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北地区荒漠化me.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26368411
  • 上传时间:2017-12-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9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北地区荒漠化,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上大致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2.地貌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自然特征,位 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 旱,,,高原面积广大,青藏高原隆起,高山环绕盆地,,地 形,,,,西,东,,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西北地区位居大陆的腹部若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到太平洋为3400千米,西到大西洋为6900千米,北到北冰洋为3400千米,南到印度洋为2600千米四周距离海洋遥远,加上周围高山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远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少因此气候干燥、日照强烈、雨量稀少、气温较差大、风沙频繁、植被稀疏低矮等,成为这一地区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新疆东部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和东部,年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平均年温差一般为30~50℃,绝对温差可达50~60℃以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这一地区气温变化剧烈的真实写照。

      沙漠南部的风沙日常占全年的1/3,如且末最多可达145天甘肃民勤县1959年风沙日达148天,占全年日数的41%,持续时间最长可达17~18小时西北地区干旱大陆性气侯特点,(一)光照丰富本地区云量稀少,日照时数较长,全年实际日照时数达2550—35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54.4—71.2亿焦耳/(平方米·年)光照资源丰富,在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这不仅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而且也为广泛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二)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西北地区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除上述日照时间长,所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外,还由于地面干燥,太阳能消耗于蒸发方面较少,而用于增加地面和低层空气温度较多加以盆地地形的影响,使得夏季灼热的空气不易外流,冬季冷空气流动也受到一定的阻隔,越过山地后又有下沉增温作用本地区春季增温迅速,有利于作物播种,但春温变化剧烈,对农牧业发展影响很大各地气温日变化都很大,年平均气温日振幅都高于11℃,南疆和河西走廊可达16—20℃最大可达20—30℃气温日变化大,对于作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特别是甜菜、瓜果糖分的积累是很有利的但气温日振幅过大,增加霜冻的威胁,为其不利的一面。

      本地区生长季气温较高,利于栽培温带作物,甚或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三)降水稀少、相对湿度小本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区域除高大山地及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等地区外,全年降水量均不足250毫米北疆地区因受北冰洋和大西洋气流的影响,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100—200毫米,南疆地区普遍不足80毫米,阿拉善地区东部在100毫米左右新疆东部,甘肃西部不足30毫米,若羌一带约20毫米年降水日数13天左右哈密北部的淖毛湖戈壁,年降水量不足15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近20年平均年降水量仅6.3毫米,最少的一年仅0.5毫米年降水日数不足10天其南部觉罗塔格,甚至终年难见滴雨,成为全国降水最稀少的中心山地的降水量受高度和坡向的影响很大西北地区降水既少,而又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因而相对湿度很小,大部地区在60%以下,南疆、阿拉善地区约为45%特别是在夏季,在高温、多风的情况下,相对湿度可小于30%,此时常出现干热风干热风的出现,或由于沙漠干热气流的影响,或由于焚风造成,对农作物危害很大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均可发生这种现象四)春季多大风 当春季下层空气剧烈增温时,空气层结不稳定,风速增大,常有8级以上大风。

      特别是山谷隘口处,风力更大,如阿拉山口、老风口、达坂城、七角井等地,都是著名的风口阿拉山口平均全年有155天出现大风,达坂城有128天有时还有沙暴伴生,1993年5月5日甘肃、内蒙古、新疆发生巨大尘暴,金昌市5日下午平均风力7—8级,瞬间最大风力11级,风速最高达32m/s对群众生命、交通、农牧业都带来很大危害但是,这些风口,风力强而稳定,可用于发电形成荒漠的原因,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地面疏松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多而集中的大风日数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5.原生性荒漠和次生性荒漠,(1).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点状及片状分布,不同程度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2).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常可以见到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3).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由于过度樵采破坏,造成沙丘活化4).在内流河流和山麓冲击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荒漠化发生与发展5).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各个居民点、厂矿、道路、开发区附近点状、线状荒漠化分布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类型及其表现,荒漠化的防治,防治内容:预防潜在的荒漠化扭转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已经发生的荒漠化治理措施:生物固沙、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治核心:消除贫困,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 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荒漠化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