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三年级上《鱼》教学设计.doc
2页2.《鱼》教学设计课题2.《鱼》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腮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2、并能用此共同特征对更多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做出正确判断科学探究:1、 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2、 继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科学态度、STSE:1、 了解并欣赏美丽的金鱼;对鱼类共同特征的探究表现出兴趣;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和描述2、 在归纳演绎活动中,逐步形成严谨的态度重点知道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腮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难点进一步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通过亲身经历逐步熟练运用找共同特征的科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提问: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大家族,也是大家常见的一种动物,说一说你见过哪些鱼?2、出示图片,提问:这些动物它们是鱼类吗?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讲授新课活动一:观察鱼的身体1、 以金鱼为例,画一画:金鱼到底是什么样子?并相互说一说认真观察,画出金鱼的样子金鱼身体分成几大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标示出金鱼的头、躯干、尾。
3、金鱼适应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4、草鱼和鲫鱼也是鱼,它们的身体结构和金鱼有什么相同之处?(小结:金鱼、草鱼、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活动二:判断他们是不是鱼提供了4幅图,需要学生排除表面干扰,仔细观察它们是否具备鳞、鳃、鳍等鱼类水中生活所必备的条件1、 学生画金鱼并与其他同学画的金鱼进行对比2、 边观察边画金鱼3、 学生思考并反馈4、 小组讨论三种鱼的相同之处活动二:让学生根据鱼类共同特征判断各种其他水中的动物是否属于鱼类1、通过大家熟悉的“金鱼”,让学生暴露认知缺失、产生思维矛盾冲突更自然地将学习指向本课教学重点,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2、学生会发现对金鱼的了解还不够清晰,从而激发他们更认真地、有目的地观察金鱼的样子3、引导学生将身体结构中最能体现其适应水中生活环境的特征进一步清晰明朗化4、让学生经历比较、归纳、提炼概括等思维过程,建立鱼类的概念活动二:在判断活动中,让学生加深对鱼共同特征的理解,锻炼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课堂小结金鱼、草鱼、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板书2、鱼鱼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用腮呼吸、用鳍辅助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