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501856
  • 上传时间:2017-10-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规划目录 一、规划背景 二、总体发展战略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五、优化产业发展空间 六、促进投融资改革与创新 七、加快人才资源开发 八、创新机制体制 九、规划实施 《北京市“十一五” 时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园区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北京市从 2006 年到 2010 年的“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的行动纲要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措施;《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 》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 时期的发展回顾  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1999 年,国务院做出了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批复十五”期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五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大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圆满完成了“三年大变样”、“ 五年上台阶 ”及“ 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五”时期取得的新成就,为“ 十一五 ”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5 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 4800 亿元,比 2000 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达到 20%以上,占全国高新区总量达七分之一左右;实现增加值 960 亿元,相当于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 14.1%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产品和企业园区承接的国家“863 项目”占全国的 25%,“973 项目”占全国的 36%。

      五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5项,累计已达到 9 项,在软件、集成电路、数字音视频、疫苗、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等国家重点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处于领先地位,一些企业开始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和国际标准以联想集团实施跨国并购和一批企业到海外上市为标志,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初见端倪  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新建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技术孵化器、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入驻园区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已达 65 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与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研发,成为技术创新的新形式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 4.7%,高出全国企业平均水平约4 个百分点  技术辐射能力大大增强每年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的技术合同占合同总数的一半左右特别是园区企业研发的信息技术在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企业的技术转移、技术服务、打造产业链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扩大了中关村技术辐射力和影响力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建成了一批重要的水、电、气、热、道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专业园和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产业空间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机制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实施了以“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为基本原则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并在法制环境、投融资体制、人才开发、信用制度、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体系、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挥了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  成功改造了电子城老工业基地电子城进入中关村园区后,利用中关村的政策、技术、机制和品牌,成功实现了环境改善、国企改制和产业改造,从我国传统的电子工业基地转变为现代化、国际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创出一条新路  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郁大量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和高素质人才在中关村集聚每年新增创业企业 2000 家以上,新增高素质就业人员数万人留学归国人员到中关村创业形成高潮,已成为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科学民主,与时俱进”的理念、“鼓励创业,宽容失败” 和“ 依靠科技创造财富 ”的价值观丰富了中关村创新文化  总的来看,园区发展和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深层次矛盾: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资本市场不完备,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智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产权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通过政府和国防采购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明确、可操作的制度和规则;知识产权创造、使用和保护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外大量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在资金、政策和体制改革上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成为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十一五” 时期的发展形势  发展的机遇2005 年 7 月,国务院做出了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面对未来,具有科教、人才、技术、信息、文化等优势的中关村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产业分工和转移的速度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2006 年 1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定了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发展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首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成功举办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积极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些都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面临的挑战在看到国际国内和首都发展环境有利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国际科技、人才竞争十分激烈,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关村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科技产业的总体实力不强,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特别是长期存在的投融资、产权激励、知识产权、信用制度、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成为制约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必须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局面  二、总体发展战略  (一) 战略定位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示范基地,是科技辐射、技术孵化和产业化基地,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二)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为原则,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园区科教、智力和文化等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强中关村,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  (三) 发展方针  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突破”,实现“ 四位一体”:  ——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以及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上取得突破  ——把园区发展与国家重大制度创新的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先行开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大制度创新试点上,以及建设新型产学研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

        ——把园区发展与首都经济发展和奥运带动战略结合起来,在首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提供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服务上取得突破  ——把园区发展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京津冀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中关村龙头地位作用,在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上取得突破  ——实现“四位一体” 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国家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四) 空间布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6 年第 3 号) 和《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区实行“一区多园多基地”空间布局,总面积 23252.29 公顷,包括海淀园(面积 13306 公顷)、丰台园(面积 818 公顷) 、昌平园( 面积 1148.29 公顷)、电子城(面积1680 公顷)、亦庄园(面积 2678 公顷)、德胜园( 面积 864 公顷) 、石景山园(面积 345 公顷)、雍和园(面积 300 公顷)、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面积 963 公顷)、通州园( 面积 1450 公顷),以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的专业园、产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

      其中,海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和核心  (五) 发展目标  按照将中关村建设成为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创业投资活跃、信用秩序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社会和谐进步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奠定基础的总体构想,“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高新技术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力争在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计算机与网络、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等七大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预计 2010 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 10000 亿元,比 2005 年翻一番;园区增加值相当于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0%左右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内标准创制踊跃,技术转让和技术交易的数量和金额稳步增长到 2010 年,争取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 2—3 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数和软件登记数双跨“万”   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涌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到2010 年,预计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达到 10 家左右;出现一大批成长快、效益高的“瞪羚”企业和“ 小巨人”企业。

        高素质人才显著增加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家;一批市场意识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批一线操作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产业技术工人;一批能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中介服务人才    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初步形成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创业孵化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关村文化,初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中关村区域功能显著增强建成一批新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集约利用土地、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效果,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首都特色功能区初具规模  (六) 实施“245 工程”   建设和完善两大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  推进和深化四项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信用机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机制、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机制  聚焦和支持“五个一批” 一批重点产业发展、一批核心技术突破、一批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