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溉_环境与水利共同体_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pdf
16页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 ??? 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 钞 晓 鸿 关于明清时期的水利社会及其变迁, 学术界曾以所谓的水利共同体及其解体理论进行解释, 并引起过热烈的讨论; 其中明末清初地权集中被作为水利共同体解体的基本原因本文结合田野 考察、发掘民间文献, 分析关中中部的渠堰灌溉及水利社会, 对该理论进行若干辨析与反思,认 为地权的相对分散也会出现共同体内部权利与义务的脱离, 各地水利共同体的解体时间未必统一 于明末清初时期 关键词? 环境? 灌溉? 水利共同体? 明清? 关中 作者钞晓鸿, 1968 年生, 历史学博士, 厦门大学历史系 (厦门? 361005) 本文所考察的关中中部渠堰水利灌溉系统,位于渭河北岸支流流域,除一级支流泾河之外, 还有冶河、清河与浊河后三条河流依次汇合后, 最后由石川河注入渭水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灌区广阔, 从战国至唐代,在关中乃至全国颇具影响后来灌溉面积 总体呈萎缩之势乾隆初年 拒泾引泉! ?? ? 堵塞引泾洞口而专以泉水灌溉,据称灌溉面积 七万! 余亩, ∀ 清末仅 二百余顷!, # 已失去关中水利的中坚地位上世纪 30 年代,随着现 代引泾工程??? 泾惠渠的兴建, 灌溉能力才大幅提高。
∃ 在传统引泾灌溉衰落之时,清河等引水 灌溉则愈益凸显清河亦名清峪河,由耀州南流进入三原、泾阳县,明代主要渠道有 6 条, 毛 坊渠、工尽渠、原成渠、下五渠 ( 分为 2 个渠系) 、木帐渠,灌溉田地千余顷 % 清河之东为浊 河, 又称浊峪河, 亦从耀州流入三原,上述下五渠之一与浊水 合流! 者为八复渠, 清代灌田 二百三十余顷!, 其他 5 条渠道共灌田 七百余顷!; 其他渠道同 光绪 )三原县新志∗ 卷 3 )田赋( 水利∗ 引康熙 )三原县志∗, 光绪六年刊本, 第 21页 b 渠、畅公渠、磨渠、下王公渠、上北泗渠、下北泗渠、仙里渠、天津渠、高门渠、广利渠、海 河渠、海西渠,明清灌田在 600 余顷徘徊 ∀ 上世纪 30 年代, 上述部分渠堰力图保持原有用水 规则并得到地方当局的确认,然而总的灌溉面积已明显下降 # 近年笔者在上述灌区考察, 找到若干有价值的民间文献例如清惠渠管理局所存刘屏山: )清峪河各渠记事簿∗ 稿本 ( 以下简称 )再稿∗) ,是当地水利历史、现状的资料汇编, 据 )弁言 自序∗, 重新抄录、编写于 1929 年此簿已经标点出版, 作为中法国际合作项目收入 )沟洫佚 闻杂录∗,阅读利用十分方便。
∃ 但是底本的价值不容忽视:如 )八复渠夺回三十日水碑记∗ 碑 阴 )会议章程六条∗, 标点本仅收录 4 条,并注明 缺一页!,但查底本原件, 碑文完整, 并未 缺页 % 更重要的是,结合 )再稿∗ 本作者笔迹及记载内容, 有助于判断笔者在当地查得的另一 文献实为 )再稿∗ 之初稿 ( 以下简称 )初稿∗) 李协 ( 李仪祉):)陕西省水利局训令∗ 字第 179 号,1936 年 3 月 22 日, 清惠渠管理局档案, 编号: 灌 01? 3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 )陕西省水利概况∗, 全国经济 委员会, 1937 年, 第 447 页 白尔恒、蓝克利、魏丕信编 )沟洫佚闻录∗, 中华书局, 2003年, 第 49? 140 页 )沟洫佚闻录∗, 第 125? 126、107? 108 页刘屏山: )再稿∗, 第 274、232? 236 页 该初稿原封面题有)水利局/ 会通行简章/规则∗字样, 无序, 长约 19 ? 5公分, 宽约 20 公分, 共 114 页 刘屏山: )初稿∗, 第 23? 24 页; )再稿∗, 第 174 页本文所用民间文献稿本均无页码, 文中所署为后 人添盖页码。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三联书店, 1981年) 、 )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等等新近出版的王元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中华书局, 2005年) 对清代部分已明显加强 黄盛璋: )历史地理论集∗,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耿占军: )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 西北大学出版 社, 1996 年, 第 64? 70 页; 桑亚戈: )从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看清代中叶陕西省河渠水利的时空特 征∗,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年第 2 期; 萧正洪: )环境与技术? ?? 清代中国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地 理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 26? 33 页; 李令福: )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 人民出版 社, 2004 年, 第 305? 316 页 通论性水利史著作此不赘引新修水利志如 )泾阳水利志∗, 送审油印稿, 1989 年; 前揭 )泾惠渠志∗; 通过民间文献进行的水权、水利社会史研究:萧正洪探讨关中水权的纵向变化及其特点,认为 明清时期用水权的买卖及其与地权的分离是其显著特点 ∀ 魏丕信就清代引泾工程的自然社会环 境、官员意识进行纵向考察,以此对 拒泾引泉! 的形成等进行分析。
前述中法合作项目一书 的 )序言∗, 对开展关中水利社会史研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表述,颇具借鉴意义 共同体的概念比较复杂,既指 原始共同组织!,也可以指资本主义以前 诸生产方式! ∃ 除了民族国家这样的大共同体外,还有所谓的小共同体? ?? 一般是指农村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内 聚性团体, 其具体形态多样,水利共同体即其一大陆学术界以前对大共同体的讨论集中于历 史上少数民族的演化进程, 近年来对小共同体的讨论渐趋热烈,而且结合与大共同体的关系来 分析在海外尤其是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同体长期是关注的主题之一; 日 本中国水利组织的开山之作出自清水盛光,而热烈讨论则在 1956 年由丰岛静英引起 % 丰岛静英以绥远、山西等地为例,阐述了 水利共同体! 理论:水利设施是共同体的共有 财产, 而耕地则为各成员私有; 灌溉用水是根据成员土地面积来平等分配, 并据以分担相应的 费用与义务; 于是在各自田地量、用水量、夫役费用等方面形成紧密联系,即地、夫、水之间 形成有机的统一 )陕西省志( 水利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 ? 萧正洪: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Pierre ?Etienne Will, Clear Water versus Muddy Water : The Zheng?Bai I rrigation System of Shaanxi Province in the Later?I mp erial Period. Edited by M ark Elvin 小山正明: )明末清初%大土地所有? ?? ∋ ( ?江南) ∗ + 地带, 中心? 安野 省三: )明末清初扬子江中流域%大土地所有 ?关− . 一考察?? ? 湖北汉川县萧尧寀% 场合, 中心 ∋ 滨岛敦俊: )业食佃力考∗,)东洋史研究∗ 第 39 卷第 1 号, 1980 年, 第 118? 155 页 了概括性表述,归纳整理了水利团体的组织、机能及其与村落共同体、政治权力的关系等问题 后又据浙江、山西等地的实证研究指出: 水利社会中,水利设施 为共同体所共有!;修浚所需 夫役 ( 即劳力) 、资金费用是以田地面积或者说 灌溉面积来计算!,由用水户共同承担;与各 自田地多少 ( 地) 相对应的用水量 ( 水) 与其所承担的相应义务 ( 夫役人力、金钱费用) 互为 表里,简言之, 地、夫、钱、水之结合为水利组织之基本原理!。
关于其解体的主要原因, 森 田明解释道: 随着明末大地主化的进展, 致原为水利组织之核心的中小地主阶层没落,遂造成 与既有之秩序发生矛盾、对立的情形加剧!,明末清初,由于中小地主的衰落与乡绅土地所有制 的发展,引起了 地、夫之结合关系的混乱与破坏!田地与夫役、经费之间未能统一,因而以 地、夫、钱、水为基本原理的水利共同体趋于瓦解笔者尚未见到森田明关中水利的实证研究, 不过其主编的论文集中,有论者指出明清关中灌溉系统中地主的 分化! 及 地主!、 佃户! 在资金、劳力方面的负担, 可见上述的水利共同体理论也在关中研究中得到呼应与继承 ∀ 大陆学界很少探讨水利共同体萧正洪曾提到关中中部的 水利共同体!,但 共同体的运 作及其机制! 并非其讨论 重点!, 作者力图论证传统农民环境资源利用富有效率钱杭考察萧 山湘湖的 水利共同体!, 宋代周边居民以 均包湖米! ?? ? 承担被淹土地的田赋为前提使用湖 水灌溉,并维护堤坝等;钱文指出,在总水量和灌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共同体内部依存关系 可以保持, 但经不起必然会发生的变动; 作者触及了水利共同体的解体并强调其中的自然与社 会因素,这是很有见地的, 不过所关注的是共同体的建立与调整而非解体。
上述森田明等所讨论的水利共同体及相关问题,逻辑分明、自成体系, 具有说服力其中 将所谓的 明末清初! 土地集中、大土地所有者增多作为论证水利共同体解体的基石因此, 若欲从实证与根本上对这种理论提出反思需要考察水利社会的土地占有状况 二、关中部分地区的地权状况 本文所考察的泾河及石川河支流清河、冶河、浊河,主要流经泾阳、三原、富平等县, 所 以这里围绕这几县进行分析 明清时期,泾阳县人多以经商致富, 对农业经营似乎兴致不高,地方志一再称: 泾之饶, 原不出于土, 故民亦不甚爱土 !∃三原县,清代的数部县志亦找不到大土地所有者,反而称 中人之家不能逾十亩!; 卑县富户,全恃贸易,每家仅有墓田数十亩,皆给予守墓之人耕种, 并不取租, 只令纳粮! % 清人指出, 上述现象在关中较为普遍, 关中致富皆从商贾起家,其多 种地者则否, 富民种地无过百亩者! ∋ 该县与渭南县的相 邻地带,1949 年以前民谣称: 三间一院, 马房偏岸; 大妇小妾,一点点年纪;顷亩田地,雇两 (193( 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 ∀ # ∃ % 森田明: )清代水利史研究∗,第 3? 13、171? 206 页; 森田明: )清代水利社会史 研究∗, 郑樑生译, ( 台湾) 国立编译馆, 1996 年, 第 3? 41、341? 405 页; 松田吉郎: )明清时代陕西泾 水流域%水利灌溉0 1 2 3∗, 森田明主编)中国水利史%研究∗, 国书刊行会, 1995 年, 第 363? 394 页。
萧正洪: )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 ?? 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 学报∗2000年第4期钱杭: ) 均包湖米!: 湘湖水利共同体的制度基础∗,)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康熙 )泾阳县志∗ 卷 3 )贡赋志∗, 康熙九年刊本; 道光)泾阳县志∗卷 4)食货略∗, 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乾隆 )三原县 ( 刘) 志∗ 卷 1 )地理志∗, 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光绪)三原县志∗卷 8)杂记∗, 第 14 页 b 张鹏飞: )关中水利议∗ ( 不分卷), 关中丛书本, 第 12 页 a 乾隆 )富平县 ( 乔) 志∗ 卷 3 )乡甲∗, 乾隆五年刊本 ! 至今当地老农仍能吟诵,可见富户拥有的土地亦不多实际上整个关中的地权亦较平 均,已有论文加以论证,此不赘述 ∀ 不过既然探讨灌溉, 就需要对灌溉区的地权状况进行考 察 表 1? 道光年间冶河高门渠利户及田地统计分析 田地区间 利? 户田? 地水田类别及数量 户数及百分比 ( % )田地总量及百分比 (% )下水地中水地上水地 0? 2522759?112159 ? 80015 ? 062070 ? 50063 ? 30026 ? 000 25? 508522?143081 ? 00321 ? 492943 ? 423104 ? 08033 ? 500 50? 75277?031584 ? 63011 ? 051490 ? 3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