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读书林语堂.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7
  • 文档编号:266092645
  • 上传时间:2022-03-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读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演讲稿林语堂本篇演讲只是谈谈本人对于读书的意见, 并不是要训勉青年, 亦非敢指导青年 所以不敢训勉青年有两种理由:第一,因为近来常听见贪官污吏到学校致训词,叫学生须有志操、 有气节、有廉耻;也有卖国官僚到大学演讲,劝学生要坚忍卓绝,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屈的大丈夫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料想战国的土豪劣绅亦必好训勉当时的青年,所 以激起孟子这样不平的话第二,读书没有什么可以训勉世上会读书的人,都是书拿起来 自己会读不会读书的人,亦不会因为指导而变为会读譬如数学,出五个问题叫学生去做, 会做的人是自己脑里做出来的, 并非教员教他做出; 不会做的人经教员指导, 这一题虽然做出,下一题仍旧非指导不可,数学并不会因此高明起来我所要讲的话于你们本会读书的人, 没有什么补助,于你们不会读书的人,也不会使你们变为善读书 所以今日谈谈,亦只是谈谈而已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 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 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账簿;或为做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 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 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的本旨今日所谈,亦非指学堂中的读书,亦非指读教授所指定的功课在学校读书有四不可一)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今日大学毕业的人,所读的 书极其有限然而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 、〈〈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二)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 (三)不许读书因为在课室看书,有犯校规,例所不许 倘是一人自晨至晚上课, 则等于自晨至晚被监禁起来,不许读书四)书读不好因为处处受注册部干涉,毛孔骨节,皆不爽快且学校所 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礼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 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倘是你能猜中教员心中要你如何答法,照样答出,便得 一百分,于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西洋历史你知道一百分, 其实西洋历史你何尝知道百分之一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 是因为便于考试如拿破仑生卒年月,形容词共有几种,这些不必用头脑,只需强记,然学校考试极其便当, 差一年可扣一分;然而事实上与学问无补, 你们的教员,也都记不得要用时自可在百科全书上去查。

      又如罗马帝国之亡,三大原因, 书上这样讲,你们照样记,然而事实上问题极复杂有人说罗马帝国之亡,是亡于蚊子(传 布寒热疟),这是书上所无的今日所谈的是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 闲时的读书这种的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人之 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 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并且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 时时读书所致所以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一人在世上, 对于学问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 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 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 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大学生自以为心理学他也念过, 历史地理他亦念过,经济科学也都念过, 世界文学艺术声光化电他也念过, 所以什么都懂,毕业以后,人家问他国际联盟在哪里,他说“我书上未念过” ,人家又问法西斯蒂在意大利成绩如何,他也说“我书上未念过”,所以觉得什么都不懂到了中年,许多人娶妻生子,造洋 楼,有身分,做名流,戴眼镜,留胡子,拿洋棍,沾沾自喜,那时他的世界已经固定了:女 子放胸是不道德,剪发亦不道德,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党,读〈〈马氏文通》是反动,节制生育 是亡种逆夭,提倡白话是亡国之先兆, 〈〈孝经》是孔子写的,大禹必有其人……意见非常之多而且确定不移,所以又是什么都懂。

      其实是此种人久不读书、鄙吝复萌所致此种人不可 与深谈但亦有常读书的人,老当益壮,其思想每每比青年急进,就是能时时读书,所以心 灵不曾化石、变为古董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山谷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须知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人很多,不但商界政界如此,学府中亦颇多此种人然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在官僚商贾则无妨, 在读书人是不合理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 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笑,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 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 面目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 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 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美人专看脸蛋, 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 美人但是识趣的人若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 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 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 的摩登伽,洋因因,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得索然无味 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

      若〈〈浮生六记》的芸,虽非 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男子也是如是看法: 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条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 可爱亦有漂亮政客,做武人的兔子姨太太,说话虽漂亮,听了却令人作呕三日至于语言无味(著重"味”字),都全看你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读书读出味来, 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 都是因为读不合的书及不得其读法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是读书的关键所谓味,是不 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 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勉强读书所致袁中郎所谓读所好之书, 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 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 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有愚人请人开一张必读书目,硬着头皮、 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

      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 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小时候若非有随时扔掉不喜之书之权, 亦几乎堕入此道矣!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 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果 许多人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未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所以读书不可勉强, 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 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 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 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 东海之一日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有你所应读, 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 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 尚不可读〈〈易经》刘知畿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读〈〈左传》,甚好之, 求授〈〈左传》,乃易成诵〈〈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 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对马克思感觉兴味,然后读马克思。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 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 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 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 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 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 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譬如我此时重读 Lamb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 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 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 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闵浙边界地图, 便觉津津有味一人背痈,再去读范增的传, 始觉趣味或许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 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 一是作者,一是读者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 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 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庄子亦好,荀子亦好,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 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

      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 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George Eliot 自叙读卢梭自传,如触电一般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 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因为气质性灵相近, 所以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 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谁是气质与你相近的先贤,只有你知道, 也无需人家指导,更无人能勉强, 你找到这样一位作家,自会一见如故苏东坡初读庄子, 如有胸中久积的话被他说出; 袁中郎夜读徐文长诗,叫唤起来,叫复读,读复叫,便是此理这与"一见倾心"之性爱(Love at first sight ) 同一道理你遇到这样作家,自会恨相见太晚一人必有一人中意的作家, 各人自己去找去,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 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 了经过两三个情人, 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 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

      若找不到情人,东览西阅,所读的未必能沁入魂灵深处,便是逢场作戏 逢场作戏,不会有心得,学问不会有成就知道情人滋味,便知道苦学二字是骗人的话学者每为“苦学”或“困学”二字所误 读书成名的人,只有乐,没有苦据说古人读书有追月法,刺股法,及丫头监读法其实都 是很笨读书无兴味,昏昏欲睡,始拿锥子在股上刺一下,这是愚不可当一人书本摆在面 前,有中外贤人向你说极精彩的话, 尚且想睡觉,便应当去睡觉,刺股亦无益叫丫头陪读,等打盹时唤醒你,已是下流,亦应去睡觉,不应读书而且此法极不卫生,不睡觉,只有读 坏身体,不会读出书的精彩来若已读出书的精彩来,便不想睡觉,故无丫头唤醒之必要刻苦耐劳,淬励奋勉是应该的,但不应视读书为苦视读书为苦,第一着已走了错路天下 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汝以为苦,彼却沉湎以为至乐比如一人打麻将,或如人挟 妓冶游,流连忘返,寝食俱废,始读出书来以我所知国文好的学生,都是偷看几百万言的〈〈三国》〈〈水浒》而来,绝不是一学年读五十六页文选,国文会读好的试问在偷读〈〈三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