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4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指导.doc
3页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指导根据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视频制作标准的需要,特制定比赛视频制作指导说 明主要包括视频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等基本 技术规范若采用桌面录制软件等方式进行录制,相关视频比例、采样和压缩耍 求参照本指导相关部分执行本指导仅作为学校组织拍摄的技术参考,个人参赛 选手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拍摄和制作一、录制要求(-)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吋长20分钟以内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 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现场是否 安排学生互动可根据录制需要自行决定三) 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四) 录制方式及设备1 .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 应满足完整记录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2. 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 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3 •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4 •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五)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 认真检杳,确保内容无谋,排版格式规范,版面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 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二、 后期制作要求(-)片头片头不超过10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单位、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二)技术指标1 •视频信号源(1) 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彖,CTL同步控制信号 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 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 色调:口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4)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 Vp・p,最大不超过l.lVp・p其中, 消隐电平为0V时,口电平幅度0.7V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 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2 .咅频信号源(1) 声道:中文内容咅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咅乐、咅效、同期声记录 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 于第2声道)2) 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3) 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o(4)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 伴咅清噺、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咅干扰、咅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三、 视、音频文件压缩格式要求(-)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 视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2. 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000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 1024Kbps o3. 视频分辨率:(1) 前期釆用标清4:3拍摄,请设定为640x480;前期采用标清16:9拍摄, 请设定为1280x720;(2) 在同一课程中,各讲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4. 视频画幅宽高比:(1) 分辨率设定为640x480,请选定4:3;分辨率设定为1280x720,请选 定 16:9;(2) 在同一课程中,各讲应统一画幅的宽高比,不得混用3) 比赛支持两种比例视频上传,请在“视频介绍冲进行展示比例设置5. 视频帧率为25帧/秒6. 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二)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 咅频压缩采用H.264格式编码2. 采样率48KHzo3. 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4. 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