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特高压报告(精).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4691770
  • 上传时间:2019-1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6.94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的分析与研究 ———高电压技术目录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前言一、国际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1)美国的特高压技术研究美国在AEP、和通用电力公司等于1974 年开始在皮茨菲尔德的特高压输电技 BPA术研究试验站进行了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电晕损失和其他环境效应的实测美国邦纳维尔电力公司从 1976 年开始在莱昂斯试验场和莫洛机械试验线段上进行特高压 输电线路机械结构研究,并进行了电晕和电场研究,生态和环境研究、噪声和雷电冲击绝缘研究等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于 1974 年开始建设 1000~1500kV 三相试验线路并投入运行,进行了深入的操作冲击试验和污秽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测量了电 磁环境指标,并进行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场效应的研究,以及杆塔的安装试验、特大型变压器的设计和考核的试验研究2)前苏联的特高压技术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前苏联为了解决特高压输电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问题,国家组织动力电气化部技术总局、全苏电气研究所、列宁格勒直流研究所全苏线路设计院等单位济宁特高压输电的基础研究。

      从 1973 年开始,前苏联在白利帕斯特变电站 建设特高压三相试验线段,长度 1.17km,开展特高压实验研究1150 kV 设备由白利帕斯特变电站的 500kV 开关站通过一组 1150/500/10kV, 3×417MVA 自耦变压器供电3)特高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长远看随着能源开发重点逐渐西医河北一,能源的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是发 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输电在我国能源输送中的比重明显偏低特高压输送容量大、距离远、能耗低,占地省、经济好,与输煤相比,输电在效率、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 2004 年底提出发展特高压以来,我国用 4 年多的时间,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输送能力最大、代表国际输变电技术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这在我国乃至 世界电力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成投运,是中国特高压恢弘蓝图的精彩起笔目前四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后续特高压工程正在快速有序推进一个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一快捷高效的电力“高速公 路”将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资源配置能力强的现代化大电网,促进大煤电基地、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不断促进能源资源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为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清洁、更高效、更经济的能源支撑。

      二、特高压电网的发展目标发展特高压输电有三个主要目标:(1)大容量、远距离从发电中心向负荷中心输送电能 (2)超高压电网之间的强互联,形成坚强的互联电网,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整个电网内各种可以利用的发电资源,提高互联的各个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在已有的、强大的超高压电网之上覆盖一个特高压输电网目的是首端和末端之间大容量输电的主要任务从原来超高压输电转到特高压输电上来, 以减少超高压 输电的距离和网损,是整个电力系统能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并更经济更可靠运行建设这样一个特高压电网的必然结果是以特高压输电网为骨干网架,形成特高压、超高压和高压多层次的分层、分区,结构合理的特高压电网发展特高压输电的三个目标,实际上也是特高压输电的三个主要作用如何发挥特高压的输电作用,由国家电力工业的的发展环境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正在逐渐形成根据超高压电网形成的过程、规律和特高压输电的作用,以及中国发电资源和负荷中心的地理分布特点,中国特高压输电预 计将从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工程或跨省区电网的强互联工程开始, 随着用电负荷的持续增长,更多高效率的特大型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更多大容量规模发电厂和发电基地的建设, “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输电容量的持续增加,将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特高压骨干网,从而逐步形成国家特高压电网。

      三、发展特高压的意义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以煤炭为主,而我国煤炭资源多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与此相对应,东中部地区已经基本没有环境空间考虑到东西部地区在环境空间、人口密度、电源装机密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发展特高压电网,加大西部、北部煤炭产区燃煤电厂建设和电力外送力度,将煤炭资源更高比例地转化成电力,并远距离输送至东中部地区,既可以缓解东中部地区的环境压力,充分利用西部、北部地区的环境容量空间,又可以减少全国的环境损失,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提升社会效益增强能源供给安全性,相较于超高压输电,特高压输电还能够大量节省输电走廊,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建设燃煤电厂的土地使用条件较为宽松东中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价值高,资源十分稀缺通过扩大跨省跨区电力输送规模,可以大量节约东中部土地资源,在西部、北部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资源建设电厂,替代东中部建厂的土地占用,通过产业布局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发展特高压电网,实际上还节约了燃煤运输资源,能够更好地保障电力供应未来,随着东中部地区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条件制约,煤炭生产建设重点逐步西移、北移,煤炭运输距离将越来越远,规模将越来越大。

      发展特高压电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是解决我国煤电运综合平衡难题的关键举措,对提高能源生产、转换、输送和利用效率,优化利用全国环境资源,增强能源供给的安全性意义重大第一章 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分类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在500kV以及750kV交流和±500kV直流之上采用更高一级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包括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和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两部分,由特高压骨干网架、超高压、高压输电网、配电网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大电网特高压输电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的,其目的仍是继续提高输电能力,实现大功率的中、远距离输电,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建成联合电力系统其具体分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和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 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概述目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经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不仅需要对电磁环境影响、绝缘配合和外绝缘特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而且还需要结合特高压的特点对输电方案拟定、换流站站址选择、线路路径选择以及系统方案比较等主要技术原则进行充分论证,才能为项目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全世界范围内,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曾动工建设哈萨克斯坦—中俄罗斯的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输送距离为2400km,电压等级为±750kV,输电容量为6GW;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共同开发的伊泰普工程采用了±600kV直流和765kV交流的超高压输电技术,第一期工程已于 1984年完成,1990年竣工,运行正常;1988-1994 年为了开发亚马逊河的水力资源,巴西电力研究中心和ABB组织了包括±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发工作,后因工程停止而终止了研究工作。

      2、 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概述特高压交流输电是指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损耗低、占地少等突出优势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具有输送容量大、输电损耗低、节约线路走廊等优点,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可很好地解决超高压线路输送能力不足、损耗大、经济发达地区线路走廊紧张以及超高压系统短路容量超标等问题,在发电中心向负荷中心远距离大规模输电、超高压电网互联等情况下具有明显的经济、环境优势,是我国电网发展的方向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具有如下的优势:按自然传输功率计算,1条特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相当于4~5条500kV超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约4000~5000MVA),这将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和大大提升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技术的角度看,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实现提高电网输电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还能够取得减少占用输电走廊、改善电网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从经济方面的角度看,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输送10GW水电条件下,与其它输电方式相比,特高压交流输电有竞争力的输电范围能够达到1000~1500公里如果输送距离较短、输送容量较大,特高压交流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发展前景:电力系统和输电规模的扩大,世界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美 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先后进行基础性研究、实用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成套的特高压输电设备前苏联已建成额定电压1150kV(最高运行l200kV)的交流输电线路1900多公里并有900公里已经按设计电压运行;日本已建成额定电压l0OOkV(最高运行电压llOOkV)的同杆双回输电线路426公里百万伏级交流线路单回的输送容量超过5000MW,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可靠性3、课题研究内容本文基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分别从内部过电压和外部过电压两个方面对输电线路过电压原理和计算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内部过电压方面:空载线路的电容效应、接地故障(单相或两相)引起的工频电压的升高、空载线路跳闸过电压进行分析,导出过电压计算公式,为电力设备选型、继电保护提供一定的选择依据外部过电压方面:由于输电线路过电压主要原因是雷电灾害,本文将主要讲解雷电过电压的几种基本形式(直击雷过电压、雷电感应过电压和雷电侵入波)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第二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分析(一)内部过电压1、 线路末端的工频过电压 工频电压升高主要是由空载线路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和甩负荷等原因引起的,与系统结构、容量、参数及运行方式有关。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大、线路长,所以工频暂态过电压高 L、C串联电路中,如果容抗大于感抗,即1/ωL,电路中将流过容性电流,它在电感上的压降Ul抬高了电容电压Uc,即Uc=E+UL,(E为电源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容效应空载长线路可以看成是无数个串联连接的L、C回路,由于总的对地容抗一般远大于导线的感抗,由于电容效应的影响,线路上的电压高于电源电压,而且越到终端,电压越高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中,我们已经推导出了输电长线路电压、电流的方程如下:=cosh+sinh (1)=cosh+(/) sinh (2) 式中:、为线路任意点的电压、电流;、为线路末端电压、电流;= ——线路波阻抗,R、L、G、C分别是单位长度线路的电阻、电感、对地漏电导、电容;=——输电线路传输常数;——线路长度;对于和,忽略对地电导G和线路R后,简化如下:== (3) == (4) 线路末端接有负载的等值电路可由下图表示图1 线路末端接有负载的等值电路根据上图,可列出电源电势、电压、电流的关系式:=++ (5)将(1)(2)式代入上式可得末端电压和电源电势的关系如下:= (6)当线路末端开路,=0,=,由==,=,则末端线路电压与首端电源电势的关系如下:== (7) 式中,为电源阻抗,为线路波阻抗,为相位系数,在频率为50Hz是,=/km, 。

      如果电源容量为无穷大,即=0, =0,则有 = (8)图2 空载长线末端电压升高与线路长度的关系图中画出了不同线路长度下的终端电压升高与长度的关系可以看出,当==,即=/=1500km时,终端电压将趋于无穷大当电源容量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