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方法论.ppt
12页研究方法論-實地理論(Grounded Theory) 韋聿 家仲 苔瑋 意詮一、實地理論所強調重點為何?請舉 例說明之實地理論重點為►1.資料收集和分析是同時進行的因為研究者必 須依靠大量的、豐富的資料,建構出理論►2.研究的過程和產出是從資料建構成,非從理論 演繹而成的►3.實地理論不若傳統量化研究的驗證而是從特 定關對象、限定議題、並有系統性的比較,以賦 予這些主要特質一個名字,稱範疇 ►4.從資料中發展新的理論詮釋►5.登錄:分析資料的初步階段,編目、分類資料, 此重視解釋和詮釋其步驟簡化為標籤、分類、 整合、組織資料資料來源有田野筆記、面談、 個案歷史等登錄分兩個階段:初始階段為定義和 發現資料,譬如將面談陳述紀錄後,再為各案的 陳述作編碼,第二階段為聚焦登錄,即選擇和概 念化選擇面談資料中的重點,再概念化登錄其 上►6.寫筆記(memo):針對資料和編碼範疇詳細描 述想法分為初步筆記、分類筆記、整合筆記►7.理論性抽樣:從資料中擷取假設演繹成觀察 訪問切入點的原則二、實地理論評斷標準為何?請舉例 說明之實地理論評斷的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七點:►概念會產生嗎?►這些概念彼此是否系統性關連?►這些概念彼此關連嗎?分類適當嗎?他們具有概 念密度嗎?►理論中含有足夠的的變數嗎?►影響研究現象的狀況是否有構建於解釋中?►這些過程是否有納入考量?►這些理論性的發現顯著嗎?有何發展性呢?為了回答實證主義對於質性研究的質疑,直性研 究者也開始形成不同的思考來反應「效度」、「 信度」的問題。
Lincoln和Guba早期也提出三項論 點(胡幼慧,1996:144):►確實性:即內在效度,只研究資料真實的程度►可轉換性:即外在效度,指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 感受與經驗,能有效的做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 文字描述►可靠性:即內在信度,如何取得可靠的資料,乃 研究過程中運用資料收集策略的重點三、試述質性研究寫作的難題為何? 如何解決?請舉例說明之一)起頭難 § 寫作計畫►研究目的之陳述►詳細的繕寫大綱►寫作作風的決定 § 何時寫?質性研究者開始寫作的時間絕大部分在很早的 研究階段,甚至可以在下田野之前便起草,書寫 應是隨時的、自由的§ 資料如何組織?可以按議題、對象群、情境來歸類,Wolcott強 調資料的處理重點不在於盡量累積資料,而是盡 量捨去,也就是一種去蕪存菁的功夫 (二)收尾難 § 重新修訂vs.編輯工作檢視全文時,重新捕捉研究的核心,進行重新 修正,而非編輯而已 § 總結vs.下結論應避免經由質性探索及分析而驟然下了超出其 範圍的結論,在提出個人的意見時,應明白指出 這為作者的思考可以用「總結」、「建議」、 「引申意涵」及「個人反思」作為可行收尾的方 式四、試分析與評論「誰成為失能老人 的照顧者?」一文之研究方法。
►本文之結構,是以數位受訪者為訪問對象,藉由 對於受訪者的訪問中,將受訪者談話內容分類與 歸納,整理出對於家中老人照顧,乃至於整個家 族間問題的瞭解►在這樣的研究過程中,受訪者的言談依據其談話 之意義,而將其分類,不但能夠瞭解整體受訪者 間談話的共通性與意義的相同處,也可以較易瞭 解受訪者心中對於特定問題的看法,進而瞭解其 問題之癥結所在►在訪談中,可以瞭解到性別所產生的文化差異, 與上一篇的實例相似,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顯的 吃重,但所獲得的肯定並不如男性;相反的,同 樣是在相同的期待與情境下,男性能夠獲得較多 眾人的理解與同情,而非女性會遭遇到的責怪與 不諒解►而弔詭的是,在許多關於女性社會關係之文章中 ,也反映了這個事實:女性似乎也會經由學習化 的過程,不知不覺、甚至是理所當然的態度,在 之後來面對其他處於相同或類似處境的女性,而 當事人也不覺得有何不妥這與我們一般所能理 解的想法有所不同就這一點上,可以呼應在文 章中所提到的文化性和其所造成的觀念矛盾►不過,此研究也有些缺點在研究過程之中,很 明顯的過於著重在女性受訪者的觀點上,缺少男 性觀點的呈現研究中受訪者的對照,是研究是 否具有信度與效度的關鍵。
就書中所摘及的內容 來看,或許對於研究觀點與內容上,這樣的憂慮 是具有些許的理由的►此外,在受訪者言論的採用上,有偏向單一態度 之趨勢,其是否真正能夠有效瞭解受訪者心中之 看法,或只是一個偏見的反應?文化的反應同時 也可能會造成觀點的預設與視野,這都是這個研 究在結果上可能會造成的一些問題,也是值得仔 細瞭解和改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