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语文原文及教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76696415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语文原文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原文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漫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欢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老实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借助1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漫步、胸脯”等14个词语2、培养学生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才能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稳固识记2、培养学生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三、教学准备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3、出示灰雀图片,理解灰雀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sàn)漫步”“(xiōng)胸(pú)脯”“白(huà)桦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考虑: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详细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4、学习生字词语淘气的生字宝宝和词语朋友来和大家打招呼了!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怎样记住他们。

      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生赛读试着联络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语的意思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寻找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体会灰雀的得意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考虑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怎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3、这几只灰雀有什么特点?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欢4、理解“惹人喜欢”,体会“非常惹人喜欢”5、这三只灰雀确实不一般,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道?教师抓住“每次”“都”体会列宁的喜欢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7、巧妙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构造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五)作业设计1、练习写生字词语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老实的表现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男孩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老实的好孩子3、搜集列宁故事,继续理解伟人的崇高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小男孩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男孩老实的美德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老实的这是难点因为课文没有明确写小男孩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怎么知道“一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络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理解男孩老实的品质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欢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列宁可是每天漫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3、谁来和这三只得意的灰雀打个招呼?(二)细读感悟1、体会心情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你说列宁这时的心情会怎样呢?(1)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学生读三、五、七、九自然段中列宁的话,课件出示这几段3)细细体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宁怎样的心情4)朗读感悟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想读给大家听2、感悟不同的爱1)列宁的着急、担忧、可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2)可是,列宁喜欢的灰雀终究去哪儿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孩子为什么要捉灰雀呢?(3)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赞成谁的呢?(4)小结:是的,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3、接读对话,深化体会1)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小男孩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边读边体会出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可怜的小生命终究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列宁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列宁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决地说──“一定会飞回来!”此刻,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2)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在列宁真情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4、分角色朗读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男孩的话,师读表达部分2)去掉表达部分,直接读对话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1、课件再次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朋友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2、列宁为什么没有再问那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时候意料到这只鸟在小男孩那儿?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男孩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3、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对男孩深深的爱;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凸显“微笑”4、列宁为什么笑?5、小结:是呀,我们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快乐拿起书来,高快乐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生活中的你有过类似小男孩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小结过渡: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本来就是一个爱的世界!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四)布置作业,积累进步1、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老实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男孩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3、续写《灰雀》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小学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反思今天我上完了《灰雀》之后,感觉到课堂是生成的课前,我按照传统写了一篇教案今天上课时,在第一环节,学生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全盘托出,而且切中要害这是我事先没有设想到的我灵机一动,按照学生所说的主要内容设计了一个板书,这个板书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给了我灵感接下来,应该按照学生的思路,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列宁喜欢灰雀,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小灰雀跟随着学生的视野,我们一起体味着列宁对灰雀的喜欢之情,一起欣赏着得意的小灰雀很顺理成章的,得意的小灰却不见了,引出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这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不时的闪出思维的火花他们甚至把自己放在了这一情境中,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体会这那种复杂的心理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当讲到“小男孩低着头”时,设计一问:“小男孩为什么要低着头?”设想的答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虽然改了,但是还觉得非常惭愧由于学生把自己放入了情境中,同样体会到了小男孩对小灰雀的喜欢又一学生站起来答道:“我觉得,小男孩除了惭愧以外,还对小灰雀又一种舍不得的感情,但是在老实、知错就改和感情之间,小男孩选择老实他的答复是我很惊讶,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居然又如此的思维深度正是由于他把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所以才能体会出别人体会不出来的感情第 页 共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