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BS-(R)改性沥青工艺及特点.doc
4页SBS-(R)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技术特点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一、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技术特点聚合物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即改性剂,通过专用设备—改性沥青设备中的胶体磨加工而得到的一种特殊沥青经过改性后的沥青—改性沥青可以弥补普通重交沥青的路用缺陷,大大提高其高、低温和抗老化性能,从而基本消除高温拥包、车辙及低温开裂等现象,大大路面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聚合物改性剂品种分为多种,在我国目前主要用的是SBS、SBR、EVA、PE这几种根据改性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又分为单一改性和复合改性单一改性就是在改性时只用一种改性剂,现在用的最多的是SBS,复合改性是在改性时同时使用二种或以上的改性剂,目前在我国使用的不太多,但其性能比单一改性要好,成本和加工技术水平要求高北京首都机场东跑道就是采用SBS+PE的复合改性,其质量和使用效果非常好,十年来在每年几十万架次大型飞机起降冲击和摩擦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该技术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我们在安楚高速公路上采用的SBS-(R)改性沥青技术,是在世界改性沥青权威、聚合物改性沥青国际专利发明人——奥地利的施托罗姆先生(Mr. Strommer)的指导下,结合我们自己的橡胶技术和多年积累的改性沥青工作经验而独创的一种复合改性沥青技术。
该技术的关键是在沥青中同时加入SBS和SBR,经过改性设备加工好后再加入我们自己研制的专用分散稳定剂,从而使SBS和SBR这二种不同的改性剂能均匀并充分地分布溶解在沥青中,经过发育,改性剂被打碎的分子链将重新连接,形成的不是象一般改性沥青那样形成桥接,而是一种更牢固、更稳定的织构态因此复合改性比单一改性的性能指标及路用效果更好一般来说,不同品种的改性剂其性能特点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PE的抗高温性能非常突出,而SBR的低温性能是独一无二的,则SBS中和了上二种改性剂的特点,高低温性能都很好,但没有他们突出,但其可加工性最好所以,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量选用SBS改性沥青的原因SBS-(R)复合改性沥青是以SBS为主改性剂,SBR为辅助改性剂加工而成的一种改性沥青我们是充分结合并利用了SBS良好的加工性及高温性能和SBR极好的低温性的特点,从而使改性沥青最大程度地兼顾到了其高温和低温本身矛盾对立的特性,改善了单一改性沥青容易出现某一指标高而其他指标低,即综合指标难以均衡的问题2003年底我们在砚平高速公路就使用了此复合改性技术,在该项目中,基质沥青是壳牌AH-90我们考虑到文山地区气温偏高的特点,并应业主要求,将高温性能作为重点,即把提高软化点放在第一位,但其他指标还要兼顾。
经每天实验室抽样检测,我们加工的SBS-(R)改性沥青三大指标稳定在:软化点80~85℃,5℃延度>45㎝,25℃针入度>75,各指标非常均衡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效果非常显著,路面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在安楚地区,由于这里的气候比文山低,夏季的最高温度又不高,因此,从技术的角度上,我们将重点应放在抗低温开裂和提高动稳定性上,即相对突出低温延度在中面层(中粒式),基质沥青选用的是ESSO(埃索) AH-70,我们于2004年10月底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做了SBS-(R)的配合比检测分析实验(见后附《配合比检测分析实验结果报告》,以Ⅰ-C为标准),虽然各项指标都达到Ⅰ-C的标准,但我们还认为低温延度不够理想,因此在安楚工地铺中粒式前我们调整了改性剂的配合比,相应提高了某些改性剂的含量,现在的配合比调整为:SBS 3.2-3.5%,SBR 4-6‰,分散稳定剂4-5‰(其比例因每天沥青性能波动而将有所微调)经过每天实验室的抽检,三大指标基本稳定在:软化点>65℃,5℃延度>55㎝(其最高达到80㎝),25℃针入度>55由此可见,从改性沥青方面绝对可以保证路用质量特别注意:改性剂含量过高,使软化点也大大提高,当软化点高于85℃,特别是90℃以上时,不仅增大拌料和摊铺施工难度,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还会降低针入度,是很危险的,要特别注意!!!)在上面层(抗滑层),基质沥青将改用SHELL(壳牌) AH-90,随着沥青的变化,改性剂的配合比也将进行调整。
我们将三大指标设定为:软化点>65℃,5℃延度>50㎝(其最高达到80㎝),25℃针入度>70二、生产工艺流程介绍1、脱筒后的基质沥青在基质沥青储罐中升温至170℃;2、用改性沥青设备上的沥青泵按预先设定的量将升温后的沥青抽到改性沥青设备的1#搅拌罐中,计量器自动计量所抽的沥青,到设定量后控制沥青泵停止;3、抽沥青同时,通过改性剂添加系统将一定量的SBS和SBR加入到1#搅拌罐;4、搅拌罐的2个750转/分的高速搅拌器将SBS和SBR充分混合分散在基质沥青中,进行溶涨,形成沥青混合料;5、先后启动改性沥青设备上的胶体磨和磨前变频调速进给泵,将1#搅拌罐中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胶体磨并被研磨一次,进入2#搅拌罐,直至1#搅拌罐的混合沥青料全部磨完;6、2#搅拌罐被磨一次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该罐中的2个750转/分的高速搅拌器进一步搅拌溶涨;7、改变2个搅拌罐上的阀位,再将2#搅拌罐里的沥青混合料通过胶体磨研磨一次,进入1#搅拌罐中;8、如此循环往复研磨沥青混合料,一般4遍后即可将改性剂磨到一定细度,并均匀分散到沥青中,达到需要的性能指标,即成为改性沥青具体需要磨的遍数,是通过每遍磨后取样检测,以指标合格的遍数为准,为保险可多磨一遍。
同时注意磨的次数超过一定量时,改性沥青的指标性能反而会下降)9、在磨最后一遍时加入分散稳定剂,通过高速搅拌器充分拌匀并与沥青混合料被胶体磨研磨一次,打入改性沥青储罐中;10、含有分散稳定剂的改性沥青在储罐中进行后期发育,1-2个小时后其性能达到最佳并相对稳定,成为合格的改性沥青,随时供拌合站使用2005年1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