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成语 词语.doc
5页不可不知: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 25 个成语1不可不知: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 25 个成语1.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 误例】近段时间, “超级女生”在全国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那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真可以用间不容发来形容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误例】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3.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4.不足为训 足:值得训:准则,典范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误例】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误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 9.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误例】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12.明日黄花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误例】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误例】家用电器的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4.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不能误用作褒义词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15.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误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16.别无长物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比喻办法多,门路广不能理不可不知: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 25 个成语2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
【误例】他自小没见过世面,好不容易进了城,只见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18.细大不捐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误例】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时,你却细大不捐,这样做,你不感到羞愧么?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20.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误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1.豆蔻年华 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误例】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22.罪不容诛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误例】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23.大快人心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
误例】最近,老王的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儿子考上了大学,下岗的妻子也找到了工作老王乐得合不拢嘴:这真是大快人心啊!24.休戚相关 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误例】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误例】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高考易混词语熟语一百例高考易混词语熟语一百例 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 , “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 [ 辨辨析析 ] ] 相同点:两个词读音相同,都读 zu ò k è ;词性相同,都是动词;结构相同,都 是动宾式:“做客”的“做”和“作客”的“作”这两个字都可理解为 “当”、“充当” 、“为”、“作为”。
不同点: 1. 从目的来看, “作客”通常是因为求学、谋生、创业等原因而寄居 在他乡,现实功利性比较强: “做客”则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或主动探访别人,目的 是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等 2. 从时间来看, “作客”时间长,“做客”时间短 3. 从处所来看, “作客”之处一般是地方、区域, “做客”之处一般是单位、家 庭 4. 从参照对象来看, “作客”者是相对于当地人而言, “做客”者是相对于主人 而言 不可不知: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 25 个成语3综上所述,“作客”与“做客”二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人们混用二 词,可能是因为 “作”和“做”两个字的常用义相同只要掌握了这两个词在表意和用 法上的区别,要用准它们也并不是很难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 “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 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 ;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26.泄漏“泄露:“泄漏”指专指液体、气体慢慢流出而“泄露”指不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27.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而“竖立”指物体垂直而立28.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误用来形容其它美好事物29.炙手可热:只能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3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常被人误用来“首要” “首先”和“理所当然”之意31.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绵薄之力”才是谦词32.蓬荜生辉:敬辞表示别人使自己生辉。
33.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34.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误用于表毫不犹豫地做与正义无关的事35.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多用于否定形式36.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37.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38.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39.鬼斧神工:可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认为只可形容自然景物不可不知: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 25 个成语44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4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42.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43.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44.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于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4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常与“休戚相关”混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47.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48.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49.不以为然:不赞同而“不以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50.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51.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52.不刊之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53.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