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诸葛亮借智慧3——用人的门道》.doc
5页向诸葛亮借智慧 3——用人的门道画外音:(有才的人总有点怪脾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现代社会中,除非是老板非用你 不可,否则谁会忍受有这么一个下属呢但是,你一味地恃才傲物,找工作就会有问题,那么这种人该如何求职 对于老板来说,有什么办法用好这种人呢,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就很漂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诸葛亮有什 么高明的智慧呢,在这个问题上,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公元 210 年的春天,这一年是东汉建安 15 年,话说在荆州制下,耒阳县的县衙里边,三将军张飞张翼德,他 正在大发雷霆大家知道张飞那是纯爷们啊,火暴脾气就在张飞对面站着这么一个人只见此人衣衫不整,帽 子戴的也不正,要带也没系上浓眉毛、小眼睛,还有点翻鼻孔,满脸的酒气 他往那儿一站,左摇右晃,虽然张飞气的不得了,但他一点都不害怕,似笑非笑地瞅着张飞,把张飞气得满 脸通红,说不出话来,这人就是庞统——庞士元 张飞为什么对庞统生这么大的气呢?庞统这个时候的职务是耒阳县令,公元 208 年刘备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以 后,他的势力就向南发展,发展到了长沙、贵阳、菱零三郡,那耒阳属于菱零郡,所以后来耒阳县就成了刘备的 属地 这个时候张飞的身份是巡察使,是上级总部机关的领导,到基层考察干部工作,看看你们干的怎么样。
按理 说上级考察团来考察你的工作,那该怎么做呀!那基本动作,远接近迎,搞一个欢迎仪式,跟上级领导搞一个严 谨细致的汇报,讲讲我们工作的开展情况,但是这些基本动作,庞统一个都没有 他居然吃酒带醉,藐视张飞,还藐视检查团,这还了得了,你说张飞能不生气吗?但是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 了,这庞统为什么如此的傲慢?那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庞统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庞统来投 刘备,他本来以为自己能像诸葛亮那样,所谓如鱼得水,大展宏图啊,但是刘备就看不上庞统,尤其看不上他那 长相 所以就给了一个百里小县,耒阳县,庞统觉得我见曹操他都得对我恭敬有佳,就是因为他是奸雄,我不爱答 理他现在我主动来找你刘备,素以爱才闻名,礼贤下士的刘备你居然就给我这么一个待遇把我冷落到这,他 当然心里不开心了,所以庞统他就要怠慢检查组,怠慢张飞了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以刘备的眼光和心胸,为什么怠慢庞统呢?那是因为刘备看庞统特别不顺眼庞 统这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他有一个讨人厌烦的长相;更要命的是,不光有一个讨人厌的长相,他还有一个讨人 厌烦的臭脾气 通常我们说性命:性格性命:性格+命运,性格就是命运命运,性格就是命运。
一个人遇到什么事,很大原因上取决于他的性格庞统的性格, 傲慢无理,趾高气扬,什么难听说什么,而且这个人很狂妄 三国里面优秀的知识分子,这些高人、能人都在找工作,同时见过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个懂事长,三个 CEO 的人才,恐怕只有庞统一个人,他是三个人都见过那我们知道这三个人,脾气不一样,性格不一样,经历 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但是这哥仨有一点都一样,就是都看不上庞统,庞统真是人见人恨 为什么都看不上庞统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庞统长的太有创意,长什么样呢?在三国制庞统传里边记载,说 庞统长的黑面、短髯、浓眉、掀鼻用现代话说就是黑脸、长满了短胡子、浓眉毛、翻鼻孔,用现代的话讲:人用现代的话讲:人 海中看了你一眼,从此就忘不了你这张脸海中看了你一眼,从此就忘不了你这张脸庞统这个人相貌不占便宜,比较丑陋不光相貌丑陋,庞统这个人性 格的问题更大,他既没有技巧,也没有一个和善的性格,你看前面讲的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见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 的面试策略是高调出场,低调见面的面试策略是高调出场,低调见面 但是庞统这个人就反其道而行之,叫做低调见面,高调出场但是庞统这个人就反其道而行之,叫做低调见面,高调出场。
没见面之前托人找关系,死契白烈就要跟人见 面,等这一见面完全变了形象,撇着嘴一副很牛气的样子,什么话难听他说什么 所以庞统他这个人就属于有才能,但不招人喜欢,初次见面的时候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现代社会也是这样, 我们生活节奏特别快,人和人见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你跟一个人见面,头三分钟你对他的第一印象,能决定你 们关系的未来三分钟的印象好,以后三年都好三分钟印象坏,那以后这三年都坏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你 就得真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你不能一上来就耍你的臭脾气咱长得不好看不是咱自己的问题,但你长得不好 看,整天一出来还招认烦,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刘备就是因为庞统没有形象,没有好脾气,又没有好的沟通,再加上工作干得也这么差,所以刘备决定给庞 统贬职 画外音(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选人不能光看顺眼不顺眼,如果说按照顺眼不顺眼这个套路去选人,事业恐怕 就要出现危机,生活中像庞统这种人才,可不是少数,而一般有才的人,都有点脾气,那么对于这种特殊的人才, 到底该怎么管呢?) 诸葛亮给我们提供了几个非常有效的策略第一个策略叫放水养鱼第一个策略叫放水养鱼 三国制和资治通鉴上都记载了,说刘备以庞统在县不治为由,把庞统给免职了。
消息传出来以后呢,江东的 鲁肃就给刘备写了封信,鲁肃是个极有眼光的人,他给刘备写过举荐信说:“庞士元非百里之才,处别驾,治中之职,他能给你发挥大的作用,始当展其骥足耳, ”你不要让他去搞一个小县的工作从这里边就可以看出,鲁肃 是很认可庞统的,那你说有了专家认可,庞统向没向刘备展示这认可呢?庞统没有,那庞统去找刘备的时候,其 实也拿着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但庞统的原则就是,我也不谦虚,我也不低调,我也不搞专家推荐,我也不给 你展示才华,我就这个性格,我就这么傲慢 这就是我的特点,你能用你就用,你不能用是你的损失,也不是我的损失,庞统是这么个态度你想想,我 们要碰到这么一个被招聘的员工到你这来求职,你愿意用他么,你也不愿意用不管你有多大才华,不管你有什 么人给你撑腰,社会生活当中你得懂点人情世故,世道人情你总得有,沟通形象,为人策略你得有,不能那么太 傲慢呀!所以庞统在这方面是很吃亏的 因为有了鲁肃这封信呢,刘备对庞统的态度就有点转变紧跟着下基层的诸葛亮就回来了,诸葛亮回来问了 一句话,这一句话就展示了诸葛亮对庞统问题的独到认识,诸葛亮问刘备:“庞军师近况如何?”通过这句话, 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诸葛亮认为庞统应该当军师,而且他以为此时的庞统在刘备手下已经被任命为军师了。
第二,对两个人的矛盾冲突估计不足,他没想到,庞统这么傲慢,让刘备这么看不上眼他也没想到,刘备的心 胸这么狭窄,直接把庞统给贬了所以呢,刘备就把这情况给诸葛亮介绍一下,介绍完了,诸葛亮就说了一句话: “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他的才华胜过我十倍,你不能不用他啊 ” 诸葛亮给刘备说的观点,非百里之才,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说法,说庞统能做万里之事,但他做不了百里之事诸葛亮给刘备说的观点,非百里之才,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说法,说庞统能做万里之事,但他做不了百里之事 这就是中国古代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才观点关于这个人才观点,我们提醒大家去回想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古代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才观点关于这个人才观点,我们提醒大家去回想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呢? 我们人人都有印象,叫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人人都有印象,叫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在用人上面,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关系,是中国很多人都要去思考的问题今天呢我们来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个 问题,这个典故来自于后汉书,说在东汉年间,有个少年叫陈蕃这个人怀有大才,自命不凡有一次他父亲的 好朋友,薛勤到家里来拜访,结果就看到陈番住的这个地方,院里又脏又乱,到处都是垃圾。
这薛勤就跟陈蕃说, 你应该搞搞卫生,搞得干净整洁了,好招待客人啊!陈蕃大手一辉说:“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不是一屋, ”说我 扫天下,不扫一屋人家薛勤反应也很快,薛勤说:“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关于这个问题,就一直有这个争 论,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关系,我们认为:人才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叫既能扫一屋,也能扫天下,这是通才扫一屋和扫天下的关系,我们认为:人才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叫既能扫一屋,也能扫天下,这是通才 既能做好大事,也能做好小事,比如诸葛亮他管理过政治、军事、外交、搞经济、搞司法,这种人叫通才, 放到哪里都闪光,第二种人才叫专才,专才的特点是什么呢? 只能扫天下,不能扫一屋,专才只能扫天下,不能扫一屋,专才 特点是你让他做他擅长的事情,他会做得很好,但你让他做不擅长的事情,他做得很糟糕对这种人,你特 别容易委屈他,往往有很多领导,就因为你看人家过去干工作干得什么东西,什么玩意儿,不行了,不用他了, 这样你就把他给屈了因为你安排得不对,所以专才不出业绩,并不代表他没才华 首先你得想,你安排得对不对,很多专才受委屈,就是因为领导没有考虑过,对他们的安排对不对假如你 没看安排,没头没脑把这个人才就给收拾了,委屈了人才,还耽误了你自己的事业。
所以,通才好用,专才难用用通才靠的是你什么呢?信任上到位,用专才靠的是你安排上到位用通才靠的是你什么呢?信任上到位,用专才靠的是你安排上到位还有第三 种人,这种人叫平才,他的特点是:只能扫一屋,不能扫天下,平才只能扫一屋,不能扫天下,平才 你安排他干一件小事,他干得特别好,但是,如果因为他干得特好,你就提拔他,委以重任,让他去挑大梁, 做主要的事情,你安排他做大事,没等做好呢,他先出大事了,他没哪个胜任能力这种人可以当劳模,可以当 先进,但劳模、先进能不能当领导,且慢,你得想想,他有这胜任能力吗?如果你非逼迫他去当领导,你耽误了 工作,还挤兑了本人呢 所以呢,通才、专才、平才要区分对待通才都是累死的,什么都干得好,那就干吧,最后累死了专才是 屈死的,本来有挺大才华,由于安排不对,最后自杀了,屈死了平才是急死的,你那么信任他,让他干一件事, 他干不了,你还特鼓励他,特信任他,那他可不就着急,一下子就急死了 因此,领导的眼光,决定你的事业,而这种眼光首先来自于,你对待人才是怎么对待的 在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劝说下,领导身边得有摇扇子的,当你激动想不清楚的时候,有人给你提意见所以, 诸葛亮给刘备提建议,摇扇子,刘备终于醒悟了,就把庞统接到了荆州,跟庞统再一次深谈。
史书上说了六个字, “与善谈,大器之” ,深谈之后认为庞统确实有才华所以刘备二话没说,马上就任命庞统为副军师,做诸葛亮的 副手 说到这呢,我们就要做一点总结了,对庞统这样只能扫天下,不能扫一屋或者不爱扫一屋的专才,我们特别 要注意安排,这个安排的策略就叫职位到位,放水养鱼这个安排的策略就叫职位到位,放水养鱼 小水溏养小鱼,大水溏养大鱼一个人才一个泥坑,它是吐泡泡的泥鳅,一个人才一片海洋,他就是飞腾的小水溏养小鱼,大水溏养大鱼一个人才一个泥坑,它是吐泡泡的泥鳅,一个人才一片海洋,他就是飞腾的 蛟龙蛟龙所以得看你怎么安排,一个做大事的人,你得有这胸怀,什么胸怀,就是给别人准备一片天空一片海洋的 胸怀和气魄,你要没这个气魄,你做什么大事情刘备终于拿出了这个气魄,给庞统安排了属于他的天空和海洋, 庞统发挥了作用 画外音:(成为军师的庞统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他给刘备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取西川在取西川这个问题上诸葛亮也很支持,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诸葛亮却选择了自己留守后方,让庞统和刘备前往西川诸 葛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你说为什么诸葛亮不提出,我跟庞统一起辅佐你去取西川,他非得要留守,这就是诸葛亮的策略叫分槽养马。
这就是诸葛亮的策略叫分槽养马关于分槽养马的这个策略,我们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理解一下这个策略妙在哪儿说有个农场,里面有个 老先生,老先生养了两匹千里马结果养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两个千里马,不吃草不吃料,掉膘,而且身上 还有伤老爷子就急了,有问题找专家呀!把养马的博士请来了 马博士来了就乐了,说你笨蛋,哪有你这么养千里马的?老爷子说我哪儿错了,马博士说,你知道吗?千里 马有本事、有能力,瞧不起别人,脾气大,性子急,你把两匹千里马拴在一个食槽里吃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