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docx
8页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分层作业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的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B.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C.这首诗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喜悦之情D.这首诗的尾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2.下列对《赠从弟(其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3.下列对《龟虽寿》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表明诗人要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下列对《梁甫行》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但这里的人生活很幸福B.“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写了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C.“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D.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二、情景默写5.理解性默写填空曹植《梁甫行》(1)诗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达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写出了海边人民衣不遮体、粗陋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从侧面反衬出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凉以及他们内心的恐惧与凄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理解性默写填空曹操《龟虽寿》(1)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人生苦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壮志犹存、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珍惜生命,敢于有所作为,让有限生命得以永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理解性默写填空《庭中有奇树》(1)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之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子默写8.理解性默写填空 刘桢《赠从弟(其二)》(1)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描写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呼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柏意态从容、志节坚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调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辛弃疾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中,“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请对《赠从弟》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梁甫行【三国魏】曹植八方各异气①,千里殊②风雨剧③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④依林阻⑤柴门⑥何萧条,狐兔翔⑦我宇注】①异气:气候不同②殊:不同③剧:艰苦④行止:行动的踪迹⑤林阻:山林险阻之地⑥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⑦翔:悠闲自在地行走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首诗描述了边海百姓的艰苦生活,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百姓生活的困苦不堪的惨烈景象。
B.诗的开篇描写自己现象,写了各地自然环境不同,所遭遇的风雨灾害也迥异C.尾联通过狐狸、野兔的正面描写,写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D.颈联写出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白天足不出林莽,黑夜也不敢明火高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2)本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踌躇满志时的诗作B.诗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说明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C.这首诗主要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D.诗歌的最后两句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13.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5.请简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1.C【详解】C.错误,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2.C【详解】C.错误,以“谷中风”的迅疾衬托“山上松”的坚韧3.B【详解】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全诗的核心,表明诗人要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虚度一生4.A【详解】A.错误,应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5.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详解】本题中“哉”“象”“萧”“翔”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6.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详解】本题中“竟”“腾”“骥”“枥”“暮”“盈缩”“怡”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7.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注意重点字“华滋、攀、折、遗、馨、盈、袖、致”的书写8.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瑟、罹、凝”等字的正确书写9.表达了作者对年少有为、不畏强敌的孙权的赞美,希望南宋也有这样的英雄;也暗示了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意思对即可) 10.示例一:运用对比,突出狂风中松树坚劲的形象示例二:“一何”是“多么”的意思,连用两个“一何”,强调了风之“盛”、松之“劲”意思对即可)【解析】9.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意为:生下的儿子就应当如孙权一般从“年少万兜鍪”可知孙权年少有为,“坐断东南战未休”可知他不畏强敌,有建功立业之心而后面句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作者赞叹其这种英雄气概,希望后人仿效这里是借古讽今,借孙权的历史事迹,表达对南宋朝廷屈辱求和、苟且偷生的失望与愤慨之情1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为: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画线句突出特点是用了两个“一何”,“一何”是“多么”的意思,两个连用,突出强调了作者对松树在劲风中不改本性的赞美之情;并且前后两句形成对比,用风的强盛突出了松枝的强劲,寄托着作者以松柏高洁、坚贞的品性喻人,勉励其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亦以自勉的情感。
这两点都与课文《石壕吏》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致,所以解答此题可以从对比的角度赏析,也可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11.(1)C(2)诗歌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