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保持自信(儿童心理).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400520
  • 上传时间:2017-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1.0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保持自信》第一部分1、所有的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就得到了结论:"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是他们在童年环境中的依赖地位的产物,并永久的刻印在心里在出生的头五年,许许多多事情夹杂着强烈的情感,被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并且在以后,随时可能再现如果现在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依赖的情形中,我们就又回到了"小孩",并体会到与幼年时同样的情感或许我们又感到"我不行–你行"在毕生的时间中,我们都把时间用来抛弃、战胜、证实或者推翻这个幼年得出的结论2、当我们长大后,就忘了儿时眼中的世界,忘了我们是多么软弱无能,甚至忘了"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但这个结论一旦得出,就被永远的印记下来,即使这种结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愉快,却很有生命力 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 PSYTOPIC 同样感兴趣,网址是 P 这是Psytopic 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 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3、但为什么有的儿童一开始就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快乐呢?难道他们不认为"我不行–你行"吗?事实上,只有父母无私的倾注爱于孩子,在他们思考时,始终如一的给予可靠的指导,并亲自示范他们是如何去做,儿童才会感到快乐。

      这样,儿童在以后的思考和行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出自己的胜任感这种胜任感也被印记下来,并可以伴随着自信感而再现4、然而,和成人一样,即使是自信的儿童也同样有"不行"的时候当我们出于一种依赖和无助的环境中时,就会唤起幼年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不行"5、但是我们是如何得到另一半结论:"你行"的呢?"你行",是因为父母给予了儿童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和情感的交往,我们将这些交往成为"抚慰"6、我们曾经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更改的"我行–你也行"的态度更多的来自有意识的思考,来自于我们的信念和对行动后果的预期,而不是情感它摒弃了我们童年的结论,并且断言,我们不再是软弱无能和依赖他人的孩子7、"我行–你也行"的意思是要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待,而不是物要最大限度地看到他们所具有的潜能,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而不管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它同样说明我们也应如此看待自己8、"我行–你也行"是对我们内部心理结构的修正,这样以来,我们或许能够颇有作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获得的结论会被抹去;过去的结论一旦记录下来,就会被永远保留,并且经常被唤起幸运的是,我们后来的结论也被记录下来了我们越是自觉的使用这种新态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改变我们日常相互作用的实质、改变我们的交际方式、我们的态度、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以及我们控制情感的方式。

      现实生活中虽然充满了斗争,但我们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还存在着更美好的东西在指引我们前进29、"父母"影响我们现实生活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内部对话"别人很难伤害到我们的情感,除非是他们能够激起我们的"父母",使我们从内心受到谴责我们内心有一个专制的"父母"10、儿童、父母、成人是什么?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影响力"儿童"–欲望、自我、好奇、直觉、需要、动机你是主宰,而我不是”,“如果我这样,我就行”是需要和动机的源泉想干"父母"–要求、指导、条条框框、内心谴责不得不干"成人"-思考、解决问题、调节父母—儿童关系如何干第二部分11、如果儿童时代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自由发挥,"儿童"就可能是我们人格中最愉快的部分如果儿童时代充满了恐惧、威吓和自私,"儿童"就会成为我们人格中产生麻烦的部分12、"成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父母"跟上时代的变化年轻人只有发现"父母"中的信息的大部分是可以信赖的,相信"父母"所言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才能获得安全感13、大脑将生活中的事按顺序高保真记录,并且将与那些经历相联系的情感也记录起来14、如果情感表达总是遭到歪曲和否定,儿童也许会怀疑自己的感受,开始拒绝体验感情,到后来他也许就变成一个毫无情感的人。

      15、我们虽然不能直接调节我们的情感但我们可以从情感的起因入手,然后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情感16、相互作用分析的目标是通过明确地鉴别出"我的哪部分人格在起作用",以及通过与今日现实的对照,评估出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来强化和解放"成人" 相互作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具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往往可使我们摆脱过去限制,带来新的选择机会17、产生消极情感的最常见原因,是我们未能使对成功的愿望如愿以偿18、只有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来抚养下一代,并坚定的地、始终如一地选用某种不使用惩罚的培养方式,才能使这些孩子不畏惧生活19、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爱,也许会决定永远不再亲近任何人他给自己规定了种种不与人亲近的禁令,以避免再次经历失去爱的痛苦他认为:"将不再去爱,那么我也就再不会受到伤害了"3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相信你会对 PSYTOPIC 同样感兴趣,网址是 P 这是Psytopic 的指纹密码:aHR0cDovL3d3dy5wc3l0b3BpYy5jb20v,您可以凭这个指纹在 google搜索到我们的网站20、我们应该以历史的观点看待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并且看到每个人在创造性活动中都起到过一定作用。

      第三部分21、我们无法把握每一件事情,但我们却能够把握某些事情,如果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有关,那么,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将会与我们有关22、对孩子而言,"照我做的去做"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信息"照我说的去做"也很必要当我们说的和做的所提供的信息一致时,对孩子的影响和启发最有效23、你和“父母”之间不断进行着内部对话,当我们进入这个对话中去时,我们便堕入到过去的现实中,暂时离开了和我们在一起的人而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自信",一般意味着能与人们进行正常交往因此,了解内心对话是如何使我们在谈话中走神的,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同别人保持正常接触24、内心对话可被理解为从此时此处("成人"的感性认识)到彼时彼处(昔时"父母"与"儿童"对话的情境)的意识转变25、走神最厉害的是”乖孩子”它们是由"父母"控制的个体其"儿童"受到了压抑儿童被压抑的原因是抚慰被剥夺,而抚慰未被剥夺的原因是他们不能意识到和记录到外界的刺激其成年的职能预先给内心的"父母"–"儿童"对话所持久占据26、”乖孩子”经常受到压抑,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人在他们生活中的存在,由于他们的意识总是内向的,反复说着"应在、不应该、必须"和诸如此类的其他词汇。

      因此他们耳中听不到赞扬,精神因缺少抚慰而趋于死亡他们尽管在不断尝试获得赞赏,却很少感受到赞赏他们不断问着"我做得怎么样?",以至于他们不能真正关心别人"做得怎样" "乖孩子"从来不表示否定和反对,他们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创一次笼子就留下一次感情受挫的纪录”偶尔"乖孩子"也抽象无力的发泄不满他们的思绪不在现实生活中27、”乖孩子”不去思考、也不去发问、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使别人高兴,去适应地球上每一个人的需要他们对他人采用唯一"非难"的方式就是和解28、"行的人"在现实中生活,他们对社会有益,还令人感到十分愉快"乖孩子"常常微笑,"行的人"不仅微笑、还会开怀大笑和哭泣29、如何削弱内心对话影响,摆脱过去粗暴束缚去享受生活?“追根溯源”是一个要求成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我们转换到成人时,内心对话就停止了;另外 “追根溯源”可以看到我们"父母"中到底装了什么第三,可以促使我们进入到做出决策的时候,即: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在今天我们却能改变自己430、"乖孩子”每撞一次笼子,就留下一次感情受挫的记录有时他们把怒气朝向年幼无力的反抗者;或者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发泄怨气,虽然平时他们很少发泄第四部分31、"乖孩子"的愈后是良好的,因为其取悦父母的技能可以有所帮助。

      痊愈的"乖孩子"没有必要停止去做好事,但他应该选择能去做什么样的好事过去,他不敢拒绝别人,也不知如何分辨该拒绝什么,一旦他的"成人"获得解放,他就可以自由地处理别人发出的成千上万的信息,并可以在迄今整理的信息基础上,判断哪些人值得信任,哪些不值得信任32、追溯根源的七个步骤:1、承认自己受到了伤害不能否认感情,因为它们不是通过身体语言发泄出去,就是泄进我们的身体内部,导致种种病症承认情感是改变的第一步2、是哪部分受伤害了?–儿童3、用恰当的言辞描绘受伤时的情感从而挖掘这种情感的根源–以及相应的结论4、找出是如何触发这种情感的5、情况下你的"父母"、"儿童"是如何对话的?一定要追溯出这种对话,这是关键6、假想再遇到这种情况时,能干些什么不同的东西?7、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能采取什么不同的态度呢?33、你害怕挑衅吗?除了惊恐外,你还有什么感觉呢?"父母式"的保护方式,可能是不要接近那种事情,而你的成人则能采用比较好的方式保护你34、很多问题是"父母"中的信息造成的,然而却常常不能意识出来,这时"追溯根源"就能起作用了35、为消除困惑,首先要把所有"外部"信息和"内部"来自"父母","儿童","成人"的信息区分开来。

      36、作出决定总比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要强,这无庸置疑37、如果我们想身心健康,就要及时和适当的处理信息,如果信息积累太多,就可能使人感到疲劳和不适38、消极忍受是一种处理困惑的无效方式放弃自己的决定,被动的屈从于他人,将"让别人满意"作为一种解决困惑的方法,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会成为在5肯定自己和建立自尊时的障碍要消极忍受的决定,人们常常用"无行为"的方式,这是人们在争取"自我实现"等努力落空时,保持消极的内心平衡的一种方式39、交谈是得到别人帮助的一种方法,交谈可使问题具体化,排除不清楚之处,还可使我们得到安慰我们能跳出个人小圈子,去面对生活现实,这样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可以看到别人对自己谈话的反应第五部分40、勇于提问这是一种"行"的表现澄清问题,建立起有利于41、在权衡哪一种行动最好时,列出每种解决方案和与之相适应的困难是很有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双向努力",即列举出各种解决方法的有利条件,并在可能的话,同时按多种方案去尝试42、向专家请教获得精确信息做出重大决定略去枝节问题43、接受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减少自己的困惑,却不能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44、消极态度是一种有所控制的不介入形式,年轻人在与父母相处时,常使用消极态度作为一种反控制方式。

      它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但由于回避了其他人,从而也就切断了抚慰的来源一个完全回避他人的人,会因缺少抚慰而痛苦45、另一种保护方式是恫吓:怀有敌意、粗暴无理这种人是非常孤独的,它们能赢得一些胜利,但不会赢得朋友46、回避、恐吓、理智化和礼仪,使我们免于和他人接触,但同时,也使我们失去抚慰,(因为抚慰来源于他人)以这种方式生活,就像一个缺少补给品的堡垒,我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很久47、成人的保护方式:眼睛的接触、理解他人、预测、多种准备选择方案、契约48、对婚姻伴侣的心理状态保持敏感,是幸福婚姻的要求之一49、什么样是好的契约:1、不是单方面的2、内容中应有使双方"儿童"获得满足的成分3、契约是"成人"之间的约定4、契约对双方都是公正的5、契约是简单的,但并非过于简单6、以引起的后果,而不是借助于惩罚来说明不履行契约的害处7、将契约写下来8、契约是可以反复协商的650、"父母"制止者:是在内心对话持续不断,失去"成人"状态时的一些简单的自卫方法,可以在此时保护自己,回到"成人"状态这是一种应急方法,能暂时从内心谴责中解脱出来,使"成人"进行简单的观察第六部分51、对每一个人来说,抚慰都有一个适当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感到不适。

      而在其界限内,则会感觉良好52、使获得的抚慰达到适当程度的最常见途径是游戏游戏是一系列互补的、间接的相互作用,它们逐渐达到某种精心确定的、预期的结果游戏产生于对抚慰的渴望在人们急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