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辽金元文学一)-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
10页教师招聘语文备考——中国古代文学史复 习资料(辽金元文学一)・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契丹族女诗人:懿德皇后萧观音《伏虎林应制》诗反 映射猎习俗,充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威风,《回心词》 表达个人感情而婉约典雅《醉义歌》:辽诗里最长的诗篇(一百二十句),所用事 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采用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 全诗慷慨雄放、气势流贯借才异代: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由辽入金 的文臣,一是由宋入金的文士,后一种几乎占据金初文坛, 以宇文虚中、吴激和蔡松年最具代表性;清人庄仲方在《金文 雅序》中提出,这个说法揭示出金初文学的起因和性质宇文虚中,是金诗的奠基者,但他的诗中充满了眷恋 故国的情绪,强烈的恋宋情结,成为金初诗歌特有的情感基 调吴激,诗以故国之思、故国之恋为基本主题蔡松年,主要以词著名,与吴激齐名,并称“吴蔡体”,词风清丽闲雅,无激愤语1、 国朝文派: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 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 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他们的创作风格与 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 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国朝文派出现后,标志着 金代文学的真正开始蔡珪,其诗骨力苍劲,有苍健豪放的气势,清切而有 骨气,开创了一种与“借才异代”的诗人所不同的北国雄健诗 风党怀英,其诗体物精细,寄兴高妙,有魏晋陶谢之风王庭筠,作诗以黄庭坚为法,诗律精严生新,却没有 险怪生涩之病很少用典,多数是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撷取诗 材2、 诸宫调: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 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 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 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 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3、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影响(1) 董解元对西厢记故事的情节内容做了创造性的改 造,改变了故事的结局2) 使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 根本的改变3) 故事的矛盾冲突由崔、张两人间的恩怨,转移到他 们为追求爱情幸福而与讲究门当户对和世家大族体面的崔 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4) 充分发挥了诸宫调说白与歌唱相间的艺术特点,将 叙述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种人物形态,生动传神地 表现出来5) 其唱词文白相伴而质朴俊秀,既酣畅明快,又不太 俗,带有文釆和韵味。
6) 对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创作做好了基础金后期文学:赵秉文,金后期文坛领袖,诗歌创作强 调“师古”,提倡风格的多样化;七言长诗气势奔放、不拘一格, 律诗壮丽,五言古诗则真淳简澹、冲和清远李纯甫,学黄庭坚,突出雄奇峭拔,写得狠重奇险而 瑰丽多姿,主张“以心为师”自成一家(尚奇诗派)王若虚,反对李纯甫崇尚的奇险,反感黄庭坚、江西 诗派,论文强调辞达理顺和以意为主,以不事雕琢为贵;言诗 主张“出于自得”而本于自然,以求真求是为务4、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 歌创作观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 是唐宋以来最系统、面的一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 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1)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 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 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 体2) 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 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 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3) 对于宋人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 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 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
矛头所指苏、黄后 学一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诗 派中人5、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1) 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 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2) 诗歌主要内容是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 的痛苦生活,最感人的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 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 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3) 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 突出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 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 了6、试述为何说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作家(1)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身上兼备北方 民族的豪健英杰的气质和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底蕴2) 他的论诗诗、丧乱诗,以及清雄顿挫(深婉明丽)的 词作,标志金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和独特价值3) 论诗绝句《论诗三十首》,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审美追 求和诗歌创作观4) 丧乱诗反映了金亡前后的历史图画5) 风格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1、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折里用同 一宫调的一套曲子;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 剧情,起“序幕”的作用;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 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他角色都不唱,只用旁 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 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 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 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2、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写李杨爱情故事,取材白居易的《长恨歌》,借李杨爱 情故事概括了一个朝代由盛到衰的变化,抒写了人世沧桑之 感1) 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直接取材 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2) 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 同凡响3) 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 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 写得百转千回3、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 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是一出带有 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 人物形象刻画见长2) 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釆 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 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 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 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马致远:被称为“曲”,著有杂剧十五种,今存《汉宫 秋、陈按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黄梁梦》 七种,代表作历史剧《汉宫秋》4、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 材《汉书》昭君出塞的故事1) 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 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 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2) 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 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 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 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3) 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 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瞭 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王实甫:由金入元的作家,擅长写儿女风情戏,创作 杂剧14种,仅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5、 试叙《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 在剧情和体制上的突破:作者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 情,一条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矛盾冲突;另一条 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前者是戏剧冲突的主 线,后者是副线。
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一折的 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打破了元 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这种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仅能以比较完美的戏剧形式安 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起、丰富曲折,也便于更细致、 更全面的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2) 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 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 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张生:虽是一介书生,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 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 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她风情 和作派却不象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 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 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 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 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 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 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 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
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 的象征3)词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 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 值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 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 句,形成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剧中的唱词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 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 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尚仲贤《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李朝威传奇小说《柳 毅传》,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剧,书生柳毅的思 想性格较之传奇小说有了很大的不同,带有更多的世俗生活 意味(得报爱美)还著作《气英布、三夺槊》李好古《张生煮海》:演述书生与龙女的婚恋故事,超 现实的虚幻意味要更浓一些,具有神仙道化剧的出世倾向高文秀《双献功》:写李逵敢做敢当,尽显草莽英雄的 粗豪气派,突出刻画了李逵粗中有细的另一面小汉卿)康进之《李逵负荆》:写李逵疾恶如仇,极富正义感, 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这出戏的矛盾冲突由梁山好汉之间的 误会引起,生动地表现出他们的“替天行道”,是以除暴安良 为具体内容的,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石君宝《秋胡戏妻》:最早见汉刘向《列女传》、颜延 年《秋胡诗》、唐代《秋胡变文》,反映妇女婚姻生活的不幸, 曲词本色泼辣,生动地展示出了罗梅英坚贞不屈的刚烈性 格还著有《曲江池、紫云亭》)神话剧《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艺术特点:⑴两 部都是神话剧,被誉为是元代神话剧的双壁,都是讲述书生 与龙女的爱情故事,都是男才女貌都是通过故事反映现实 愿望,带有世俗生活意味情节曲折生动,场面瑰丽奇幻;(2) 《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张生煮海》根据民间 传说改编,超现实的虚幻意味更浓有些,具有神仙道化剧的 出世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