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母猪产仔数与出生重的十大原因分析.docx
7页影响母猪产仔数与出生重的十大原因分析窝产仔数除与母猪的营养有关系外,还与胎盘形状有很大 的关系抓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初生重的重要因 素一、遗传的影响出生体重是影响仔猪质量和存活的一个重要的性状,平 均出生体重和总出生体重等性状有非常高的遗传力,分别为 0.25和0. 15•大多数生产者都知道,仔猪出生重低(<800g) 和窝产仔猪不均匀是决定一窝仔猪断奶前损失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的遗传力也相当高,分别为 0.10 和 0.07,表明这些 性状有遗传改善的潜力单纯追求窝产仔数显然可能导致比 较低的出生体重和均匀度下降,因为窝产仔数和仔猪品质性 状呈负相关这意味着,单纯追求其中一种性状可能会间接 促进对其他性状的反向选择总之,遗传选择的重点应当在 出生时创造出由优质仔猪构成的更大的窝重随着对影响多产性能的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虽然养 猪业的平均窝产仔数可能还会不断增加但是,窝产仔数的 遗传力较低(0・1〜0・15 ),因此,在群内对窝产仔数进行选 育的效果很差许多遗传育种学家试图通过遗传选育来提高 猪的窝产仔数,但只取得了有限的遗传进展,而且成本很高二、环境、营养和管理的影响环境因素中对窝产仔数影响最大的是温度,高温高湿可 以降低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猪数和初生窝重。
母猪的 营养状态显著影响母猪的生理状态,受精、胚胎着床、胚胎 发育等生理过程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养状态这些生理过程又 是影响窝产仔数的主要因素青年母猪应至少在配种前 10d 开始饲喂高质量日粮,自由采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排卵 率和窝产仔数但如果在配种后2〜3d内给青年母猪饲喂过 多(超过2. 5kg/d),又会降低胚胎存活率以往的研究发现, 猪的胚胎中富含精氨酸,妊娠 40d 时特别明显,在这个阶段, 精氨酸对胚胎发育与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德克萨 斯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发现,在妊娠期的关键时期调整日粮精 氨酸水平可使活产仔数增加 2 头,活产出生窝重可提高 24%. 在成群饲养的情况下,当猪群的数量过大(多于 20 头)时, 会降低窝产仔数,尤其是青年母猪配种选择在母猪排卵前 0-24h (最佳为12h )可得到最多的窝产仔数三、配种管理的影响青年母猪初配时的体重可以明显影响第 1 窝的产仔数、 仔猪出生重、成活率和断奶重,这反过来又决定以后的窝产 仔数配种选择在母猪排卵前0〜24h(最佳为12h )可得到 最多的窝产仔数为了根据排卵来确定配种时间,应搞清楚 母猪和青年母猪的发情持续时间,应在 70%发情期进行配种。
在配种的时候,对于青年母猪来说,性成熟(经历的发 情周期数)对窝产仔数的影响比日龄和体重更重要与首次 发情配种相比,在第 2 个发情期给青年母猪配种可增加 0.7 个窝产仔数如果在首次发情时先用结扎输精管的公猪给青 年母猪交配,第 2 次发情再用正常公猪配种,这样得到的窝 产仔数比第1 次发情不配种的情况高0.7.但目前还不清楚这 两个数字之间有没有加性效应对青年母猪来说,自然交配 和人工授精相结合比仅做人工授精获得的窝产仔数更高对成年母猪来说,如果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做得很好 的话,二者所得的窝产仔数没有差别母猪断奶 7d 后发情 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降低至少 85%的母猪 应在断奶后第 4〜 6d 返情四、胚胎存活率管理的影响在妊娠的早期阶段,是受精卵植入子宫壁的过程,在此 期间,胚胎是非常敏感的,任何应激都可能会导致胚胎的损 失因此,至少在妊娠 28d 前不要转移母猪,要保持环境安 静,使母猪不受干扰在这期间,高温或低温加上贼风都可 能会导致母猪返情研究表明,在妊娠的初期至中期放臵 l 头公猪和提供良好的照明对于胚胎的存活都会产生积极的 影响五、妊娠早期饲养的影响人们普遍建议,在妊娠的前21〜28d饲喂低水平的饲料, 因为认为这可以取得最大化的胚胎存活率。
但是,最近的研 究和实践经验表明,对于现今的瘦肉型和高产母猪,这种做 法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窝产仔数和产仔率降低青年母猪 的采食量在2. 4-2・6kg,成年母猪的采食量在2. 6-2・8kg可能 是最大限度提高产仔数最好的对策,尽管对这种做法还需要 做进一步的评价六、 哺乳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哺乳期时间的长短对窝产仔数有显著的影响哺乳期低 于 21d, 母猪排卵数少,甚至不排卵,子宫内环境未完全恢复, 此时断奶配种的母猪窝平活产仔数将会降低 10%--20%. 哺乳 期大于 21d 对窝产仔数有显著影响,母猪哺乳 21-28d 断奶 为最佳七、 断奶到配种间隔的影响断奶到配种的间隔可能是影响以后生产力特别是窝产 仔数最重要的指标断奶到配种的间隔平均为4-6d,将可以 取得最大的窝产仔数在影响这方面的许多因素中,哺乳期采食量是最重要的 因素使用赖氨酸含量比较高的饲料(1・2%〜1.3%总赖氨酸), 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哺乳期的最后 7d 集中修正为最高饲 喂,增加 0.5kg/d, 直到配种,将有助于减少体重损失并促进 开始发情在断奶到配种之间高采食量对于最大窝产仔数也是必 须的每天饲喂4 次或自由采食,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卫 生良好的饲槽都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已经证实,与单栏 饲养的母猪比较,断奶后成群饲养的母猪其断奶到发情间隔 短提供适当的照明,至少100Ix,最好是150Ix,每天14--16h, 将有助于刺激母猪迅速发情良好的公猪接触也是一个重要 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预计发情的前 2--3d.八、胎次分布的影响胎次可以影响窝产仔数母猪第1 胎窝产仔数通常最少, 之后逐渐增多在第3~5 胎时达到最多,此后保持稳定并随 着母猪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此外,死产仔猪数随母猪胎 龄的增加而增加,出生重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此,为了 实现一致的窝产仔数和有最高质量的仔猪,猪群胎次结构应 保持均衡稳定这就需要青年母猪有规律的进入猪群,大部 分的母猪最多生产3-6个胎次,并在生产7〜8个胎次后进 行严格的淘汰反之,不规则的引进青年母猪、青年母猪的 退出率高或不当的淘汰等引起不平衡的胎次结构,从而造成 平均窝产仔数和出生重发生不必要的变化,这将对从断奶到 上市猪的增长和效率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九、提高仔猪出生重的影响仔猪出生重是决定断奶重的重要因素,是断奶能力的一 个关键组成部分虽然难以影响仔猪的出生重,但是,可以 采取一些做法来提高仔猪的出生重最广泛采用的做法是, 在妊娠的最后 21〜 28d 时增加母猪的饲料水平,一般是青年 母猪增加到2. 6〜2・8kg,成年母猪增加到2. 8--3・0kg•法国 最近进行的研究表明,向日粮中添加油脂(总量 5%的油脂) 可以减少仔猪死产,提高比较小仔猪的存活和比较高的断奶 重。
在整个繁殖周期提供正确的饲料水平和注意母猪的健康 也将有助于提高出生重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影响随着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大规模养猪场都有不同 程度的存在繁殖降碍性疾病,成为危害养猪业经济效益与健 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罪魁祸首通常是细小病毒病(PP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 •这些疾病的病原可 穿过胎盘感染胚胎,造成胚胎死亡其他疾病如肠病毒感染 症、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都 可以引起繁殖障碍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流产、死产、木 乃伊的比例会升高,窝产仔数会减少影响窝产仔数与断奶重的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即 遗传角度,管理角度,营养角度在这三个因素中,遗传对 窝产仔数与初生重的作用是有限的,营养一般都可以按照不 同阶段猪的需求去满足,而管理,却是许多猪场需要改进和 加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