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本主义理论及应用.doc
6页浅析人本主义理论及应用中文摘要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与意义,并结合实践,解读本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贡献及应用关键词:人本主义 心理学 应用正文综述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定义与起源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 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从上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失业、犯罪、精神疾病和人受物役等社会问题导致人性的萎缩,孤独而忧伤,空虚而颓废,绝望而自杀,引起了全社会对人的尊严及内在价值的重视,心理学家们由外部环境转向精神内部世界的探索不少治疗师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结合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在众多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家的努力中慢慢酝酿、崛起、形成并迅速发展。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期间,先驱者马斯洛、罗哲斯等人提出了如下主要理论:1.人性本善论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2.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经历着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停止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同的是,这类需要越被满足就越产生更强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高低关系马斯洛主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3.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通俗来说,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够变成的样子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的实现,前者是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后者是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为物质基础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为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他还提出高峰体验的概念,它是人们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1.人的责任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不得不”这句话,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听老板的调遣”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这些事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不做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时刻,行为只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弗洛依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与之相反,他们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2.此时此刻生活中总有很多怀旧或无法自拔于过去的人,他们常常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或是反复体验以往尴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恋也有一些人总是在计划将来的日子,而不顾眼前的生活从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角度,每天的怀旧或是白日梦使你失去了N分钟的时间,你本应该享用这N分钟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欣赏日落或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3.个体的现象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对于个人来说,因为身临其境,所以有最真切的体会与感受他们不会比你更了解你的处境与需要4.人的成长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1.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人本主义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这是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最有效且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本主义疗法,也称为人本求助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既反对自然主义的生物医学模式,又反对机械决定论的行为主义医学观点,而为当代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根据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趋向、追求和达到自我实现,而干扰、阻挠或者改变自我实现的进程就是心理病态至于心理治疗则是指那些能够帮助人回到自我实现轨道上来的疗法。
在众多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中,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罗杰斯倡导的受辅者中心治疗法该疗法旨在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罗杰斯在开创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创造团体治疗的新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咨访关系、使用现代化治疗工具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人本主义理论重视人的潜能,因此在管理领域也有很广泛的应用马斯洛认为任何管理都应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注重一下几个特点:首先,尊重个人,强调自我实现,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对人类劳动、生活和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认为合适的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其次,推进健康管理和协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组织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种顺从性的行为,让人们在一个公司里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工作不成为一种工作,而成为自己喜欢的娱乐第三,盛赞协同,主张一个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同时也自动地帮助了别人;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人,同时也得到自我需要的好处最后,极力主张不要将权力赋予给“为得到权力而追求权力的人”人本管理主张开发人的个性与潜能,反对机械化的思维与工作,认为人是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鼓励员工自我实现,相较于机械式管理更利于企业的发展,更受企业的欢迎。
3.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问题上,他们认为虽然“人的本能需要一个慈善的文化来孕育他们,使他们出现,以便表现或满足自己”,但是归根到底,“文化、环境、教育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自我潜能才是人性的种子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罗杰斯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即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二是全面性,即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三是渗透性,即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最终结果是人的自我实现,反对把人降低到“一只较大的白鼠或一架较慢的计算机水平”,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让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互相转换,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
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五、人本主义的的意义与评价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纽约时报》曾评论说:“‘第三思潮’是人类了解自身过程中的又一块里程碑”同时,人本主义理论同样也存在局限性相较于其他发展久远的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体系不够严谨,缺乏对基本观点的明确目标和充分论证,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此外过分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忽视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和制约人格问题研究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排除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其不足之处,但它探讨了人的本性和价值,试图提供心理学的证明,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并且加强了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的联系,也促进了心理学向高级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开创了认识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提出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是积极的,对社会的个体,民族乃至人类整体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参考文献[1] F.C.S.习勒.人本主义研究[M].[2]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3] 法伯.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M].[4] 佐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评述[M].[5] 魏金声.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研究[M].[6] 朱明伟.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