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与原子课堂导入.doc
3页课题 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 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教学重点】1、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1、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2、 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经过花圃会闻到花香,经过加油站会闻到气油味,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二、 讲授(一)分子的基本性质探究1、P48实验3–1:品红的扩散(演示)现象: ;结论: 。
讨论:(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2)当整个烧杯中的水的颜色一致时,分子是否停止了运动?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我们先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2、3-3 以及打比方[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P49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做氨水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讨论:(1) 步骤一中向20ml蒸馏水中加5-6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步骤二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小结: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结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3、 分子间有间隔的探究(1)1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100ml呢?(2) 为什么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3) 夏天自行车的气能打得太足吗?(4)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对吗?小结:C、分子间有间隔用分子的观点分析: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三、活动1、P48实验3–1:品红的扩散(演示)现象: ;结论: 。
讨论:(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2)当整个烧杯中的水的颜色一致时,分子是否停止了运动? 2、P49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做氨水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讨论:(3) 步骤一中向20ml蒸馏水中加5-6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 步骤二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四、 练习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氧化镁 D.液氧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3、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五、作业1、.水结成冰是( )A.分子变大了 B.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 D.物质种类变了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氧化镁 D.液氧3、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分子间有一定的 。
如果 很 时,物质呈气态; 很 ,则呈液态或固态 六、测试1、、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七、课后作业 1、.水结成冰是( )A.分子变大了 B.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间的距离变了 D.物质种类变了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氧化镁 D.液氧3、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分子间有一定的 。
如果 很 时,物质呈气态; 很 ,则呈液态或固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