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的来历简短.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5003752
  • 上传时间:2024-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的来历简短1. 古诗的起源[简短些]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 从音乐角度上分,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有“赋, 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 《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 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 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 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 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 于音乐性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 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 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 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 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 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 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 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 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 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 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 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 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 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 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 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 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 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 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 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 (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 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2. 诗的由来,要简短 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 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 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 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原始人一面劳动,一面发 出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以忘却劳动带来暂时的痛苦和振奋精神,协 调动作渐渐这种单纯而有节奏的呼叫声,发展成为模仿劳动本身的 声音和表达劳动者本身感情诗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 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所以我们说,诗是 普遍的艺术,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优美之处, 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在艺术领域中,诗 无所不在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诗歌的美也不时出 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科学著作中的精美片段,甚而在人的生活 状态、工作状态中也散发出智慧光彩都有诗的踪影。

      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 素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3. 诗歌的起源简短一点起源 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 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 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 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 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 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 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 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 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以入乐与否,区分歌与诗,入乐为歌,不入 乐为诗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 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严格地说它是歌,正因 荷花 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 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 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 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 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 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4. 古诗的历史和由来,简单一点,最好 50 字左右坐等啊啊啊啊啊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 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 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 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 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 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 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 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 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 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 响扩展资料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 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 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 《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 (长律)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古诗5. 诗歌的起源与历程,简短,被采纳者重重有赏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 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像《左传》所记的宋国筑城民 夫们讽刺华元的诗,就是口头创作,那些民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诗歌,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 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 的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 歌也.”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 已经说不很清楚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 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 年 间的305首诗歌.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 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60首诗,《雅》包括105首诗,《颂》包括40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 和风格都有不同,文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别.不难看出,最初诗歌源于 生产劳作,逐渐发展到抒发内心情感.诗词歌赋,都有其格律,如“七 言律诗格律:平起平收:平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不多列举了,词牌亦是 如此,填词更难于赋诗,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 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简短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总结, 你看着删减一些吧,主要我也不知道你做什么用,如果有帮助,望采 纳~。

      6. 二十句古诗及其意思和由来(要简短)1. 汉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 北朝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3. 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 李峤《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6.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7.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10.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山11.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12.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14.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15.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6. 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7.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18.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19.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流7. 古诗的由来“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 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 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 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 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 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 “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 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 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 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