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剧研究调研报告.pdf
3页1 调研报告四川川剧的海外推广一、 四川川剧的海外推广现状从法国国家歌剧院到美国西雅图国际儿童节再到韩国釜山国际艺术节,从 川剧《火焰山》到《镜花缘》再到《绣襦记》,从以销定产到中外合创再 到向外输出优秀传统文化,四川省川剧院近年来以一系列有力举措不断建 立和提升着外向型文化产品在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时的文化自信川剧作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出国演出已成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一种情况是代表国家、城市进行交流性友好演出;然而更多的是出国进行 商业性演出;近年来随着国际民间文化机构的交流日趋频繁,川剧也不断 通过民间文化机构的邀请到欧美国家做学术交流性演出,规模大小不等, 但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出国演出机会仅四川省川剧学校,每年对外演出 即有 3~4 次这些演出活动,为展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的艺 术交流做出了贡献,同时赚取外汇,增加了单位及个人经济收入,是值得 提倡并应该积极推进的一种演出方式对外演出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 该看到,除《白蛇传》《芙蓉花仙》一类可视性、技艺性很强的剧目外, 大幕戏很难进入国外演出市场小规模的对外演出虽然常年不断,而演出 内容却不容乐观,在国内外拥有广泛市场需求的是单纯的变脸、吐火、滚 灯之类的技艺性表演,以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节目。
由于变脸技艺 的神奇性,为川剧赢得了许多好奇者,也给川剧团或者个体演员开辟出一 条生财之路但脱离了戏剧环境的技巧性表演,毕竟不能代表川剧艺术 对此,应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帮助演员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规范,使个体 演员的演出增收与川剧艺术的整体传播共存共荣剧院开始由文化产品输 出向价值观输出的转换和提升二、 四川川剧的海外接受《火焰山》打开欧洲演艺市场2007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18 日, 四川省川剧院根据法国演出商提出的要求, 选择《西游记》 中的神话故事而创作的一台 “欧洲版” 川剧剧目《火焰山》, 在法国南锡市、巴尔勒得市、夏洛铭市、让罗特市,瑞士洛夏尔特市和卢 森堡等欧洲三国六城商演14 场,场场爆满,获得了欧洲观众的高度评价,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外合创《镜花缘》欧洲百天商业巡演2 由四川省川剧院与法国朗斯国家歌剧院合作创作演出的川剧《镜花缘》, 2010 年 3 月初至 6 月底在法国、瑞士、卢森堡等国的15 座城市巡演 109 天,演出 67 场,观众超过 5 万人次向外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绣襦记》亮相国际舞台为更符合欧洲观众的观赏习惯,有利于在欧洲的营销推广,双方商定《镜 花缘》由两次获得莫里哀戏剧奖的法国著名导演文森特·查尔斯执导,创 作时在保留传统川剧独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大量融入欧洲莎士比亚戏剧 表现手法。
向外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绣襦记》亮相国际舞台应韩国釜山国 际艺术节组委会邀请,四川省川剧院青春版传统川剧《绣襦记》于2012 年 5 月 1 日至 7 日赴韩国参加釜山国际艺术节演出 作为本届国际艺术节开幕 大戏,川剧《绣襦记》连续演出3 场,数千名观众观看了演出《绣襦记》 通过在国外艺术节上展示的平台,向海外观众输出“勤奋上进、忠贞爱情、 励志向上”等积极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标志着四 川省川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及商业性演出大幅度增加,提高了川剧的社会知 名度三、 四川川剧的推广秘诀1、扩大剧种流布的范围戏曲剧种数量众多,但除了豫剧、秦腔、川剧、黄梅戏、越剧等大剧种外,多数剧种流布区域狭窄,一般只在本县,还有的仅仅只在某一村寨流传传统意义上的大剧种也在萎缩之中,比如川剧以前流传于云、贵、川、藏多个省区,现在除四川、重庆有川剧团,贵州遵义有1 个川剧团,云南、西藏都已经没有川剧演出流布区域减少比较突出的剧种有河北梆子、评剧、大平调、二夹弦、柳子戏、两夹弦和大弦戏河北梆子1982 年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 河南都有院团表演,现在河南、山东都没有该剧种的演出2、丰富基层院团演出剧目,活态传承、发展创新为避免戏曲剧种成为博物馆艺术,兼顾戏曲院团多在基层,自身缺乏创作能力这一现状,建议继续坚持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原则, 有计划地抢救、恢复、整理改编传统戏,条件成熟后,移植排演优秀现代戏,促使老剧种焕发生机与活力。
文化部以及各省、市应适时举办基层院团移植剧目交流演出3、加大戏曲艺术的宣传力度在大众媒体上加大普及戏曲知识、推介演出剧目,热情讴歌扎根舞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协调电视等媒体,将戏曲艺术的演出信息作为公益广告3 播放要从娃娃抓起,让戏曲走进中小学、走进高等院校,培育大批的戏迷、剧社、曲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重视民族艺术、共同支持戏曲艺术的 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