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7页学校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在牛肚子里旅行》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活泼,内容布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同学供应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学问,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学问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以下是整理的学校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期望挂念到您 【篇一】学校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原文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他们是一对格外要好的伴侣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儿捉迷藏吧!” “那我先藏,你来找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团上了眼红头四周看了看,静静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觉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渐渐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舍命叫了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赶忙问 “我被牛吃啦——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可是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被扫到了地上青头不顾身上的苦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这时候不会细嚼,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已经和草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哀痛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英勇的蟋蟀,你肯定能出来!”“感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又来到了牛嘴里最终,红头又观察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的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大吼一声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被喷了出来 红头观察自己的伴侣,兴奋得流下了眼睛:“感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篇二】学校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教学要求 学问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伴侣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同学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同学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老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老师强调识字难点 6、同学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同学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患病,始料不及。
(4)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同学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同学用上“先……再……接着……最终……”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同学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觉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殊的表现?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当回来,离不开谁的挂念和鼓舞?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挂念和鼓舞 1、同学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挂念、鼓舞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哀痛懊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同学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长 1、总结:在青头的挂念和鼓舞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好玩的历险故事吗?【篇三】学校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好玩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终侥幸逃脱的危急经受,使同学懂得一个科学小学问: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好玩,语言活泼,内容布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同学供应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学问,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学问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应把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度要依据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状况而定,适时地发散,适时地集中,才能充分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同学供应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同学认真品读相关语句,想象自己就是红头,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急?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为同学搭建倾诉的平台,同学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急患病,也训练了同学的表达力量。
在了解了红头的患病后,我让同学认真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沟通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深化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在深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