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车的过去、现在、未来文献综述(共4页).docx
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行车的过去、现在、未来——文献综述1.1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更新,自行车渐渐的成为了一钟安全,省力,绿色的方便人们出行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现代意义上的自行车是指一种有前后两个轮子的人力交通工具它由人踩动踏板提供动力,踏板通过链条与后轮连接,车上有车把来控制方向,有一个像马鞍的座儿供骑车人坐如今交通发达的世界,仍然离不开自行车,毕竟有许多地方其他交通工具是无法替代的2.2自行车发展史2.2.1自行车的过去追溯自行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行车的改变重点源于自行车车轮和自行车材质以及 运动方式的改变自行车过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过程:助走自行车,老颠车,高轮自行车,高轮三轮车,高轮安全车,硬轮胎安全车,充气轮胎安全车……[1][1]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实物自行车源于1791年法国人布拉克发明的“木马轮”,而如今关于自行车真正的始祖人们普遍相信是德国人德莱斯,该自行车由两个同样大小并处于一条直线的车轮,前轮可以控制方向,车轮固定在一个车架上,人通过以脚蹬地来获取动力向前滑动,因该材质完全木制,又称之为“玩具马”当骑车人的脚真正离开地面,是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将自行车设计为前轮小后轮大,并装上实心橡胶轮胎,在前轮处设有脚蹬,通过曲柄是后轮转动。
自行车车轮增加钢丝辐条以及采用链条传动是法国古里门先生于1870年制作1874年英国人罗松造出一辆和今天大致相同的一辆自行车车上装有链轮链条,以及使用后轮驱动,但前轮仍比后轮稍大,鞍座较低而享有“自行车工业之父”之名的英国机械师詹姆斯史大雷,又在自行车上安装上前叉和刹车,并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和自行车相关零件,为自行车大量生产创造了条件,后来自行车在爱尔兰兽医邓禄普的改进下,将实心橡胶轮胎变成了充气轮胎故直到1900年自行车的结构就基本完善了[2]我国自行车的传入最晚不超过1868年,据该年11月的《上海新报》报道,上海出现了既有原始的靠脚尖点地而行,也有装配了脚踏板的自行车,后来我国也有自我生产的“永久牌”,“凤凰牌”两大老字号自行车[3]2.2.2自行车的现在自行车发展日新月异,尽管越来越多的更便利的交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但自行车这一古老的交通方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目前国内外的自行车特点可概括为:新、奇、特、轻 新:迎合了用户的各种要求,具有代步、娱乐、健身、运动、旅游五大功能,如配前后衣架、旅行袋、水壶等奇:在国际展览中,两千多种自行车千姿百态,奇特之造型完美只工艺技术,给人以新奇美感。
自行车的形是体,色是衣,功能与总体设计协调一致,一般车体的色调要深一些,贴花和商标要鲜艳,这样可使自行车现出轻巧、明朗而又结实感特:各种健身、医疗、轮椅及折叠车轻:BMX自行车,国内的15kg,国外的11kg,有的赛车只有4.5kg世界上的自行车已有上万个系列、几万种花色品种除了生活中最常见代步工具,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自行车品种如越野车、山地车、折叠自行车、多人自行车、水陆两用自行车等等,而对于自行车的材料也有了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美国科学家参照航空技术、航天技术、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自行车车架车架由合成纤维材料制成,采用液压车阀、自动变速装置和三辅式车轮车身轻,安全,易学,速度快还有铝合金和钛合金自行车,流线型自行车,不充气的自行车内胎自写丰富的新型材料不仅丰富自行车的类型外表,还更加改善了自行车的性能,促进了人们对自行车源源不断的热爱[2]2.2.3自行车的未来在汽车如此普及的今天,自行车会不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自行车这种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交通工具,正在和当今社会的各种高新科技相互融合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公司-乐视就发布了自家的智能自行车乐视超级自行车。
除乐视之外,互联网巨头百度和小米也纷纷向自行车这一领域抛出橄榄枝2014年7月,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就在微博中晒出了一辆碳纤维公路自行车的照片相比于小米的含蓄,百度官方早已明确表示,其旗下的IDL(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正在研发自行车OS首辆搭载此系统的智能自行车样车“DuBike”将由百度和清华大学练联手打造[4] 在新的世纪,自行车将更多的和人工智能系统相融合,而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机械交通工具,同时与智能移动/智能运输系统(ITS)、智慧城市和物联网(IoT)等各种系统相互连接,从而建立循环的,更好的公共卫生和健康,减少废气排放,增加环境承受能力,增加个人体力活动,降低拥堵和排放的智能数字自行车时代[5]除了各种高大上的互联网+思想催生出的超级智能自行车相比,传统自行车制造商也并没有像其他制造业一样经历寒冬自行车市场的两个巨头:捷安特和美利达的营业额依然强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行车最近也遇见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好几个城市都闹得沸沸扬扬的“共享单车”事件不难看出,政府是乐于见到人们采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但是需要政府进行正确的监管[6]3.1结论参考文献[1] Pedalinghistory. A Quick History of Bicycles[J]. NEW ORIENTAL ENGLISH, 2012(9):60-63.[2] 刘合润. 自行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5(01):47-52.[3] 闵杰. 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J]. 炎黄春秋, 2003(02):75-77.[4] 金楠. IT界入侵自行车业——互联网公司推出智能自行车[J]. 中国自行车, 2015(02):82-85.[5] Behrendt F. Why cycling matters for Smart Cities. Internet of Bicycle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56:157-164.[6] 雅一佐々木. The Shine and Shadow of the Bicycle[J]. Waste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22(3). 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