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ppt
30页风险管理 FENGXIANGUANLI.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WEIXIANYUANBIANSHIYUFENGXIANPINGJIA.一、术语与一、术语与定义定义l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l危险有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l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l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术语与定义l危险:系统、产品、设备、操作的内部和外部一种潜在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l隐患: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l事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可能导致人员安全健康、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中止的意外事件二、危险与事故因果关系图危险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影响环境影响管理缺陷管理缺陷事故事故事故事故.三、事故类别(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Ø物体打击Ø车辆伤害Ø机械伤害Ø起重伤害Ø触电Ø冒顶片帮Ø透水Ø放炮Ø火药爆炸Ø瓦斯爆炸Ø淹溺Ø灼烫Ø火灾Ø高处坠落Ø坍塌Ø锅炉爆炸Ø容器爆炸Ø其它爆炸Ø中毒和窒息Ø其它伤害.四、四、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分类按照实际工作接触和经验可分为:l四类危险有害因素人、物(机)、环境、管理因素l五类致害物机械、电器、辐射、火灾和爆炸、职业病类.四类危险有害因素人的因素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五、危险源辨识范围l危险源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过程、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六、危险源辨识、评价主要内容Ø周边环境Ø关键设备Ø重要设施Ø重要场所Ø主要作业过程Ø职业卫生.l周边环境ü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ü外部影响(其他矿山爆破、外来尾矿及废水)l关键设备凿岩、装载、提升、运输、破碎、排水、压风、支护、通风、充填、照明、供配电、紧急避险、其他设备l重要设施电线、电缆、通讯、安全防护、尾矿库排洪排渗等设施.l重要场所爆破器材库、油库、锅炉房等l主要作业过程装运、提升、凿岩、爆破、破碎、通风、支护、排尾等l职业卫生粉尘、高温与低温、振动与噪声、辐射、毒物、照度、生物危害、其它等七、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步骤1.调查确定危险源: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过去的经验及事故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判断等办法来确定危险源并进行分类2.危险源评价:根据安全标准化的有关要求,采用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危险源点进行风险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方法((LEC法法))((格雷厄姆法格雷厄姆法))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L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D=危险性分值危险性分值(确定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3、确定重点危险源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确定重点危险源确定关键任务、职业危害因素确定许可作业范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价结果必须文件化重点危险源清单;许可作业清单;关键任务清单;职业危害因素清单;.七、风险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2、管理控制措施3、个人控制措施应从人、物(机)、环境、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风险控制措施策划.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选用原则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选用原则•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局限危害局限危害•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个人防护•降低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消除风险.九、风险控制l关键任务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关键任务;编制关键任务清单;文件化并充分分发;培训及观察l作业指导书Ø根据关键任务清单,编制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Ø作业指导书的分发;Ø作业指导书培训;Ø作业指导书讨论;Ø作业指导书的修订;.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与编写要求l作业指导书应明确的内容:Ø主要作业内容;Ø作业过程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Ø作业程序;Ø作业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Ø紧急情况下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与编写要求l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Ø简明扼要;Ø步骤清楚完整;Ø危险源辨识全面;Ø关键步骤确定准确;Ø安全措施齐全关键任务的观察方法及内容l观察方法ü完整的ü部分的l观察内容Ø在观察的同时辨识危险源和评估风险;Ø及时指出观察中发现的可能导致损失的行为;Ø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Ø检查现有的工作方法与制度;Ø跟踪当前培训效果。
l风险控制流程根据识别的内容(类别)-辨识可能导致的事故-分析辨识事故致因(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制定控制措施-持续风险评价(关键任务观察)-实施纠正预防措施风险控制过程实施PDCA闭环管理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l评审与更新要求Ø每年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回顾与更新;Ø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危险源重新辨识、评价和更新: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2)本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3)本公司管理方针有变化时;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Ø当生产工艺、材料或各过程阶段发生重大变化时,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重新识别、评价危险源,更新《危险源评价表》,并将其采用文件形式传递至相关单位和人员l参与风险评价人员要求(1)部门负责人和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员工代表,对本部门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设备、设施性能、运行较熟悉,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2)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实际工作经验3)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风险评价4)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价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和保证评价的工作效果5)风险评价人员,公司要给予创造外出学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