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鉴赏:李白《梁园吟》.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094010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鉴赏:李白《梁园吟》 梁园吟 唐代: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佳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 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最终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

      在平台作客依旧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 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干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盼望已经不大了 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需豁达,不必忧愁,且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再让歌女唱我的小曲 身旁有平头奴子摇着扇子,酷热的五月就犹如十月清秋一样凉快 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 沾白盐饮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尽欢,别学周朝的夷齐品德高洁,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买酒喝 以前这四周有个潇洒豪勇的仆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地却被人耕种,可见权力风流是空 你看现今这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 当时豪奢的梁园宫阙早已不复存在,当时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哪去了? 当时的舞影歌声哪去了?均付池中绿水,只剩下汴水日夜东流到海不复回 吟到这里,我不由得泪洒衣襟,未能归得长安,只好以黄金买醉 或呼白喊黑,一掷干金;戴分曹赌酒,以遣时日 我且歌且谣,暂以为隐士,但仍寄盼望于将来。

      就像当年谢安东山高卧一样,一旦时机已到,再起来大济苍生,时犹未为晚也! 解释 挂席:即挂帆、扬帆之义波连山:波浪如连绵的山峰 平台:春秋时期*公所建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梁园区东 蓬池:其遗址在河南尉氏县东南 旧国:旧都指西汉梁国 西归:萧士赟注:“唐都长安在西,白远离京国,故发‘西归安可得’之叹也 达命:通达知命暇:空闲功夫暇,宋本原作“假”据王本改 平头奴子:戴平头斤的奴仆平头:头巾名,一种庶人所戴的帽巾 吴盐:吴地所产之盐质地雪白如雪 信陵君:魏公子魏无忌,封为信陵君仁而下士,当时诸侯以公子贤,多门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曾窃虎符而救赵,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梁王”句:阮籍《咏怀》:“梁王安在哉此化用其句梁王,指梁孝王刘武 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汴水:古水名,流经开封、商丘等地 五白、六博:皆为古代博戏 分曹:分对两人一对为曹 “东山”二句:《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

      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而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愿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 鉴赏 李白入长安到出长安,由盼望转成绝望,这在一个感情剧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想见的这首诗的胜利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简单的感情,真实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读者似乎被带入天宝年月,亲耳倾听诗人的倾诉 从开头到“路远”句为第一段,抒发离开长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怀离开长安,意味着政治抱负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然而这种消沉迷惘的心情,诗人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融情于景,奇妙地结合登程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进波连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绵亘起伏,多么使人厌憎的困难行程,然而这也正是脚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天长水阔厌远涉”,万里长河直伸向缥缈无际的天涯,多么遥远的前路,然而诗人的盼望和追求也正像这前路一样遥远和渺茫在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传达出来的心情含蓄而又剧烈,一股失意厌倦的心情扑人,读者几乎可以感觉到诗人沉重、疲乏的步履这样的笔墨,使本属平铺直叙的开头,不仅不显得平淡,而且造成一种浓郁的气氛,覆盖全诗,奠定了基调,可谓起得有势。

      接着诗笔层折而下诗人访古以遣愁绪,而访古徒增忧思;作歌以抒积郁,心头却又出现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渌水扬洪波,原野莽茫茫……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咏怀诗》)今人古人,后先相望,遭受何其相像!这更加触动诗人的心事,不禁由阮诗的蓬池洪波又转向浩荡的黄河,由浩荡的黄河又引向迷茫不行见的长安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一声慨叹含着对抱负破灭的无限惋惜,道出了忧思纠结的根源短短六句诗,感情回环往复,百结千缠,表现出肤浅的忧怀,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从“人生”句到“分曹”句为其次段由感情方面说,诗人更加激扬,苦闷之极转而为狂放由诗的径路方面说,改从排解忧怀角度着笔,由低徊掩抑一变而为旷放豪纵,境地一新,是大开大阖的章法诗人以“达命”者自居,对不合理的人生遭受实行轻视态度,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高视一切奴子摇扇,暑热成秋,环境宜人;玉盘鲜梅,吴盐似雪,饮馔精致对此自可开怀,而不必象伯夷、叔齐那样苦苦拘执于“高洁”夷齐以薇代粮,不食周粟,持志高洁,士大夫们常引以为同调这里“莫学”两字,正可看出诗人抱负破灭后极度悲愤的心情,他苦痛地否认了以往的追求,这就为下文火山爆发一般的愤激之情拉开了序幕。

      “昔人”以下进入了情感上猛烈的冲突冲突中李白苦痛的主观根源来自对功业的执着追求,这里的诗意便象汹涌的波涛一般激愤地向功业思想冲刷过去诗人即目抒怀,就梁园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贵一时的魏国公子无忌,今日已经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从前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也已早作古人,不见踪影一切都不耐时间的冲刷,烟消云散,功业又何足系恋!“荒城”二句极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芜做了很好的衬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较为永恒的事物,同舞影歌声人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非常浓足假如说开头还只是开怀畅饮,那么,随着感情的激越,到这里便已近于纵酒颠狂呼五纵六,分曹赌酒,简洁几笔便勾画出酣饮豪博的形象酣驰晖”三字写出一似在同时间赛跑,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饮情态跃然纸上 否认了人生乐观的事物,自不免消极颓唐但这是有激而然狂放由苦闷而生,否认由执着而来,狂放和否认都是*,而非本志因此,愈写出狂放,愈显出苦痛之深;愈表现否认,愈见出系恋之挚刘熙载说得好:“太白诗言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乐府形体耳读者或认作真身,岂非皮相《艺概》卷二)正由于如此,诗人感情的旋律并没有就此终结,而是连续旋转升腾,导出末段四句的*:总有一天会象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

      多么剧烈的期望,多么坚决的信念!李白的诗常夹杂一些消极成分,但总体上并不使人消沉,就在于他心中永久燃烧着一团火,始终没有丢弃追求和信念,这是非常珍贵的 这首诗,擅长形象地抒写感情诗人利用各种表情手段,从客观景物到历史遗事以至一些生活场景,把它如触如见地勾画出来,使人感到一股剧烈的感情激流读者似乎亲眼看到一个正直灵魂的苦闷挣扎,冲击抗争,从而感受到社会对他的无情摧残和压抑 清人潘德舆说:“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拘束《养一斋诗话》卷二)这*篇歌行体诗可说是一个典范它随着诗人感情的自然奔泻,诗境不停地转换,一似夭矫的游龙飞腾云雾之中,不行捉摸从抑郁忧思变而为纵酒狂放,从纵酒狂放又转而为布满信念的期望波澜起伏,陡转奇兀,愈激愈高,似乎登泰山,通过十八盘,跃出南天门,踏上峰头,高唱入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天宝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奔向长安结果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浮黄河”以东行,到了梁宋之地,写下此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