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1、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
7页必修 1、必修 2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 一.奴隶社会时代的中国社会状况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王朝变迁状况 (二)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和生活状况 农业: 1.生产力水平:石器时代,末期开始进入铁制工具时代; 2.耕作方式:集体耕作; 3.生产水平:相当发达(农作物种类丰富;耕作技术有进步) ; 4.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井田制的瓦解 手工业: 1.主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铸造业; 2.青铜器的主要功能:礼器和兵器; 3.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商业: 1.政府对商业的垄断: 2.商业的发展: (三)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状况 1.王位世袭制的形成和宗法制——分封制的政治基础;(封建社会有选择地继承了 ) 2.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分封制的两面性和分封制的崩溃; 二.封建社会时代的中国社会状况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大致分期 (二)封建社会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 农业:小农经济的高度发达 1.生产力水平: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推广; 2.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包含三种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3.耕作方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4.特点:精耕细作(从生产方式看) ,主要表现有,耕作技术、耕作方法、水利灌溉技 术、施肥技术等;自给自足(从生产性质看) 。
这些特点都是受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现状所 决定的 5.影响: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是封建时代屡屡改朝换代的重 要原因 6.封建时代对农业的基本思想:极端重农,抑制工商业小农经济的高度发达也是抑制 工商业的基础 手工业: 1.主要的组成部分及其生产性质: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2.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冶铸业、制瓷业、纺织业; 3.封建时代的手工业水平:从内部来看、从国际来看、从资本主义萌芽来看;4.如何理解封建时代对手工业的抑制? 商业:封建时代艰难发展的商业; 1.封建时代不同时期的商业现状: 2.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交通:包含国内、国际交通; 城市:市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变更(经济功能的城市出现 ) ; 货币:纸币的出现和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商业群体: 3.重农抑商与“禁海” 、 “闭关锁国” ; 4.封建时代对商业的抑制和对商人及商人群体的认可; (三)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制度 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主要组成及基本变化过程: 皇帝制度; 中央及地方官制: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六部制; 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从郡县制到行省制; 选官制度: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衍生了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监察制度: 2.最基本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基本上围绕着这两对矛盾展开到北宋时期,中央集权达到空前 强化;军机处的设置,皇权达到顶峰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 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脆弱性、发达等几个方面思考)和落 后的生产力状况; 地理基础:幅员辽阔、物产丰盈、灾害频繁; 思想基础: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专项练习专项练习 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仰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 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 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 为“秦、汉间天地一大变局” 。
下列主张体现这种“大变局”的是( ) A 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 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 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 ( ) 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 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 5、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 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 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D.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 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
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7、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 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 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8、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 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9、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 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10、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 为美,以至岁贡(“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
”此则材料主 要说明了( )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11、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 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 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 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阁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12、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1).以上材料中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指是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C.奴隶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D.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2).材料中的出现“遂及我私”的现象,这是指 A.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使土地私有 B.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C.公田里的农产品已经逐渐私有化 D.井田制的确立 (3).在当时能够出现以上变化的根本性因素是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青铜器的制造 (4). “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13、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 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 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 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细仆制》 (1) .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 因为 A. 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B.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 C. 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 D. 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 (2) .以下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体现政府“稳定”小农的作法? A.曹魏的屯田制 B.北魏的均田制 C.北宋时代实行的租佃制 D.明朝编制“鱼鳞图册” (3) .下列有关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始于北魏 B.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土地 C.这一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使农民的生活相对稳定 D.隋唐两代不但继承了这一制度,而且有所发展 (4) .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国家把土地分配给皇室和官僚地主 D.土地买买和兼并之风盛行 (5) .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 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 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 C.农民起义的打击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14、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方法一 史料研习玉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对于古代帝王用品的收藏与研究日趋火爆2009年11月5号,乾隆玉玺“八征耄念之宝”被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折合人民 币4000万元左右拍出但有文物专家鉴定其为仿品 问:下面几条鉴定真伪的依据中,你认为最具说服力的是哪条?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 分) A.民间有关乾隆玉玺的传说 B.玉玺的制作、玉质的优劣、印文篆刻等 方面 C.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玉玺的鉴定结果 D.伦敦苏富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拍卖行 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 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问:材料一反映了皇帝哪些做法?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8分)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 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 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 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 “参 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职官志》 问: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怎样的特点?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