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高级”的相声.docx
2页我们需要“高级〞的相声 近日,姜昆批评郭德纲,郭德纲那么在舞台上“编排〞挖苦姜昆两人隔空“交火〞引发媒体关注 几年来,郭德纲的德云社走市场路线,获得了不少拥趸,从“非著名相声演员〞一跃成为相声和演艺界的“腕儿〞,市场上的成功给了他不少自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的票房进账更让艺人底气十足?让人买账得“活儿〞好,在相声里,关键看包袱抖得好不好,能不能让人笑对此,郭德纲曾发表言论说:“相声就是让人笑,别老让人受教育你意义挺好,不逗乐,谁听啊?〞这句话有他的道理,“笑果〞是相声的生命所在,不能引人发笑就不会有听众,失去听众,再好的思想也得不到传播和接受这种观点后来被郭德纲“大尺度〞发挥:“我跟相声界有一个分工,他们负责教育,我只管搞笑〞他暗地嘲笑某些人注重相声的道德内涵,却抖不响“包袱〞,并颇以“搞笑〞能力而自信满满这里的关键在于,他不但将自己同“相声界〞划清界限,也把笑声同道德划清了界限照郭德纲的说法,相声要么教育,要么搞笑,无法兼容这种看似犀利的言论明眼人是不能认同的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夜行记?,马三立的?家传秘方?、?检查卫生?,马季的?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姜昆的?如此照相?、?虎口遐想?,这些经典段子今天听来,不但给人以启发,也同样能够带给听者以不尽的欢笑和回味。
说相声要么教育,要么搞笑,只能证明功力太浅、修为不深退一万步,即使相声不以“道德教化〞为本领,也不能拿社会道德底线开玩笑,甚至拿别人“母亲〞开涮,以侮辱、挖苦、丑化他人为手段为了“搞笑〞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添加“苏丹红〞和“三聚氰胺〞,只能换来廉价的笑声和欢呼;用廉价的笑声和欢呼换来真金白银的票房,既不道德,也不荣耀,虽然这样的相声不乏“粉丝〞的喝彩与捧场其实,无论姜昆还是郭德纲,作为相声演员,他们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在文艺形式更加多样、娱乐手段无处不在的今天,要想包袱个个抖得响,受到群众持续不断的掌声,已经越来越难市场中的相声艺人,面临着非常紧迫的生存问题,没有“笑果〞就等于失去听众,失去听众就意味着丢掉饭碗,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些相声人饥不择食,祭出了“下三路〞或打“擦边球〞,“笑果〞竟出奇的好,于是以“胜者〞自居,甚至自以为看到了整个天空这样的相声不是正途相声如何开展?侯宝林、马季等前辈相声艺术家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在相声的推陈出新、化俗为雅上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他们的说学逗唱背后总有个正直的“魂儿〞,从不会为搞笑而不择手段他们的段子不挠人痒痒却令人捧腹,不事道德说教却令人觉悟,包袱里浓缩着精妙的智慧和想象力。
要我说,这就是高级的相声,有“范儿〞的相声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姜昆不避“瓜田李下〞,明知会有误解甚至谩骂,仍然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需要勇气的,而相声界乃至文艺界也应该有更多这种有胆气的批评文艺的认识、教育、美感和娱乐四大使命,缺一不可〞既然这种艺术理念站得住脚,就不能因为有人不理解、有人谩骂,就害怕失声甚至放弃观点注重社会责任的相声要把包袱抖响,不然就失去了听众;包袱抖得响的相声,还要看抖得高级不高级,不然恐怕真的会沦为“下三滥〞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听众需要更加高级的相声,这是姜昆和郭德纲以及相声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舒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