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后的社会角色剖析.pdf
4页吕后的社会角色剖析——读《史记·吕太后本纪》有感摘要: 她是一位隐藏在汉宫帷幕后的统治者;她不是帝王却胜似帝王;她曾经只是一个普通小吏的妻子,但却首开中国历史上女性掌控朝纲的先河她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唯一详细记载的女性 --- 吕后本文将从社会角色理论出发,分析吕后的形象关键字: 角色理论;吕后;社会角色指的是一种社会期待或行为模式[1]在风风雨雨的历史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角色意识的作用和角色冲突的合力结果客观地剖析一个历史人物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仅可以使我们加深对一个时代的认识,而且能为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吕后是 《史记》 中唯一一个司马迁为其做本纪的女性 像许多历史人物一样,她是个毁誉不一的人选择吕后作为剖析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一、吕后的角色意识和角色集在历史舞台上,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所谓角色即是与某一特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 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对象面前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对于吕后来说,也一样1. 女儿的角色司马迁的笔下,吕后首先是作为女儿的角色出现的,她是单父人吕公的女儿吕公“善沛令,避仇家之客 , 因家沛焉”。
[2]因此机缘 , 她成了刘邦的妻子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2]亭长刘邦闻讯, 亦往贺 与众不同的是, 他“素易诸吏, 乃绐为谒曰 ‘贺万钱’” [2]吕公始而为此重礼“迎之门”,继而“见高祖状貌, 因重敬之, 引入坐”[2],“因目留高祖” ,[2]曰: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2]刘邦居然受宠而不惊不料“吕媪怒吕公曰: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2]吕媪眼中 , 沛令已是贵人,刘邦区区亭长,何能与沛令相提并论!吕公坚信自己的判断,喝止吕媪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2]在家严之命下,吕后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邦2. 妻子的角色作为刘邦的妻子,吕后能与丈夫“攻苦食啖”,共同度过了数十年相濡以沫的日子但是刘邦为人, “常有大度 ,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且“好酒及色”[2]尽管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但吕后当时没有异议,不仅仅是信奉“嫁鸡随鸡 , 嫁狗随狗”,而且是另有原因 一方面是受到父亲“相人”[2]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吕后自己也认为刘邦可以托付终身司马迁的两段记载: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老父相吕后曰: ‘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 ‘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 ”又,“秦始皇帝常曰: ‘东南有天子气’ ,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 , 常得之高祖怪问之 , 吕后曰 : ‘季所居上常有云气 , 故从往常得季’ ”[2]吕后之安于艰苦的农业生产,当刘邦亡命山泽时送食送水、通风报信, 除去司马迁为刘氏皇朝渲染的天命色彩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安于妻子本份、关心疼爱丈夫的贤妻形象汉朝建立不久,有个别将领心怀异志,蠢蠢欲动吕后对刘邦除了关怀备至外,更能帮他出谋划策, 巩固天下 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时“为流矢所中 , 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 诛韩信,灭彭越,则皆吕后一手所为诚如司马迁所言:“吕后为人刚毅 , 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2]3. 正室的角色刘邦究竟有过多少女人,史无确数,从他还是亭长时“好酒及色”,到他贵为天子,妻妾成群来看,其数不少吕后是刘邦的第一个妻子,和刘邦是患难夫妻,即正室嫡妻而戚夫人几乎颠覆她的正室地位的这是一位年漂亮而又能歌善舞的女性,一位为自己和儿子深谋远虑母亲 她凭借自己的优势和刘邦对自己儿子如意的偏爱轻而易举地在妻妾的斗争中占了上风。
但她小看了吕后[3]戚夫人从吕后身边夺走刘邦之后 , 吕后就对戚夫人生了刻骨的仇恨司马迁忠实地写道: “吕后最怨戚夫人其子赵王如意”, 死,吕后先毒死赵王如意,然后“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彘[2]4. 政治家毫无疑问, 吕后称得上是一位政治家,她的业绩是通过 “称制正后的角色”表现出来的吕后是在严酷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吕后为人刚毅 , 佐高祖定天下” [2]知妻莫若夫 刘邦对吕后的政治才能是相当了解和信任的 , 所以晚年敢于放手让她执政:“今上刘邦病,属任吕后” [2]吕后也确实不负所托,治理天下如运诸掌司马迁对吕后称制是这样记载的:“汉兴 , 吕娥姁为高祖正后” ; “孝惠帝崩,吕太后称制,天下事皆决于高后” , “号令一出太后” [2]吕后此时虽然将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孩说成是惠帝幼子而立为皇帝 , 但她大权在握 , 是事实上的皇帝后来当这个小孩明白真相,有所不满时,吕后便将他“幽杀”而另“立常山王义为帝”[2], 这一次, 吕后甚至连新帝改元的官样文章也免了,“不称元年者, 以太后制天下事也 ”[2]吕后的统治是成功的司马迁评论说:“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2]这在百废待兴的汉初,是极为难得的[3]当然, 处于不同的场景中,就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于儿子惠帝和女儿鲁元公主,吕后是母亲; 对于吕后的兄弟姐妹来说,吕后是姐姐或妹妹;对于外孙鲁元王来说,吕后是祖母的角色;对于大汉朝来说,吕后是国母的角色二、角色的和谐与冲突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角色之间可能彼此和谐,也可能互相冲突她的行为便是这个角色和谐和冲突的结果考察吕后的社会轨迹,笔者可以发现有两处甚为清晰一)角色的和谐在上文, 笔者提到吕后身兼几种角色,角色的和谐可以促进吕后的社会化,考察吕后的一生,笔者发现吕后作为国母的角色和作为成功的政治家的角色是和谐统一的《史记》记载:“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2]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主谋诛杀韩信、 彭越,逼反英布并最终灭而杀之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刘邦去世的前一年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都是著名战将,为刘邦夺下了大半江山,刘邦登基作皇帝后,均被封为王爵三人国土广大、民口众多,是当时一等一的封王大国刘邦去世时,吕后曾封锁消息,四天密不发丧, 与其幸臣审食其密谋诛杀众将领这一密谋后来走露风声,被人劝阻 但已经足以威摄群臣, 使得那些如狼似虎的将领们乖乖地随着吕后的指挥棒转,顺利渡过一段危险期。
吕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她作为国母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她要保证大汉朝的稳定和成功的传承,这些同样也体现出她作为成功的政治家所拥有的素养二)角色的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细读《史记·吕太后本纪》,笔者发现在吕后称制时,还有一件事受到后人的非议,即吕后和申食其的暧昧关系从《史记》的有关记载来看,司马迁是比较谨慎的,有点含糊其辞的味道: “辟阳侯幸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2]这与吕后贤良淑德的妻子形象冲突三、结束语笔者在阅读 《史记·吕太后本纪》的基础上, 运用社会学中社会角色的理论分析吕后作为女儿、妻子、正室、政治家等的社会身份,依据史料分析吕后,并试图从角色的和谐与冲突的角度来研究吕后的社会化这种分析历史人物的方式,同样也可以推用于分析其它历史人物身上吕后——作为《史记》中唯一详细记载的女性,她注定要承担各种评论的压力,在男子为尊的封建社会, 吕后注定了只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漩涡,但是她留给后代的是东西是无止境的 要正确的认识吕后,就必须把她放到一个互动关系的情境中去看待,她不是独立的个体, 而是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的人。
只有掌握到她的社会性,才能准确地认识到她参考文献:[1] 郑杭生 . 社会学新修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司马迁 . 史记 [M]. 中华书局, 1999 [3] 赵骞,彭忠德. 从角色理论看司马迁笔下的吕后[J].咸宁学院学报,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