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体系全面讲解(944页DOC).docx
944页……………………………………………………………最新资料推荐…………………………………………………目 录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1CAS 1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若干问题 1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趋同、实施与等效问题 1(一)较好地实现了企业会计准则从2006年末至2007年初的新旧转换 13(二)实现新旧准则转换后,上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运行平稳 16目 录 1第一章 基本准则 1第一节 基本准则概述 1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7第五节 财务报告 13第二章 存 货 1第一节 存货概述 1第二节 取得存货的计量 1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3第四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4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0第三章 长期股权投资 1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1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5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13第五节 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 16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8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 1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1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3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10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1第五章 固定资产 1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1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9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12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4第六章 生物资产 1第一节 生物资产概述 1第二节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2第三节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6第四节 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9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4第七章 无形资产 1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1第二节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2第三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4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7第五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9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0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1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1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4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2第九章 资产减值 1第一节 资产减值概述 1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2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7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8第五节 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13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5第十章 职工薪酬 1第一节 职工薪酬概述 1第二节 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1第三节 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3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2第十一章 企业年金基金 1第一节 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1第二节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4第三节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5第四节 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9第五节 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10第六节 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12第七节 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15第十二章 股份支付 1第一节 股份支付概述 1第二节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2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2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 1第一节 债务重组概述 1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6第十四章 或有事项 1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 1第二节 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3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9第十五章 收入 11第一节 收入概述 11第二节 销售商品收入 11第三节 提供劳务收入 22第四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6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8第十六章 建造合同 29第一节 建造合同概述 29第二节 合同成本 30第三节 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32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8第十七章 政府补助 39第一节 政府补助概述 39第二节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40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43第十八章 借款费用 45第一节 借款费用概述 45第二节 借款费用的确认 45第三节 借款费用的计量 48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52第十九章 所得税 53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53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54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61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67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71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73第一节 外币折算概述 73第二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73第三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75第四节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82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89第二十一章 企业合并 91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 91第二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93第三节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102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13第二十二章 租赁 115第一节 租赁概述 115第二节 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17第三节 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22第四节 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127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30第二十三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132第一节 金融工具概述 132第二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133第三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137第四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138第五节 嵌入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151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155第七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62第二十四章 金融资产转移 165第一节 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165第二节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167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183第二十五章 套期保值 184第一节 套期保值概述 184第二节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185第三节 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 188第四节 套期保值确认和计量 191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00第二十六章 原保险合同 202第一节 原保险合同概述 202第二节 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04第三节 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 205第四节 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209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11第二十七章 再保险合同 213第一节 再保险合同概述 213第二节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216第三节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222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24第二十八章 石油天然气开采 226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226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确认和计量 227第三节 新旧较与衔接 233第二十九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34第一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概述 234第二节 会计政策变更 239第三节 会计估计变更 245第四节 前期差错更正 247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50第三十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251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251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253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258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60第三十一章 财务报表列报 261第一节 财务报表列报概述 261第二节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261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 264第四节 利润表 275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81第六节 附 注 283第七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285第三十二章 现金流量表 287第一节 现金流量表概述 287第二节 现金流量表编制 290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附注 301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05第三十三章 中期财务报告 307第一节 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307第二节 中期财务报告编制 308第三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18第三十四章 合并财务报表 320第一节 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320第二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 327第三节 合并利润表 348第四节 合并现金流量表 355第五节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362第六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67第三十五章 每股收益 369第一节 每股收益概述 369第二节 基本每股收益 369第三节 稀释每股收益 371第四节 每股收益的列报 378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79第三十六章 分部报告 381第一节 分部报告概述 381第二节 报告分部的确定 381第三节 分部信息的披露 390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396第三十七章 关联方披露 397第一节 关联方披露概述 397第二节 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397第三节 关联方交易 400第四节 关联方的披露 401第五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402第三十八章 金融工具列报 403第一节 金融工具列报概述 403第二节 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403第三节 金融工具披露 412第四节 新旧比较与衔接 426后 记 427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CAS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人 民 出 版 社 再版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为了便于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各项会计准则,知道实务操作,我们撰写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以下简称《讲解》)。
《讲解》出版后,反映很好,对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实施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明确的问题,有些章节希望再补充些实例与此同时,2007年12月6日,内地和香港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准则等效磋商和谈判的结果,也有些内容需要通过《讲解》的修订进行必要的补充根据上述情况,我们以《讲解》原有框架及其内容为基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讲解》经修订后,内容更加完善、准确,更具权威性,可作为可作为会计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手册,对于全面掌握企业会计准则,深刻领会准则精髓,更好地实施提高会计准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2008年9月 贯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代 序)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
上市公司等企业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师事务所需执行审计准则体系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会计审计整体水平所迈出的重要步伐,是推进企业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企业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