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军排座次之西北野战军(精编版).docx
14页名军排座次之西北野战军名军排座次之西北野战军一: 1 纵( 1 军)1 纵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第 1 集团军,今天的对台一线部队在解放战争时的表现究竟如何呢?老实说,在西北野战军这个战斗力相对最薄弱的系列里, 1 纵的表现可以说是还不错,尤其主力 358 旅,为西野三大主力旅之一,其中的硬骨头 6 连更是大家所熟悉的这支部队从历史看,前身为红 2 军团,拥有两个红军团,这在全军的师中还不多见的,而且这两个团基本一直很完整,不象其他 13个老团(指刚改编为八路军的 15 个团)都是散的很,这与晋绥根据地一直很小发展扩军有限有关,倒是因祸得福啊从战绩看, 358 旅一直是西野头号主力旅,我觉得 358 旅单论战斗力未必强于新 4 旅,但是表现却是西野最好的一个旅从青化砭到瓦子街, 358 旅都是头功,而且西野的诉苦也是其 714 团发明的, 这件事给彭总的印象之深害的两个红军团都争了半天也没当上天下第一团(当年老彭是有点独出心裁, 呵呵)因为这些, 49 年 1 纵稳居西野第一,天下第一军的位置哪个纵队也抢不走排在第一 (虽然番号也是第一) 1 军在西野排第一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建国后 1 军和 3 军合编为重装军,入朝作战,表现倒一般。
后来驻防河南开封达 17 年,本是武汉军区最弱的一个军 (不算 17 军),同军区的 15 军, 43 军和 54 军哪个战功都比 1军强,弄不好 85 年 1 军就要喀嚓(不好说,但 1 师肯定能保留),可谁知道 75 年 20 军看在同为一纵兄弟的份上够义气帮了 1 军一把在浙江 20 军闹的民怨沸腾,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老邓出了个高招,来个两军换防,这可救了一个 1纵又害了一个 1 纵75 年换防浙江后真是江南山清水秀不一样,把 1 军滋养的很滋润,整天看美女想必很养眼,所以训练成绩也好,到 85 年一跃成为南京军区头号主力,活活把中野常胜军 12 军气的跳海(所以 12 军现在还年年搞海训呢, 其实是跳出瘾了,倒是吓的鬼子九州很紧张) 再加上又是 24 个集团军中唯一西野的独苗, 又捞了个甲种军的好处 同时两山轮战期间 1 军又表现良好, 1 团的“硬6 连”又成了两受军委表彰的连,于是越活越好98 年抗洪回来就换装机械化, 1 师成为全军第一个两栖机械化师(我掐指一算,驻扎海边和附近的陆军师旅共 21 个, 1 师弄了个第一) ,俨然对台第一梯队, 老实说, 1 军应该感谢老李和小陈的,不是这两个宝贝整天大放阕词,满嘴喷粪,1 军还不会这么舒服,我相信 1 军将士一定会以“活捉”的方式来感谢这二位的大力帮助的。
从人事上看,现在军方 1 军系统不少,如傅全友,陈炳德等,在军方势力强大 1 军 85年增编了原 60 军的 181 师(大名鼎鼎的皮旅) ,变成 6 师 1旅的巨无霸,但是 98 年裁军不仅 181 师变成了武警,连 2师也没保住,也成了武警,而且 3 师也缩编为 3 旅据说原来要搞 3 师的, 但因为老师长的面子就变成朝中无人的 2 师了关于 1 军的训练,据说是“管理垮垮的,训练嗷嗷的”,这样就足够台军喝一壶的了 现在的裁军没听说 1 军有什么动静, 应该是没什么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军各师中驻扎位置最好的我认为就是 1 师了(我要参军一定去 1 师,爽啊,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嘿嘿) ,不愧为“第一师”,就是好,估计 1师的那些兵们整天鼻血是流不住的,让全军其他师旅尤其是61 师, 52 旅, 67 旅这些部队的兵直嫉妒没办法关于 1 军的训练,据说是“管理垮垮的,训练嗷嗷的”,这样就足够台军喝一壶的了 现在的裁军没听说 1 军有什么动静, 应该是没什么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军各师中驻扎位置最好的我认为就是 1 师了(我要参军一定去 1 师,爽啊,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嘿嘿) ,不愧为“第一师”,就是好,估计 1师的那些兵们整天鼻血是流不住的,让全军其他师旅尤其是61 师, 52 旅, 67 旅这些部队的兵直嫉妒没办法。
从部队历史和编成看,新编第 4 旅是陕甘宁边区鬼子投降后最早存在的旅,不象其他部队都基本是抗战胜利后后调的, 新 4 旅一直是御林军,扮演着今天 38 军的角色,换垃圾部队来老毛晚上能睡的着吗?新 4 旅为原来的陈庚 386 旅的两个主力团组成 主力 771 团为原来的 386 旅主力团, 是八路12 个红军团之一,战斗力极强,一对一军早期的整建制的绝对强于 120 师的几个团另一个 16 团虽然为抗战后组建的团队,却依然是 386 旅的主力团,战斗力和名气都不次于老资格的红军团 771 和 772 团,这两个团据说都是抗战时期 老彭从陈庚那里硬要去的, 搞得 386 旅上上下下恨死他了 (抗战初期的三个主力团只剩下一个 772 团还撑起了王牌 13 军的架子)可见整个新 4 旅的战斗力之强堪称西野之冠回复 2006-12-01 22:13 本老夫子教导旅是原来教导一、 二旅的合编,是黄永胜的心头肉,挺进东北人去了,老部队却被留下了教导旅至少有两个红军团,还有很多红军连,而且据说红 5 军团的唯一余脉就在教导旅这个部队屡立战功, 参加了西野几乎全部战斗,只有屯子集一次麦城,还是野司的失误造成的。
别的不说,光首战金朋湾以伤亡 600 多歼灭5000 多敌人就值得称赞,难怪在撤出延安前,老毛专门接见这个部队(其他几个旅怎么没这个荣耀?) 所以老彭对这个部队感情很深西府战役教导旅被围时老彭亲自指挥突 围,当身边参谋劝他先撤退时他说:教导旅是个老部队,有 许多红军连,战斗力强,是个好部队,他怎么忍心丢下他们 先撤呢?我觉得老彭这个人对部队一向很客观,打的好的部队他绝对喜欢(后来 38 军是典型, 4 军被他骂过后在后来表现出色,他也评价的很高) ,相信教导旅值得他这么牵肠挂肚,战斗6 纵,是王牌的集力强绝对是主要原因两个旅综合成一个合啊,从金盆湾教导旅打出 1 : 9 的伤亡比例开始,一直到西府,哪仗少了教导旅或者新 4 旅的影子我们把 6 纵和另一支老资格红军部队王震的 2 纵做个比较就可以看出 6 纵的战斗力了先是出三边打合水, 2 纵人丢大了,可 6 纵打援这两旅却击退了马家援军还占领了环县,形成鲜明对比打沙家店, 6纵不仅穿插成功,还主动出击,全歼 123 旅反观 2 纵,在合水,榆林都够丢人的,在瓦子街又行动迟缓,要不是 358旅主动占领本该 2 纵守卫的阵地, 29 军就飞了。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个在西府堵住了本该 4 纵把守的口子其两个主力旅(独 6 旅不算), 359 旅是有名的不会打仗,无论西北的还是东北的,这不是我臆造的,对军史熟悉的朋友都知道而独立 4 旅,我也只发现其单独攻下永丰值得一写,怎么也不能和 6 纵的两个旅比的所以这两个旅在老彭心中是绝对主力到了改编为 6 军,又是公认的一野主力军 正是 6 纵的出色表现, 在 49 年 5 月,西野当时的 5 个军,仅仅都是摆出一种吓唬人的姿势,哪个也没有大的战斗任务的可老彭惟独指定 6 军进西安,可见这是对 6 军两年来出色表现的最高奖赏(类似于北平检阅的41 军),连 1 军都没捞到这个好处在兰州战役时老彭一共6 军 17 师 50 团就是一个点了几个团做主攻团,兰州战役一共 6 个军参战,5 个负责南面山上的主攻(3 军负责黄河铁桥) ,我原来以为南山那几个阵地什么狗娃山, 沈家岭等地位是平等的,最近才在资料上发现原来只有磨盘岭是主阵地, 其他都是辅助阵地, 因此磨盘岭被称谓“兰州之钥”,砸开这个的任务又是 6 军的,怎么不给其他部队?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我想将 6 纵排第二是比较公正的建国后 6 军番号撤消,军部改编为西北军区空军,我有长辈是兰空的,算起来应该是和 6 军有缘了。
其第 16 师(教导旅)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5 师 ,第 17 师 (新 4 旅)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6 师 , 第 18 师改编为公安军第4 师 但是 17 师的 49 团( 771 团)一个营和 50 团( 16团)两个营组成了今天的新疆军区第 4 师的 12 团所以 6 军虽然不在了, 精华却还在今天解放军的序列里, 让人欣慰! 不过可惜的是去年原来在新疆军区装备最好的 4 师居然不是最新换装机械化的师,可能因为离边境不是最近的缘故吧,今天 6 军的这个后裔面对的是阿三那个活太监的野心,相信军委应该会重视吧!三: 4 纵( 4 军)4 纵在西野一样以军史长久和善打硬仗著称从军史来说,红军连最多的就是警 3 旅 7 团了(就是今天的 11 师 32 团), 9 个步兵连 8 个红军连,数量居全军之冠,就是资格最老的叶挺独立团在这方面也只有佩服的份11 师(老 30 、31 和 32 团)三个团全部而且建国初期的新98 年后的 36 师可以媲美 从是红军团, 这个在全军也只有战功说, 4 纵一样战功显赫,我记得 4 纵唯一的失误就是在西府战役中掩护侧翼时早早撤退导致教导旅和野司差点被马家军包了饺子,结果导致王世泰差点被老彭骂死。
不管怎么说,这只能算是失误,而不是失利在后来的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 4 纵可是将功补过了扶眉简直就是 4 军一个军就打的胡宗南没脾气而兰州战役,为了打下沈家岭, 4 纵头号主力团 31 团大半伤亡, 连年轻的团长王学礼都牺牲在阵地上,全团 1000 多人到王团长牺牲时也就剩一百来人了,可马家军就是反攻不动一个团打成这样也可以与武装党卫队帝国师的领袖团 ( 2000 多人剩 35 人,苏军就是没办法)媲美了吧壮哉,光荣的 4 纵!回复2006-12-02 18:32 本老夫子我想除了辉煌历史之外, 赫赫战功也是 11 师仍能保留到今天的原因之一吧? 4 纵排第三,当之无愧! 52 年, 4 军番号撤消, 10 师 30 团和 11 师合编为新 11 师,原 33 团打散编入 31 和 32 团,使 11 师下属达3 个红军团, 而 11 师本身也是个红军师, 这些为当时全军唯一 69 年重排番号不知道军委怎么想的,直接把 30 团改叫33 团不就省事了, 可军委偏偏命令三个团番号全变, 原 30 ,31 和 32 团分别改称 31 , 32 和 33 团,麻烦不麻烦啊!今天的 11 师在新疆军区资历最老,这个师又驻扎首府乌鲁木齐(这个就不保密了,相信新疆朋友都知道的),本来应该是新疆军区的第一师的,可据说现在 11 师各方面根本不怎么样,远不如同军区的 4 师和 6 师,所以 98 年喀嚓了一个红军团 33 团(丢人啊, 保持了 40 多年一师三红军团的地位没了, 最搞笑的是同年也是因为裁军, 36 师变成了一师三个红军团,两个部队还正好一东一西都在陇海兰新线上,不知道 11 师心里怎么想, 好在 11 师至今还是红军师, 这在经过 03 年裁军后的我军更是凤毛棱角, 有的红军师就不在了, 如 139 师),可能军委借裁军之机也警告一下 11 师振作起来不要忘记老传统吧。
四:3 纵( 3 军)3 纵在西野打仗不少, 可我翻遍西野战史, 最有名的还是兰州战役 7 师夺取黄河铁桥(尽管如此,敌人也还是跑了不少,包括小马) 3 纵和前几个纵队相比,闪光点有两个, 一是出了个大将司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