结合,并且你往后的生活应该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探 索有相关一)善用•老师的伙伴关系,不断Research我常说英文research这个字非常有意义,search是寻找,而research是再寻找,所以 每个人都要research ,不断的一遍一遍再寻找,并进而使你的生活和学习成为一体。
中国 近代兵学人师蒋白里在他的兵学书中曾说:「生活条件要跟战斗条件一致,近代欧洲凡生活 与战斗条件一致者强,凡生活与战斗条件不一致者弱」我就是藉由 这个来说明研究牛的牛活,你的牛活条件与你的战斗条件耍一致,你的牛活是跟着老师与同 学共同成长的,当中你所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给你无限的启发冋想当时我木美国念书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 忙解答你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徳文、希腊文……等所以能帮助解决问 题的不单只是你的老师,还包括所有同学以及学习团体你的学习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当 我看到有学牛呈现被动或是懈怠的时候,我就会用毛泽东的「革命不是 请客吃饭!」來跟他讲:「作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二)藉由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进入研究领域怎样进入一个领域最好,我个人觉得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让他不停的念书、不停的 报告,这是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授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后不知不觉学牛就会知道这个 领域有些什么,我们在不停念书的时候常常对能会沉溺在细节里不能口拔,进而失去全景, 导致见树不见林,或是被那儿句英文困住,而忘记全局在讲什么藉由学生的报告,老师可 以讲述或是理淸其中的精华内容,经山老师几句提点,就会慢慢打通任督二脉,逐渐发展一 种自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知道碰到问题可以看哪些东西。
就像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 修过一些我完全没有背景知识的国家的历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念书、不停的逼着自己收,而 老师也只是不停的开书目,运用这样的方式慢慢训练,有一天我不再研究它时,我发现自C 仍然有自我生产及蓄发的能力,因为我知道这个学问大概是什么样的轮廓,碰到问题也有能 力可以去查询相关的资料所以努力让自 己的学习产生自发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三)循序渐进地练习论文写作 到了硕士或博士最巫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学位论文,而不管是硕士或博士论文,其规模 都远比你从小学以来所受的教冇、所要写的东西都还要长得多,虽然我不知道教冇方而的论 文情况是如何,但是史学的论文都要写二、三十万字,不然就是十儿二十万字写这么大的 一个篇幅,如何才能有条不紊、条理淸楚,并把整休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首先,必须要从 一千字、五千字、一万字循序渐进的训练,先从少的慢慢写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时间内 训练到对以从一力字写到十力字这么大规模的论文谁都写得出来,问题是写得好不好,因 为这么大规模的写作,有这么许多的脚注,还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论述一体成型,而不是散 落一地的铜钱;是一间大礼堂,而不是一间小小分割的阁楼为了完成一个人的、完整的、 有机的架构模型,必须要从小规模的篇幅慢慢练习,这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因为受计算机的影响,我发现很多学生写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写论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 文笔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导原则,经过慢慢练习会使你的 文笔跟思考产生一致的连贯性我常跟学生讲不必写的花俏,不必展现你散文的才能,因为 这是学术论文,所以关键在于耍写得非常清楚,如杲有好的文笔当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 求的,文彩像个人的牛命一样,英文叫style , style本身就像个人一样带有一点点天牛 因此最亜要的还是把内容陈述淸楚,从一万字到最后十万字的东西,都要架构井然、论述淸 楚、文笔清晰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位欧洲史、英国史的人师LawrenceStone ,他目前己经过II上了,曾经有一本卩访问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学家,我记得他在访问中 说了一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话,他说他英文文笔相当好,所以他一辈子没有被退过稿因此 文笔清楚或是文笔好,对于将来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冇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非常重要,有 好的表达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川,但是这甲.不是讲究漂亮的style ,而是论述清楚三、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一)尝试接受挑战,勇于克服研究生如何训练自己?就是每天、每周或每个月给自己一个挑战,要每隔一段吋间 就给自己一个挑战,挑战一个你做不到的东西,你不一定要求白己每次都能顺利克服那 个挑战,但是要努力去尝试。
我在我求学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聪明但却一无所成的人, 因为他们很容易困在口己的障碍里血,举例来说,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一个很聪明的 人,他就是没办法克服他给口己的挑战,他就总是东看西看,虽然我也有这个毛病,nJ 是我会定期给我自己一个挑战,例如:我会告诉自己,在某一个期限内,无论如何一定 要把这三行字改掉,或是这个礼拜一定要把这篇草稿写完,虽然我仍然常常写不完,但 是有这个挑战跟没这个挑战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挑战三次总会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够 T,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己,如果觉得每一个礼拜的挑战,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时间延 长为一个月的挑战,去挑战原來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过也要切记,硕士生是 刚开始进入这一个领域的新手,如果一开始问题太小,或是问题大到不能控制,都会造 成以后研究的困难二)论文的写作是个训练过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各位要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硕士跟博士是一个训练的过程,硕士跟 博士不是写经典Z作的过程」我看过很多人,包括我的亲戚朋友们,他Z所以没有办 法好好地完成硕士论文,或是博士论文,就是因为他把它当成在写经典Z作的过程,虽 然事实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硕士论文或博士论文,凶为之后的吋间很难再有 三年或六年的时间,沉浸在一个主题里反复的耕耘,当你做教授的时候,像我今天被行 政缠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时间好好探究一个问题,尤其做教授还要指导学生、上课,因 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牛最集中又精华的时间,当然就是他写博士、或是硕士论文的 时候,而那一•本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一定要刻意强求,要有这是一个训练过程的信念,应该清楚知道从哪里开始,也 要知道从哪里放手,不要无限的追下去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只是要调 報自C的心态,把论文的完成当成一个目标,不要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