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doc
3页最新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案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1、 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单元的分布状况2、掌握东北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状况,掌握该地区各类农业区的生产状况4、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图解地理 读图4.1和4.3u 东北地区包括 些省份u 东北地区的地形都有哪些?自学教材地理条件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 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 生产基地2、自然条件: A耕作制度: 年 熟(1)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 气候, B生长季节: 月 冬季 ,夏季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作物品种: 作物 无霜期由南向北部依次 , D农事活动: 播 收年降水量 毫米2) 地形条件:包括 , 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3)土壤条件: 和 土广泛,土层深厚, 含量高,肥力 ,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1) ,邻近辽中南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 、 等生产资料2) ,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3) ,一方面使农业经营规模 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 的发展自我检测1、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二熟作物的需求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影响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2、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B.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C.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图解地理 读图4.4和4.5:u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u 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u 影响东北自然条件南北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u 东北地区东西向积温的分布规律是? 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主导因素是什么?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地区可划分为 大农业生产区域,依据是 、 、 和 及 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区域分布地区主要农产品耕作农业区玉米、 、 小麦、 水稻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的 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长白山的 , ,延边的 ,辽东丘陵的 畜牧业区呼伦贝尔地区的 和 ,松嫩平原西部是 的商品生产基地知识回归地图探究活动1、 分析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资料:棉花是喜热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例如:尼罗河谷地、三角洲,乌兹别克,美国棉花带,南疆等地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都很少,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冬冷夏热,冷热变化悬殊,气温日变化大,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风多且强。
土地偏碱性,适合棉花生长 棉花生长期为200天,采摘期集中在40天的时间内,每年9月至10月,棉花必须采摘完成,否则到10月底,棉桃就要落地由于新疆地多人少,在新疆棉花产量日益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幸福的烦恼”——采棉人力的严重短缺每到棉花成熟季节,仅靠本地棉农的人手,已经无法抢在无霜期结束前收获全部棉花,而机械化采摘目前还存在技术障碍难以实现规模普及这样,每到九、十月间,新疆就形成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2、分析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的地理条件资料: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降水丰沛,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其他地区无霜期为300-33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