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doc
5页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 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 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lOO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钙 5000U, 1次/12h皮下注射,治疗组加用氯比格雷75 mg/ 次,1次/do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 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3o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表2两组NDS比较表3两组患者PLT及凝血功能的比较3讨论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 h逐渐进展或呈阶梯 式加重即开始时只表现闭塞血管的部分症状,其后趋于完 全,其特点是可以双向发展[3]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 死区及其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内有侧支循环存 在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液恢复,损伤仍为可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初闭塞不完全,只表现部分症状, 随着闭塞进一步发展,破坏了缺血半暗带的侧支循环,使 闭塞动脉范围扩大,存活于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坏死,即症状 呈阶梯式加重。
由于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和病例选择,对于发病超过6h,但病情仍在进展者,给予溶栓治疗,因易并发出血而不能得到推广〔4〕在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是其发展过程 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尽快地抑制血小板的激活,阻止血栓继 续发展或新血栓形成,限制梗死区向缺血半暗带扩展,保护脑 细胞,是阻止其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 制环氧化酶以减少血小板血栓素A2 ( TXA2 )的生成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但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相对温和,而且对二磷酸腺昔(ADP )受体或血小板糖蛋白GPIIb川a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无抑制作用毗格雷是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是一种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强抑制剂,可非竞争性并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膜表面的ADP 受体结合,使与ADP受体相偶联的血小板糖蛋白 GPIIb川l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不能暴露,致纤维蛋 白原无法与血小板糖蛋白GPIIb/lll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 小板聚集⑸,因此,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能从不同途径 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具有分子量小、易吸收、体内半衰期长和不易发生出血等优点具有抗凝作用,能有效地抑制凝血过程, 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较为理想的药物〔6〕。
它与抗血小板 药合用能减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显著降低新的 缺血的发生率,能尽快控制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 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70.0%,治疗后两组NDS比 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PLT、PT、TT、APTT、 Fg均无明显变化,表明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 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少,因此笔者认为采用 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 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JCastilloJ. Deteriorati ngstroked;diagnosticcriteria,predictrs,mechanismsandtreatment[J].CerebrovascDis, 1999,9(suppl3):18.[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J.中华神经杂 志,1996,29(6):381-383・[3] 芮德厚•脑血管疾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现状和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995,348 6.[4] 马克夫,等•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及并发症[J].国外医 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2):104.[5] 任宏生•氯毗格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的研 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2006,27(3):274-280.⑹周学平•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54.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