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doc
50页1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理科護理科--在職專班在職專班實習辦法中華民國 94 年 10 月 31 日 94 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科務會議通過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7 日 94 學年第一學期第三次科務會議修訂中華民國 96 年 1 月 9 日 95 學年第一學期第四次科務會議修訂第一條 為因應護理科臨床實習方式及指導方式之差異,依自我意願選擇最合適的實習醫院, 以發揮實習的最大效益,特訂本辦法 第二條 依自我意願及需要選擇實習場所: 一、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及實習時間 二、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單位實習,填寫機構實習申請單及機構實習同意書 第三條 實習場所根據職場狀況不同,指導方式之分為以下二種: 一、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 集中實習 5 天/週,學生實習必須由本校老師全權負責,包括實習活動之計 畫、全程指導、批改作業及評值成績者 二、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單位實習:(一)分散實習 2-3 天/週,學生實習已委由實習單位人員負責,學生每週定期 接受校內老師指導,老師需與實習單位溝通、協調、及與學生舉行討論 會並負責批改作業及評值成績者二)目前任職於 100 床醫院以上之在職員工,可留原醫院完成實習,申請方法可參考在職專班護理科臨床實習流程。
實習委由實習單位全權負責指 導,本校老師不定期進行實習討論,協助學生解決實習相關問題者三)自行申請非現職醫院單位,100 床以上醫院,申請方法可參考在職專班護 理科臨床實習流程實習委由實習單位全權負責指導,本校老師不定期 進行實習討論,協助學生解決實習相關問題者 第四條 臨床實習單位選擇標準: 一、可提供學生實習內科或外科(護理Ⅰ) 、小兒科或婦產科(護理Ⅱ)臨床經驗 之專科中任兩項之臨床單位 二、每一實習場所至少應有三年臨床經驗以上的護理師兩名以上,或該科臨床經驗 二年以上之護理師兩名以上 三、教學環境:至少需符合醫療院所設置標準,並應具有適當之臨床教學與討論的 空間,學生至少應有書寫病歷的空間,及取得醫護相關之圖書和 資訊的便利 四、教學活動:個案討論會每週應至少有一次,並應有其他定期之教學活動等 第五條 實習生選填醫院之辦法如下:本科統一安排以日間實習為主,自行申請以日間、小 夜、假日均可 第六條 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實習資格如下:2一、現職從事護理工作,且具護士執照者 二、100 床以上醫院 第七條 護理臨床教師資格: 一、大學畢業,具護理師證書,具有該科臨床經驗二年以上 二、專科畢業,具護理師證書,具有 N3 資格。
三、專科畢業,具護理師證書,具有該科臨床經驗四年以上 上述之臨床經驗不含診所年資,並請詳列工作經歷於護理臨床教師聘任申請表,以 利審查 第八條 實習成績計算: 一、由學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實習指導教師評核考試及作業醫院評核成績百分比40﹪20﹪40﹪二、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單位實習校內指導教師評核實習輔導教師評核(醫院)成績百分比60﹪40﹪(一)校內指導老師評核部分依實習目標及計畫、作業批改、評分量表、實習 問題討論評核及參考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實習注意事項二)護理臨床教師評合依臨床實習表現、實習目標及計畫、評分量表評核三)臨床實習時數紀錄 第九條 本辦法經護理科科務會議通過,並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3新新生生醫醫護護管管理理專專科科學學校校護護理理科科 --在在職職專專班班臨床實習流程臨床實習流程 95.09.12 第一次科務會議修正96.05.25 第三次科務會議修正項項 目目 內內 容容 說說 明明學生於學校規定時段完成實習時數學生依規定時段內實習,每次實習結束後,請單 位護理長蓋章及實習輔導教師簽名。
1.學校安排 1 名校內老師指導數名學生 (原則 1:10,但得視實際情形另作調整) 2.學生依校內老師訂定實習目標自行規劃每日實 習計劃,經當科校內指導老師同意,方准同意 實習學生實習醫院、單位需經實習單位護理部主任、 單位護理長、實習輔導教師及護理科同意,方准 參與自行申請實習醫院之選擇學校訂定實習輔導教師資格學校訂定符合實習單位的標準一、實習時間:18 天(依各實習學科規定) 1.護理學Ⅰ實習:(1)臨床實習時數 18 天(不含討論時間 2 天) 2)討論時間 2 天(分四次與老師討論) 2.護理學Ⅱ實習:(1)臨床實習 18 天(不含討論時間 2 天) 2)討論時間 2 天(分四次與老師討論)二、符合實習單位標準:100 床以上醫院一、資格:具護理師,大學畢業需具該科臨床經驗 2 年或專科畢業有該科臨床經驗 4 年或 N3一、學校統一發文調查各醫院接受之實習名額 二、學生依各醫院要求填寫欲前往實習之醫院 三、由學校彙整後詢問各醫院指派實習輔導教師及單 位一、向學生公告醫院輔導教師、校內指導教師姓名及實 習單位 二、校內老師、醫院輔導教師、學生協調製定實習班表三、寄發實習計劃、學生名單等公文至醫療院所。
四、學生依班別前往實習一、校內老師職責(學校): 1.聯繫者 2.批改作業(讀書報告、個案報告) 3.訂定實習目標、作業、評分標準 4.輔助學生進行實習計畫 5.實習問題討論 二、實習輔導教師的職責(醫院): 1.協助與其他單位聯繫 2.提供臨床實務經驗 3.學生臨床實習之評分(填寫評分表) 一、醫院實習輔導教師依評分表打實習成績 二、校內指導教師收取評分表 三、 四、一、學生實習結束後要交資料: 1.作業:讀書報告、個案報告二、校內教師上網填寫實習總成績三、校內教師將成績列印繳交護理科四、校內教師繳交學生作業優、中、差各一份至護理科4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護理科--在職專班在職專班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實習注意事項一、新生醫專護理科在職專班自行申請醫療機構實習注意事項(以下簡稱本注意事項) ,適用於護理科在職專班護理Ⅰ、Ⅱ實習課程二、護理Ⅰ、Ⅱ實習皆為 4 學分,分別為內外科護理實習、產兒科護理實習三、每一實習課程需含臨床實習 144 小時及四次實習師生討論會四、校內指導老師於學生實習期間,至少須主動與臨床教師以電話聯繫一次或至醫院拜訪一次,以了解學生實習狀況五、臨床實習注意事項:(一)實習時間須符合以下內容:1.實習時間應與校方指導老師及護理臨床教師協調,達成共識後方可開始實習。
2.實習期間,以一學期四個月來計算,若無法在四個月內完成,須經指導老師及實習組同意後完成實習3.實習應連續數週完成4.每時段實習時數至少 4 小時5.同一組同學,若在同一單位實習者,請在至該單位實習之第 1-2 天,必須一起進行熟悉環境之工作,以減輕實習單位之困擾二)每一科專業科目須於該學科成績確定及格後方可開始實習六、實習期間師生討論會注意事項:(一)實習期間可依情況安排統一時間和校內指導老師討論(每次 4 小時,和 10 位同學一起討論 4 次),或分散式討論,每次每位同學有 30 分鐘18 天實習以 4 次為限)(二)每位指導老師每組名單第一位即為組長(或同組同學已推派組長)三)請各組長協調同組同學和指導老師聯絡第一次討論時間(附上老師聯絡電話) ,若有無法聯繫到同學或老師者,請組長主動與實習組聯繫四)第一次討論時間請同學攜帶指導老師規定的資料,如實習進度表、行事曆等,以利當面討論及安排下次討論日期五)第一次師生討論會,若遇有同學無故不到者(含休學),請老師或組長知會實習組,以及早確認該生可否繼續實習六)師生討論時間:4 學分四次5(七)每次的師生討論會之日期、時間及地點,須由師生共同決議。
八)實習期間如有特殊事由需更改原先安排實習時間,請知會校方指導老師及護理臨床教師九)每次討論請據實記錄於紀錄本十)每位同學實習時段不同,當依規定繳交指定作業,經指導老師批改核定十一)學生完成實習時數時要交給校內指導老師的資料:1.實習時數表(可 COPY) 2.實習計劃中指定作業(指導老師篩選優良作業送至實習組存檔) 十二)請假方式: 1.臨床實習:依實習請假獎懲辦法處理2.實習師生討論會:(1)未依規定請假、無故缺席者,一次扣實習成績 10 分2)未依規定事前報備而遲到者(不論遲到多久),一次扣實習成績 5 分3)缺席超過三次(含三次者) ,成績不及格,須重修(包括臨床時數亦需重修)七、實習成績評量辦法詳見實習計劃八、實習成績優異者,如有>90 分者,請具體列出事由九、實習期間如發現未依規定時數完成或有造假、謊報不實情形者,成績一律以 0 分計算,並核報懲處6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學護理學((I))內內/外科外科 實習計畫實習計畫一、實習目標:(一)熟悉病房環境及例行性常規護理二)運用溝通技巧與病人、家屬及醫療團隊建立專業關係三)應用正確的護理技術於護理措施及活動中。
四)能運用學理提供內、外科疾病相關之護理五)確認個案的護理問題,擬定具體的護理目標,提供個別性及完整性之護理措施六)能提供個案及家屬必要的健康指導二、實習學年:第二學年--上學期三、實習學分/時數:共 4 學分 8 學時,實習週數 4 週、每週實習 5 天(自行申請 2-3 日) ,總實習時數為 160 小時四、實習場所:限內、外科相關病房擇一實習五、實習進度:由臨床指導老師依實習目標配合實習單位擬定之六、實習作業:(1)個案報告(2)讀書報告(3)實習總心得7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學(護理學(I I)外科)外科 週實習大綱週實習大綱週次具 體 目 標實 習 內 容評 值備 註第一週1.認識病房環境及各種設 備用物2.熟知病房護理常規運作3.熟知病房例常性之檢查 檢驗及其護理4.熟悉外科常用藥物5.認識常見外科或骨科疾 病,及其治療與護理1-1.認識病房環境、特色 1-2.能正確使用病房之設備、用物並瞭解病房常 見儀器之操作及保養2-1.熟知病房各項常規、疾病診斷及其病理生理 與臨床表徵 2-2.執行外科之出入院護理3-1.執行病房常做檢查前後之準備及護理。
3-2.認識病房常見檢查、檢驗之意義及正常值, 且能分辨異常狀況4-1.能主動查閱藥典了解所護理個案之用藥情形4-2.能說出其使用藥物之名稱、作用、副作用及 護理重點 4-3.指導下能執行正確給藥,並能觀察用藥後之 反應5-1.執行所護理個案之手術前、後護理 5-2.提供病患之個別化護理並予個案及家屬合宜 之健康衛教 5-3.指導下能依醫囑正確執行各項治療1.測驗:中英文診 斷 2.臨床表現1.測驗:藥物 2.臨床表現臨床表現週心得*於第二 日開始 執行護 理第二週1.認識外科病房常見之疾病並了解其病程、治療及護理2.正確執行外科護理技術, 並運用相關護理知識, 提供個案合宜的護理3.指導下能運用護理過程, 收集資料,提供合宜護 理4.指導下能正確完成交接 班1-1.能與個案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關係1-2.能主動觀察問題並提出質疑1-3.認識病房常見疾病型態、病理生理及臨床表徵2-1.認識個案疾病,指導下能正確並安全執行外 科護理技術 2-2.依個案健康問題,運用相關知識提供合宜的 護理,滿足其個別性護理需求3-1.學習運用溝通、觀察及身體評估技巧,初步 評估個案的護理問題 3-2.能運用 Gorden 11 項成人健康功能型態評估 指引以收集個案身、心、社會功能障礙之反 應與需要。
4-1.於接班後,能說出個案的病情進展、特殊情 況及護理重點 4-2.能將個案已施行或預執行之治療、檢查及結 果完整交班臨床表現臨床表現護理記錄正確書寫 Gorden 11 項功能評估 作業: 讀書報告一篇8週次具 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